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铁铺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铁铺镇,位于潮安饶平澄海三县(区、市)交界处,是著名的侨乡之一,是潮州市重要的交通枢纽,素有“潮安区东大门”之称(现已归湘桥区管理)。全镇地域面积6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万亩,山地面积5.3万亩,共辖23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总人口38723人(2017年),其中农业人口3.5万人。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同胞1.5万人。 [1]

中文名: 铁铺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

地理位置: 广东粤东潮汕地区

面 积: 66.8 km²

下辖地区: 辖23个行政村

电话区号: 0768

邮政区码: 515632

气候条件: 雨量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常青

人口数量: 38723人(2017年)

著名景点: 千果山旅游区,东林寺,石丘头娘祠,各村古寨

火车站: 潮汕高铁站

车牌代码: 粤U

历史沿革

铁铺镇古时由于山洪冲刷,东面成一隧道,长0.5华里,两旁陡峭,高达7米,直至村头,状似巷道,住这里人民称大巷村,山洪向西流出北溪,先人因地制宜,筑梯形池塘四口,旁留一耕洪坑道,坑旁建房住居,称坑边村,铁铺秋溪陈氏唯斋之妾来此创乡,为铁铺秋溪陈氏先后分居铁铺各乡的创始者,解放后,坑边、大巷二村合并建村,称坑巷村,镇政府设在该村的东北面。

铁铺历史悠久。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铁铺属饶平管辖;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铁铺复归海阳县管辖。公元1914年前铁铺属澄海县秋溪都,1914年以后属潮安县秋溪区。1930年属秋东区,1950年属潮安县第四区,1956年称铁铺乡,1958年改称铁铺公社(包括官塘乡)。1960年铁铺公社析为铁铺、官塘、铺埔三个公社,1962年三个公社合并为铁铺公社,1976年官塘析出,1983年称铁铺区,1987年撤区建镇。

2013年6月2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广东省调整潮州市部分行政区划,将原潮安县的铁铺镇划归湘桥区管辖。2017年1月1日,潮州市人民政府将湘桥区铁铺镇委托凤泉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辖。从2020年1月1日起,铁铺镇回归湘桥区管理,湘桥区人民政府原委托凤泉湖高新区管委会行使的区级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全部回收。凤泉湖高新区管委会不再管理铁铺镇经济和社会管理等事项。同时,潮州新区实行区园融合,委托湘桥区管理。

地理环境

区域总面积66.8平方千米。平原面积约10.0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15%,山地面积56.78平方千米,占总面积85%。主要矿产有锡矿。镇政府位于池樟公路铁铺路段北侧,铺埔村与石板村交界处,辖23个行政村和铁铺镇居民委员会。2005年底常住人口37412人,其中农村居民36229人,城镇居民人口1183人。旅居海外乡人和港澳台同胞1135户12022人,主要分布在泰国、新加坡、老挝、越南、柬埔寨,还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尼、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以及中国港澳台等地区。姓氏主要有陈、林、余、杨、谢、刘、张、王、赖、许、詹、田、罗、廖、邹、吴、曾、洪、郭、叶等。其中万人以上的姓氏有陈姓,人口22806人,占61%。

经济发展

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39366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8306万元,农业产值11060万元,工商税收377.28万元,其中国税155.78万元,地税221.5万元。

工业:有食品加工、陶瓷工业。食品加工业有茶叶加工和凉果加工,茶叶产品铁铺白叶单丛茶,远近闻名,茶叶加工业也是铁铺发展工业的主攻方向。“广东翼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广东宏伟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翼龙”牌和“宏伟”牌商标是省著名商标。“凉果加工”是铁铺镇第二类食品加工业,历史悠久,因地处半山区,盛产青梅、李子、木瓜等水果,是凉果加工的主要产品。

1992年后,从过去的半成品加工向成品生产发展,铁铺“佳业食品有限公司”享有自主出口权。陶瓷工业是一项新兴工业,2003年创建“工业园区”,占地1.2平方千米(1800亩)。2004年文苑日用工艺陶瓷有限公司、明鸿日用陶瓷等企业入园开始运作,实现产值近千万元。大部分产品出口国外。 农业是铁铺重要经济支柱,全镇耕地面积10.5平方千米(15734亩),其中水田面积9平方千米(13430亩)、旱园面积1.5平方千米(2304亩)、山地面积26.1平方千米(39076亩)、池塘面积87万平方米(1305亩)。形成五个生产带,即水稻生产带6.7平方千米(10000亩)、茶叶生产带6.8平方千米(10200亩)、水果生产带5.7平方千米(8600亩)、蔬菜生产带4.7平方千米(7000亩)、禽畜养殖带年饲养量400万只。

种植业主要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粮食作物种植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粮食种植一造6.7平方千米(1万亩)的面积,在全县粮食种植面积是名列前茅。2005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两造达到16.3平方千米(24450亩),总产量11695.57吨,单产478千克,其中水稻面积两造13.3平方千米(20000亩),总产量9532.47吨,单产477千克。经济作物有茶叶、水果、蔬菜。全镇茶叶种植面积6.8平方千米(10260亩),年产量2000吨,创值5000万元;水果种植面积5.7平方千米(8600亩),主要种植青枣、木瓜、番石榴、龙眼、橄榄、杨桃、黄皮、荔枝、柑橘、枇杷、青梅等品种;蔬菜种植面积4.9平方千米(7400亩),主要种植豌豆1.7平方千米(2500亩),芥菜1平方千米(1500亩),南瓜26.7万平方米(400亩),高架番茄13.3万平方米(200亩),其他1.9平方千米(2800亩)。养殖业为淡水鱼和牛蛙,淡水鱼面积88.3万平方米(1325亩),牛蛙养殖面积22.3万平方米(335亩)。

饲养业中禽畜年饲养量400万只,年出栏量300万只。

基础设施

道路:域内镇道、村道硬底化建设全面铺开,1995年铺松路(铺埔-松下)全长2.2千米,路面宽7米全面完成;1997年铁十路(铁铺六合站-十五乡镇)全长3.2千米,路面宽7米铺设完工;2002年铺大路(铺埔-大坑)也称山内公路,工程全长17千米全面完成铺设水泥硬底化路面。坎下的“清泉路”、巷口的“安巷路”、坑巷的“育英路”以及仙岩村道、八角楼村道、铺埔学校路,还有山后、尚书、石丘头、西陇、小溪、溪美、桂林等村也都实现水泥硬底化路面。

供电:1993年随着架设大坑村10千伏线路工程的完成,实现全镇“村村通电”的总目标。至2005年底全镇供电总量951.87万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342.14万千瓦时、农民用电551.36万千瓦时、农排稻田用电18.81万千瓦时、路灯用电23.41万千瓦时、其他用电15.45万千瓦时。

供水:1994年4月动工兴建凤泉水厂。凤泉水厂位于铺埔村凤地岭,水源取自凤泉水库(正常库容53万立方米),设计日供水2000吨,解决集镇区及附近8个村和汕汾高速公路服务区、茶叶专业市场和群众的饮用水问题。

水利:铁铺水库多、排涝任务大,镇域河流除西南部界河韩江北溪外,多为人工修筑渠系和截洪渠。主要排灌渠有水源来自北溪的龙舌涵灌渠和急水灌渠,有水源来自白石岭水库的白石岭干渠三条。排洪渠主排镇域西部洪水的坎下湖排洪渠和主排镇域东部洪水的莲花山截洪渠,两条均注入北溪。 全镇水库13宗,其中小(一)型水库有白石岭水库(库容265万立方米)和樟厝堤水库(库容119万立方米)2宗;小(二)型水库11宗,库容30万立方米~40万立方米。山塘25宗,容积1万立方米~7.8万立方米。

基础建设:工业园区占地1.2平方千米(1800亩),2003年5月开始规划,年底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地下排水、排污,地面电力、通讯、路灯、绿化,有线电视,厂房等全面动工,投入资金超过1.15亿元,并引进18家企业。1998年镇政府牵头,铺埔村出资建成“铁铺镇茶叶专业市场”,占地1.3万平方米(20亩),市亭4个,两边商铺40间,共投入资金475万元,成为潮、澄、饶三县大规模的茶叶交易市场。

社会事业

教育:有中学2所(铁铺中学、铁铺第二中学),小学18所,幼儿园15所。2005年在校学生5328人,教职工286人;幼师35人,入园幼儿796人。1995-2005年来共投资1852.6万元建设学校,新建17所小学。

铁铺中学建于1958年,近十多年来,镇政府多方投入,至2005年有五层科学综合楼、四层教学大楼、四层教师宿舍楼、办公楼3座、三层学生宿舍楼2座、二层教室楼4座,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83亩),各项设施配套齐全,成为县内1所较有规模的完全中学。铁铺中学1997年被评定为“县一级学校”,2005年又被评估为“市一级学校”。

卫生保健:设有卫生院1所(1965年建成),在职医务人员47人,卫生院分设诊所6间,村办卫生站17间,分布在各个自然村。1993年在原卫生院,重建二层门诊楼370平方米,1996年增设产妇住院分娩科室。

2003年扩建住院部630平方米,2003-2004年投资83万元,全面配套医疗器械,拥有200毫安X光机、10吋B型超声波机、心电图机、全自动血液计数仪、半自动生化诊断仪、10项尿液计数器、分观度计、显微镜、离心机、心电监护仪、新生儿抢救台、洗胃机、吸痰机等先进医疗设备。

2002年初开始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至2005年全镇共有15个行政村参加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3501人,参合率达到65.8%。全镇共筹集资金439014元,其中农民个人缴纳235010元,镇财政配套资金94004元,上级下拨资金11万元。2005年,共支出398050元,补偿住院群众335人次,申请县级医疗救助资金26240元,受惠群众18人次。

文化:镇文化站建有四层办公楼1座,建筑面积534.24平方米,拥有电影放映队和录像放映队各1支,在镇内各自然村巡回放映,有图书阅览室1个(文化站办)。

广播电视管理站,成立于1995年5月,该站用5年时间完善全镇各村干线排布,全面铺设光纤线路,有线电视节目从8套增至40套,开通用户3500户。

风景名胜

八角楼寨是八角楼村里一座有300多年历史,又有建筑特色的楼寨,楼寨按八卦形状设计而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级有关部门考古学者考证,被定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娘祠古渡坐落于石丘头村西面,北溪江面一个渡口,石丘头人陈尧才主持建“观音祠”于渡口堤顶。而后长年修护扩建,被评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视频

广东潮州市湘桥区铁铺镇石丘头村小夫妻婚礼现场!鲜花祝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