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铁板浮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铁板浮雕

铁板浮雕是利用铁板的特性和原色,在一毫米厚的板材上敲打出凹凸不平的浮雕效果,经过抛磨、烧色等手段处理,使作品产生黑白相间或兼有色彩点缀的素描般的视觉效果。

基本内容

中文名:铁板浮雕

名 族:汉族

类 别:雕刻工艺品

材 料:铁

铁板浮雕

铁板的金属质感、尤其是雕塑语言所表达的独有的特殊肌理,是其他任何材质都无法比拟的。它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中的金属雕刻艺术与西方绘画、雕刻艺术融会贯通、提炼结合后一种新的雕刻艺术流派。

在生冷坚硬的铁板上,用榔头敲打出一幅幅生动逼真、质感强烈的艺术作品来,您见过吗?我们河北省石家庄市郭海博、郭海龙兄弟,历经15年艰辛,独创的一种雕刻艺术———铁板浮雕。今日在河北省民俗博物馆展出了两兄弟的精品之作。其中包括获中国民间文艺奖项的最高奖———山花奖的《丑娃》。

从小爱画画儿的郭氏兄弟,儿时在天安门广场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时,第一次领略了浮雕艺术的魅力。那栩栩如生的浮雕群像深深地印在了哥儿俩脑海里。20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一天,弟弟海龙在厂里用废旧铁板敲了一件人物肖像,拿回家哥哥海博看后兴奋不已。过去他们一直认为铁板硬度高,不宜做浮雕,看来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从此,郭氏兄弟便开始踏上了铁板浮雕艺术探索的艰难历程。

刚一接触郭氏兄弟的作品,便给我们留下了两个最直观的印象:铁板浮雕既难又新。

难,是因为兄弟二人从未见过铁板浮雕。在没有任何参考书籍和资料、没有任何参照物可借鉴学习、对铁板特性毫不知晓以及没有经费、没有工作室等困难的情况下,制作难度,可想而知。最初敲画儿,哥儿俩全凭着自己的感觉,有时一幅画儿要经过几十次探索和失败。在创作作品《秋韵》时,为了准确表达石头的肌理,他俩缴尽脑汁,反复试验,等琢磨好成熟的技法准备回家时,一开门才发现天已大亮。对铁板的特性,也是从不知到有知再到精通。一次,他们买了某厂生产的十几张铁板,敲画儿才发现由于质量较差,铁板酥脆,敲出的画儿尚未过半便产生了龟裂。无奈,十几张铁板全当费铁卖掉了。十几年来,他们用过和费掉的铁板是用吨来计算的。敲画儿是个脑力加体力的活儿,我们粗略算了一下,完成一幅60×50的小画儿最少也要一万锤以上。工作下来,眼角、鼻子、耳朵和嘴里全是铁屑粉末。敲画儿时噪音很大,为了不影响邻居休息,他们在不足6平方米的小屋安装了隔音板,还用厚厚的棉被将门窗堵上。噪音小了,温度却高了,不到三伏天,小屋里温度已达40摄氏度。工作时,一台破旧的电风扇吹出的全是热风,兄弟俩光着膀子,浑身上下全都是汗,犹如天天蒸洗桑拿浴;三九寒冬不能生火,因室内有许多易燃品和易爆品。在滴水成冰、又阴又冷的小屋里,兄弟俩的创作从未停止过,一干就是十几年。

新,是不仅因为这种表现形式新,在很多技术手法上的创新也是从未有过的。如经过抛磨处理,他们能将农村孩子的印花小棉袄和袖口上油滓麻花的质感以及经过无数人次行走摩擦发亮的石头的肌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如,经过烧色处理,他们能将葡萄、南瓜以及虫鸟走兽的眼睛、羽毛和皮毛的色彩,不加任何颜料地烧印在作品中,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最初的作品完成后是全黑的,丝毫没有金属感,被误认为是黑陶。很长一段时间,他们苦苦思索不得要领。在一次偶然处理生锈作品时,突然发现并解决了这一难题。原来经过抛磨后的铁板会出现不同程度黑白相间的素描效果。现在他们每敲完一幅作品,都要经过多种抛磨处理,用以表现各种物体的质感。在焊补被敲漏的作品时,他们发现,铁板随着温度的升高会自然出现红、黄、蓝、紫等颜色,非常好看。经过数百次的试验,他们终于掌握了这一难度极大的技术,(烧色后每一幅铁板的颜色均不相同)并将其巧妙地运用到作品中,作为色彩点缀,令人叹为观止。

郭氏兄弟的铁板浮雕作品在省级、国家级大型美展、艺术精品展及民间艺术博览会上,屡屡入选和获奖。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应邀参加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举办的“春节大联欢”并进行现场表演。2004年在第三届中国国际民间博览会暨第二届中华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上,他们的作品《丑娃》获中国民间文艺奖项的最高奖———山花奖。同年10月,郭氏兄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称号。

郭海博 : 哥哥,祖籍山西雁北,现居石家庄市,就职于河北省《老人世界》杂志社。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政协河北省第九届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石家庄市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和弟弟海龙在业余时间仍未放弃对艺术的爱好和追求,以“太行风情”系列作品奠定郭氏兄弟艺术风格。2004年10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国际民间艺术大师”称号。

郭海龙 : 弟弟,祖籍山西雁北,参军复员后现居石家庄市,任职于郭氏兄弟雕塑艺术工作室。中共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石家庄市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哥俩以其手工锤锻的方法,在金属锻造技术领域内突破了锻铁浮雕技术之难度,使其表现出了特殊的金属质感和艺术魅力。2004年10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国际民间艺术大师”称号。

郭氏兄弟铁板浮雕艺术参展情况

1997年7月,作品《关天培》入选由河北省美协举办的“迎香港回归美术作品展”。

1999年7月,作品《唠嗑》、《小姑娘和她的小牛犊》入选“河北省美展精品展”。

1999年9月,作品《丰收后的喜悦》获第二届华人艺术大奖,国际荣誉金奖。

1999年10月,应邀参加第四届中国民间艺术节进行中国绝活现场表演。

2001年4月,在河北省民俗博物馆举办“郭氏兄弟铁板浮雕艺术展”。

2001年5月,应邀参加“河南省首届民间艺术节”,“郭氏兄弟浮雕艺术”荣获金奖。

2001年6月,作品《秋韵》入选“庆祝建党80周年美术作品展”,荣获金奖。

2001年7月,作品《秋韵》入选“庆祝建党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优秀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展出),获优秀作品奖。

2001年8月,应邀参加中国国际第二届民间艺术博览会。作品《丰收后的喜悦》获“山花奖—民间工艺银奖”

2001年9月,应邀参加“首届中华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郭氏兄弟铁板浮雕艺术”荣获金奖。

2001年10月,应邀参加第五届中国民间艺术节“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同时进行现场表演。

2001年12月,应邀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作品《秋韵》获创新艺术金奖,《早春》获优秀奖。

2002年,作品《秋韵》获“燕赵群星奖优秀奖”。

2002年5月,作品《窗口》、《民族魂》入选“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2年11月,作品《秋韵》入选“河北省省直机关迎‘十六大’美术作品展”,并获银奖。

2003年12月,作品《丑娃》入选中国文学艺术届《永结同心》主题艺术展。

2004年9月,作品《农家院一角》在河北省机关庆祝建国55周年书法、绘画、摄影展,荣获金奖。

2004年10月,作品作品《生命之水》、《这是俺家的》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河北省美术作品展”,并获优秀奖。

2004年10月,作品《丑娃》荣获第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金奖。

2006年11月,雕塑作品《高原魂》获第二届中国现代工艺美术展(北京世纪坛展出),学会提高艺术奖中华杯优秀奖。

2006年10月——2007年2月,在河北省民俗博物馆举办“郭氏兄弟铁板浮雕艺术展”。

郭氏兄弟铁板浮雕艺术

郭氏兄弟铁板浮雕艺术,是海博、海龙兄弟通过对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金属雕刻艺术和西方绘画、雕塑艺术的潜心研究及提炼融合,独创出的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郭氏兄弟铁板浮雕艺术是以手工锤锻的方法,直接在生冷的铁板上创作出的一种浮雕艺术。其最大特色是:可利用铁板原色及铁板特制,通过抛磨、烧色等手段使作品升华至形象生动、呼之欲出的境界。最为难得的是,还能产生黑白相间或有色彩点缀的素描般的视觉效果。其金属质感,尤其是那独有的雕塑语言所表达折射出的特殊肌理,更是任何材料都无法望其项背。

郭氏兄弟“焊塑”艺术

“焊塑”属弧光艺术,它是艺术家利用现代焊接工艺,根据自己的创造意图用熔化的金属焊滴堆砌而成的艺术作品。因工具、材料和电弧的限制,其创作难度很大,只有集绘画、雕塑、钳工、板金、焊接各项技能为一身才能创作赋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

“焊塑”是由特殊金属材料,并利用材料的可塑性在特殊环境下进行的艺术创作。其突出特点是:自然、奔放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每件作品都是无法复制的独品。

郭氏兄弟彩铜浮雕艺术

彩铜浮雕艺术,是郭氏兄弟海博、海龙继铁板浮雕之后研发独创出的又一工艺新品种。

彩铜浮雕艺术,不仅可通过手工锻錾的方法来张显其魅力,更让人叫绝的是:它还能在色彩上巧思立意,充分发挥紫铜材料的内在美,利用郭氏兄弟所独有的烧色工艺来传达工艺品的个性和风格。

彩铜浮雕经过火的洗礼后,其色彩如同窑变。婉约绚丽,且无法复制,所以件件可谓孤品独件,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