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键的极性

键的极性是由于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而引起的。当成键原子的电负性相同或相近时,核间的电子云密集区域在两核的中间位置附近,两个原子核正电荷所形成的正电荷重心和成键电子对的负电荷重心几乎重合,这样的共价键称为非极性共价键(nonpolar covalent bond)。

中文名:键的极性

外文名:nonpolar covalent bond

起 因:电负性

定 义:正电荷电子对重心不重合

目录

基本内容

键的极性与键合原子的电子亲合能或电负性的差值有关。差值越大,极性越大。当差值足够大时,就可以假定“共用”的电子变成了电负性较大的原子的“所有物”。换句话说,就是电子从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结果就形成了一个阳离子和一个阴离子,它们带有的电荷等于电子单位的电荷或者数倍于电子单位的电荷。由于在极性分子中电子的转移不完全,所以原子表现出好象是带有部分电子的电荷。这种部分电荷,用希腊字母δ作符号,代表电子转移的程度,并可用来计算在一个化学键中的离子性百分数。

如H2、O2分子中的共价键就是非极性共价键。当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时,核间的电子云密集区域偏向电负性较大的原子一端,使之带部分负电荷,而电负性较小的原子一端则带部分正电荷,键的正电荷重心与负电荷重心不重合,这样的共价键称为极性共价键(polar covalent bond)。如HCl分子中的H-Cl键就是极性共价键。

对分子影响

纯净物质的熔点、沸点和其它性质要受到它们的组成分子的形状、大小和极性的影响。分子的形状和极性只有在与其它分子相对比时才是重要的。

例如,固体的熔点,如的熔点,就受组成它的分子Ss的形状的影响。当然各种分子型物质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可以预期,由极性共价键分子所组成的物质的性质与那些由非极性共价键分子组成的物质的性质有相当大的不同。象熔点和沸点这类性质决定于分子间的引力。因此,宏观样品的性质决定于各分子的极性。而分子的极性又决定于分子的形状和组成分子的原子之间化学键的极性。 [1]

极性的关系

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那么,整个分子的极性和分子中个别键的极性之间必然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对于双原子分子来说,键的极性就是分子的极性,两者是完全一致的。

双原子分子中,如果键是非极性的,则分子不会有极性。倒如,H2、O2、N2、Cl2等都是非极性分子。如果键有极性,分子就有极性,而且键的极性越强,分子的极性也越强。例如,卤化氢分子中键的极性从HI到HF逐渐增强,则分子的极性也按同样次序逐渐增强。 .

(二)对于多原子分子来说,如果组成分子的化学键都是非极性键,则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倒如,P4、S8、金刚石等都是非极性分子。

在多原子分子中,如果含有极性键,则分子的极性不仅与键的极性有关,而且与分子的空间构型有关。

1、对称性结构在一些多原子分子巾,尽管每个键都有极性,但由于分子的空间结构是对称的,各键矩穗互抵销,分子的偶极矩等于零,因此,整个分子仍为非极性分子。例如,CO2分子中的C—O键是极性键,但CO2具有直线形的对称结构,分子内两个C—O键的键矩大小相等、方向栩反,相互抵消,分子的偶极矩等于零,因此,CO。是非极性分子(图2—46a)。在BCl。分子中,虽然每个B-Cl键都是极性键,但由于BCl4具有平面正三角的对称结构,三个键的键矩相互抵消,正、负电荷重心完全重合,所以BCl3是非极性分手(图2-46b)。同样,在CH4分子中,C—H键虽然是极性键,但分子为对称的正四面体空问构型,键的极性相互抵销,分子的偶极矩为零,所以整个分子也没有极性(图2—46c)。

2、非对称性结构:有的多原子分子,虽然具有直线形钓几何构型,值由于各键的极性不同j键矩不能抵销j分子的偶极矩大于零,则整个分子有极性。例如,HCN分子中的H—C键和C—N键虽在同一条直线上,但因两耆的键矩不等,方向一致,分子的偶极矩等于两键矩的代数和,所以HCN是极性分子。在多原子分子中,虽然具有两个相同的极性键,但结构不对称,则整个分子为极性分子。例如,在H2O分子中,有两个相同的H-O键,但两者的键角为104°40′,呈V形结构,两键矩不但不能抵销,反而需用平行四边形法则相加,偶极矩增大,所以H2O是极性很强的分子。在某些分子中,由于键的极性不同,空间构型不对称j分子的偶极矩大于零。[2]

视频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如何判断

参考文献

  1. [(美)E·R·图恩 G·L·埃立斯.化学基础 第二分册: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年11月第1版:62]
  2. [杨子超编.基础无机化学理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07月第1版: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