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笼山
铁笼山 |
中文名称;铁笼山 地点;天水市武山县 由来;姜维围困司马昭于此 记载;《宁远县志》 |
传说为古战场,在天水市武山县西南70里处的高楼乡境内,姜维围困司马昭于此,因此得名铁笼山。[1]
第一种解释
一说:在天水市武山县西南70里处的高楼乡境内。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甘肃省》分册解析:“在武山县西部,三国魏甘露元年(公元256年)邓艾拒姜维于武城山,围困如铁笼,故名。” 据出土文物和地名资料考查,铁笼山确实是一处三国古战场遗址。山脚田地,时常会有刀、矛、箭头等兵器出土,周围地名也多和军事有关。山北有“泄兵山”,传说是姜维引兵攻坚的地方;另一村叫“马跛里”,传为姜维战马受伤的地方;还有一村名“八营坪”,传为姜维屯兵之处。明万历《宁远县志》记载:“铁笼山,又名斗底山,其状如斗,依山立寨以避兵,有古迹龙山、空蝉、观音三寺。” 铁笼山绝壁峭峙,孤险云高,望若垂壶,急流翻滚,谷转雷鸣,其山状若鸟笼,易守难攻,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演义》里姜维三战铁笼山的战争就曾发生在这里。 为实现诸葛亮未尽之业,受任蜀汉大将军的姜维起兵汉中,屯兵铁笼山,以图再攻祁山,向中原进发。姜维在铁笼山修筑城堡、地道,山前设营盘、中军帐,拉开张弓之势,等待魏军前来交战。出兵二百,木牛流马,运送粮草,以诱敌出笼。司马昭不知是计,被困在山上,断了水路,幸得王韬一计,上山拜泉,始得泉水涌出,救了性命。经过几次交战,最后姜维还是败回汉中。司马昭也回了魏都。民间,至今还流传着姜维与魏将在此争战的故事,附近村民在耕作时,间或捡到汉时的五铢钱和戈、剑、刀等古代兵器。山因人增色,人因山传名。因此,多年来,这里就成了人们凭吊古迹,发思古之幽情,及旅游览胜的所在。从八营、马跛、斗敌等坐落在铁笼山周围村庄的名字中,我们还能依稀听到三国古战场嘶叫的马鸣和激越的战鼓声。 铁笼山主要由堡子沟、灯笼缝、大士庵、水帘洞、姜维饮马井等景点组成。堡子沟,一名曲城。蜀汉延熙十二年,由姜维所筑,今古迹犹存。这里四面环山,阴翳避日,中间有片开阔的草场,是人们理想的消夏避暑之地。阳春三月茵茵小草勃生,绿色的地毯向远方伸去,那金黄的蒲公英,鲜红的山丹丹,淡蓝的马莲花,象一枚枚精美的纽扣,相缀其间。四周,成群的燕子自由飞翔,啁啾有声,诗画般呈现于蓝天白云下,清馨的空气,美美的吸一口,便可使人沉醉。游人们可以骑马奔驰,亦可坐于草坪写生,或捡拾香甜的野草莓,尽情饱览大自然之馈赠。灯笼缝在堡子沟的南面之悬崖上,因形似灯笼而得名。沟内有一石洞,洞内,山泉叮咚,悦耳有声,复行百余步,可见终年不化之坚冰,或消暑,或饮困,可以说是一座天然冰库。从灯笼缝西行数百米,就到了大士庵。这是一座天然石窟,高数十丈,占地约百余平方米,庵前树木森森,修竹芊芊,似一道绿色的帘子遮住了庵门。庵内有大大小小石凳数十张,或黄或黑,火红或白,均光滑细腻。四壁的裂缝里,是飞禽的乐园,成群的燕子,数不清的百灵鸟,还有那已不多见的麻雀,绕庵而鸣,与有人同乐。从大士庵南行数百米,延蛇行小道,经石栈,可至水帘洞。洞前有一庙宇,内有姜维塑像,其形态逼真,亲切可人。像前香火不绝,时有人祭祀。庙后的水帘洞中,溪水汩汩,昼夜奔流。在六月的艳阳下,闪闪烁烁,明明灭灭,使人不忍离去。从水帘洞西行,可至姜维峰。这里有石井一处,相传为当年姜维饮马处。从姜维峰远眺,蓝天如洗,无边无际,朵朵白云,仿佛是放牧在天空的羊群,在轻轻地飘到,云下,黄土高原上那数不清的山山峁峁,波谷浪峰般涌向天际,给人以无尽的美感。 “蜀川炎运等寒烟,渡陇惟余伯约贤。试看青青山上草,春来犹献五铢钱。”武山贤人李克明的《铁笼山》一诗,为铁笼山古战场的历史地位和研究武山战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铁笼山,美丽而具神奇文化底蕴的山。
第二种解释
二说:位于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县城南15公里处。从石草公路南行,远望一山崛起,绝壁峭峙,孤险云高,望若垂壶,西汉水绕其南,急流翻滚,谷转雷鸣,其山状若鸟笼,故称铁笼山,昔姜维大战司马昭于斯处。诸葛亮死后,姜维受任蜀汉大将军,为实现诸葛亮未尽之业,起兵汉中,等等。司马昭不知是计,派徐质率兵五千,前来偷袭,断其粮道。蜀兵乘机弃粮而逃。徐质率兵追赶,被蜀兵重重包围,杀下马来。蜀兵又换上魏装,赚开魏军营门。魏军四处无路,被逼上了铁笼山。司马昭被困在山上,断了水路,死者不计其数,尽弃在斗底峪峡谷。司马昭仰天长叹:“吾死于此也”,幸得王韬一计,上山拜泉,始得泉水涌出,救了性命。在铁笼山,当年魏军将士困死后坠落的深谷犹在,深谷阴森袭人,悬空而下,当地人称“万人坑”。在铁笼山的一眼枯泉中,村民发现了刻有“军司马印”的方铜印一枚,山上出土了多枚戟、戈、铜镞等文物。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