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片大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鐵片大鼓
|
|
|
鐵片大鼓是中國北方地區較有代表性的漢族曲藝鼓書暨鼓曲形式,該曲種以演唱時敲擊鐵片(實為銅片)而得名。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由大鼓藝人王佩臣在天津使之成型的曲種,流行於天津、北京地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淵源
鐵片大鼓又名樂亭大鼓,源於民國初年在河北方向流傳的部分小調,如通俗調、京東調、樂亭調等。
當鐵片大鼓初步形成後,先在通縣、三河縣流傳,敲擊鐵片即在此時開始。民國初年,鐵片大鼓藝人進北京獻藝,在天橋及東、西兩寺(隆福寺、護國寺)廟會上「撂地」演出。因曲種產自京東地區,遂名樂亭大鼓。實際上與唐山、樂亭地區的「樂亭大鼓」毫無淵源。其唱腔、板式也較樂亭大鼓淺易。有時也稱「鐵板大鼓」。
20世紀30年代初,王佩臣為了適應天津觀眾的欣賞習慣,將曲調進一步規範,由於她用鐵梨花點擊板,所以定名為「鐵片大鼓」。
鐵片大鼓的唱腔主要從河北民歌《妓女告狀》衍變發展而來。比較王瑞喜於1920年灌制的唱片鐵片大鼓《妓女告狀》與河北民歌《妓女告狀》的唱腔,可發現二者的血緣關係。二者的旋律基本相同,只不過鐵片大鼓較民歌有所發展變化:加了花,延展了尾腔,每個樂句後加了墊頭,唱詞中增加了襯字。
關於這種鼓曲的名稱由來,鐵片大鼓還與一種叫「平谷調」的藝術形式有淵源,平谷調主要流傳於北京平谷縣及北京東郊與河北省、天津市交界地帶,王佩臣本身就是平穀人,她根據自身的聲音條件加以調整,最終形成了自己的唱法和風格。
20世紀50年代時,鐵片大鼓曾經改稱「樂亭大鼓」,80年代又恢復稱為鐵片大鼓,王佩臣被稱為鐵片大鼓的創始人。
藝術特點
鐵片大鼓由旋律、句式都比較單調的平谷調派生出來。
平谷調到王憲章的關門女弟子王佩臣時發展成為鐵片大鼓,結構為一板三眼的4/4拍,每個樂句都在一眼起唱。在旋律形態方面則採用平谷本土「落腔調」和「哭腔」的特點,樂句都呈旋律下行形態,產生了一種悲切切、酸溜溜的感覺。因此鐵片大鼓又被觀眾稱為「醋溜大鼓」,王佩臣也被大家戲稱為「醋溜鼓王」。在演唱中,王佩臣又創造了掏板、閃板、垛板等節奏和大跳音,大滑音等旋律裝飾。
鐵片大鼓是在平谷調唱腔基礎上的創新。王憲章在去世前把自身技藝創成女腔傳給了王佩臣,之後的傳承人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都有自己在藝術上的創新。與平谷老調相比,發展後的鐵片大鼓的旋律比較新,在唱腔中加了一些彎兒,在音調中則基本沒有了當地的土腔,而且吸收了很多戲曲的東西,如梆子腔等,但吸收之後還要回到原來的旋律上。
20世紀20年代初,王佩臣與弦師盧成科合作,對唱腔進行了加工、規範、發展。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她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為表現唱段纏綿哀怨的內容,她着力發揮自己唱腔的柔媚特色,節奏上「掏」、「閃」多,曲調下行多,多用不穩定音(4,6),每個音均有下滑傾向,唱詞中增添了不少襯字。30年代中期,她與劉寶全、金萬昌一起,被天津觀眾譽為「鼓界三絕」。隨着王佩臣的崛起,鐵片大鼓成了天津曲壇的一個重要曲種。
傳統曲目
鐵片大鼓短篇唱段的傳統曲目有《藍橋會》、《小寡婦上墳》、 《朱買臣休妻》、 《洪月娥做夢》、《玉堂春》、《三堂會審》、《王二姐思夫》、《獨占魁》、《劉伶醉酒》、 《諸葛亮招親》、 《寶玉探病》、《勸嫖交友》、《妓女自嘆》、《妓女告狀》、《姜太公賣面》等;長篇曲目有《回杯記》、《書囊記》、《英烈傳》、《鐵冠圖》等。 [1]
參考文獻
- ↑ 雲遊非遺· 影像展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樂亭大鼓(靳派,網易2021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