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壺滴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銅壺滴漏為水鍾的一種,又稱漏壺、銅水滴漏,是一種古代的計時器,常用青銅為材料製作。李約瑟推測漏壺可能從美索不達米亞傳入中國,時間可能早達公元前二世紀的周朝,最遲不會晚於公元前一世紀。劉勝墓中即有發現。 銅壺多呈圓筒狀,近底部有一個漏嘴,壺蓋有小孔插著刻有度數的木箭或木尺。當壺水從漏嘴流出,木箭便會下降,從而指示出當時的時刻。
西漢開始,泄水型漏壺逐步被受水型漏壺取代,其特色是浮在受水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上升指示時間。
到了元代,銅壺滴漏演變成階梯式漏壺。由元朝時的廣州冶鑄工人冼運行等人鑄造的壺分四層,由日天壺、夜天壺、平水壺、受水壺4壺配成。由上而下漸次縮小。最底的受水壺中豎一支銅尺,上面刻畫12時辰。水由最高的日天壺自上而下依次滴至底層的受水壺。壺中浮箭逐漸上升,指示時辰,每天誤差不大。原物現陳列在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現廣州博物館陳列的為複製品。
由來
古代人們在用陶器取水、儲水的時候,因陶器質地疏鬆,難免出現漏水現象。通過長期觀察,人們注意到漏水容器水面下降的高低和時間有一定對應關係,從而製成了專門用於計時的漏水壺。我國歷史文獻中曾說:「漏刻之作蓋肇於軒轅之日,宣乎夏商之代。[1]」這是說產生於黃帝時代,也就是原始社會末期,到夏商時已普遍使用。
特徵
用一個在壺底或靠近底部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使銅壺的水位變化來計算時間。我國發明的銅壺滴漏比外國製作的滴水計時器要早的多,應用也普遍,成為歷代計時的重要工具。
相關記載
據《周禮》記載,作為掌管計時的官員「挈壺氏」是世襲制。西周時已有專門掌管漏壺計時的官員——挈壺氏,設下士6人及史二人,徒12人[2]。這說明至少距今3000年時,就已正式使用和管理漏壺了。
到了秦代,計時的壺開始用刻漏。秦宮中掌管刻漏的官員稱為「率更」。《漢書》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上》:「詹事,秦官,掌皇后、太子家,有丞。屬官有太子率更。」顏師古註:「掌知刻漏,故曰率更。」
到了漢代,滴漏報時有了制度。夜漏盡,指天明,要鳴鼓報時;晝漏盡,指夜臨,要鳴鐘報時。自漢以後,歷代循行。文獻資料記載顯示,漢代刻漏分晝漏與夜漏,共一百刻(一刻等於14.4分)。《說文解字》水部:「漏,以銅受水,刻節,晝夜百刻。」衛宏《漢舊儀》:「至立春,晝四十六刻,夜五十四刻。」《周禮註疏》鄭司農云:「分以日夜者,異晝夜漏也。漏之箭,晝夜共百刻。冬夏之間有長短焉,太史立成法有四十八箭。」賈公彥疏:「此據漢法而言。」可見,漢代刻漏計時與日晷計時是一致的,都是一日百刻之制。
視頻
銅壺滴漏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初學記》卷二十五 器物部上:漏刻之作,蓋肇於軒轅之日,宣乎夏商之代。,詩詞名句網
- ↑ 挈壺氏,國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