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镇桥镇隶属于江西省乐平市,素有绿色菜乡之称。东临礼林镇,南接万年石镇,西、北边与乐港镇隔乐安河。镇政府驻地坑口村,距乐平市区仅12公里。截止2014年,全镇辖21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面积1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828亩,山林面积51717亩,总人口45085人(2017年)。2013年全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3亿元,工业总产值9.3亿元,农业总产值4.66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8.05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4126万元,招商引资6.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278元。镇桥镇浒崦村有建于公元1872年(清代同治十一年)的浒崦古戏台,被列为江西省第六批公布的省级重点文保单位。[1]

中文名称: 镇桥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江西省景德镇市

下辖地区: 21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

政府驻地:坑口村

电话区号: 0798

邮政区码: 333309

面 积: 102平方公里

人 口: 45085人(2017年)

气候条件: 亚热带潮湿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浒崦古戏台

车牌代码: 赣H

目录

概况

镇桥镇位于乐平市西南边缘,乐安河畔,面积102平方公里,人口45085人(2017年)。辖镇桥居委会,乐安、塘湖、孙家、徐家、古塘、墩上、新乐、百乐、坑口、浒埯、神溪、蔡家、护里、吊钟、坑畔、金山、金喜、杨畈、库前等1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坑口。206国道与皖赣铁路过境,乐安河终年通航。浒埯戏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镇因桥而得名。驻地因寡妇造一桥,始呼寡妇桥。清乾隆时,村民集资改建石桥,旋易名镇泽桥,简呼镇桥。建国前夕属四区(礼林)万山、古港乡。1950年1月属二区(渡头)长溪、护里、库前、吊钟、金山、浒崦、镇桥、古港乡。1951年3月增设邵家、塘湖、万山乡。1952年6月改属镇桥区,增设古塘、杨家、蒋湾、魁堡、坑畔、杨畈、墩上、石墨、源里乡,撤销万山乡。1953年底撤销墩上乡。1955年10月设立张家乡,撤销古港、吊钟、金山、坑畔、杨畈乡。1956年撤区并乡,并为镇桥、古港、观峰、浒崦、乐丰、金山乡。1957年复归镇桥区,同时撤销古港乡。1958年10月撤区,成立东风公社,次年3月改称镇桥公社。1961年7月又属镇桥区,分立观峰、金山、镇桥公社,8月增立渡头公社。1968年10月撤区并社,并为镇桥公社。1984年改为镇桥乡,1987年撤乡建镇。1997年,面积102平方千米,人口5万,辖镇渔、塘湖、大甲、孙家、镇源、徐家、古塘、墩上、前溪、埂上、石墨、坑口、浒埯、桥黄、神溪、高埂、蔡家、渡头、李京、护里、塘西、库前、塔山、吊钟、坑畔、金山、金喜、扬畈28个行政村和镇桥居委会。2001年,镇桥镇的塔山行政村划归塔山街道。

[邮编]333309

人口

2014年,镇桥镇总人口5.9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总人口为4.8万,汉族人数占到99%以上。

自然资源

矿藏资源

境内蕴藏有海泡石、粘土、金银等矿产资源,坑畔、墩上、金喜等山区金银贮量大、品位高,易于开采。

水资源

镇桥镇是乐平市水利重镇之一,水域面积0.8万亩。有小一型水库“共青水库”、“栽禾峰水库”两座,小二型水库14座,塘坝工程97座,堤身涵闸37座,高排沟水闸5处。

地理环境

境域位置

镇桥镇位于乐平市西南边缘,与万年县交界,离乐平市区约有12公里。

气候

镇桥镇气候属于亚热带潮湿季风气候,冷暖交替,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6摄氏度,最热月份为7月、月均温为29.4℃,最冷月份为一月、月均温为5.2℃。极端最低温为-13.4℃;常年无霜期219-313天,多年平均为247.2天,年平均降水量1672.3毫米;年蒸发量1220.7毫米;年平均日照为1766.3小时。不利气候主要是晚春有寒潮袭境,中夏多暴雨洪涝,伏秋少雨干旱,晚秋有寒露风入侵。以东北风为主,冬季西北风较大。

地貌

镇桥镇地处鄱阳湖水系、乐安江中下游,是鄱阳湖平原区的一部分,由丘陵岗地、平原、水道、洲滩、岛屿、内湖、汉港组成。以沙质土壤为主,地形平坦。

行政区划

2014年,全镇辖21个村,1个街道。镇桥镇辖:镇源社区、塘湖、乐安、库前、新乐、百乐、蔡家、孙家、古塘、墩上、徐家、坑口、浒崦、神溪、护里、吊钟、杨畈、金山、金喜、坑畔等村委会 。

交通

镇桥镇西边临近G35济广高速景德镇-鹰潭段,新老206国道贯穿全境,并在坑畔枫树下、古塘竹窠里有交汇点。皖赣铁路自东部斜穿,设有库前车站。乐安河16公里河道沿镇边境流过,20吨至100吨船位可由长江、鄱阳湖上溯到塔山码头。

经济

综述

2013年全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3亿元,较2012年增长13%,工业总产值9.3亿元(不含工业园企业),较2012年增长8.14%,农业总产值4.66亿元,较2012年增长20.08%,农村经济总收入8.05亿元,较2012年增长18.0%;完成财政总收入4126万元,其中完成国税1400万元,完成地税2290万元,财政436万元;招商引资6.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278元,劳务输出人数18560人,创收1.8亿元,分别较2012年同期增长8.1%和6.4%。

第一产业

2013年,全镇蔬菜种植面积3.5万亩,总产达10.5万吨,产值1.8亿元,引进投资3000万元创办的江西百乐蔬菜有限公司,引进中远集团高标准规划建设了2600亩蔬菜基地,开发“公司+协会+大户”的新模式,形成全新的蔬菜种植发展链,并配合市政府举办江南蔬菜农产品批发市场全国招商会。粮食播种面积8.92万亩,总产2.86万吨,比2012年增长10.3%和8.6%。2009年,建设古塘湖综合养殖区、石沫湖立体养殖区等渔业养殖区。

第二产业

2009年1月到6月,工业总产值达1.6亿元。引进中远现代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江西维兰食品有限公司等,并签约投资2000万元的金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第三产业

镇桥镇具有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古戏台,共有大小、新老20多座。最早的建于1120年(宋徽宗宣和二年),距今已有880多年历史,其它也大都为明、清时代所建,其本身就就是古代民间文化的浓缩物,更多的展现了古代民俗民风在一地的文化现象,建造“中国古戏台博览馆”,配以具有地方特色的戏剧表演形成了独特的古戏台文化旅游。2012年,乐平市政府总投资5350万元用于乐平古戏台旅游开发,其中古戏台购置、搬迁维护或建设费用270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2000万元,设计费50万元等,预计年营业收入1640万元人民币,利润620万元人民币。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1999年上半年,投资32万元建成大甲小学教学楼;2011年,镇桥二中与镇桥中学合并取名叫做镇桥中学,有乐平市镇桥镇中心小学、镇桥镇坑畔小学。

社会保障

2013年,增投资43万余元,建成敬老院老年活动中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住院报销达1100多万元;社会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效果明显,参保率达86%。

文化事业

镇桥镇开展百乐“新农家书屋”组建计划,建起了可容纳40余人的阅览室,帮助村民看书学科技,养鸡大户19户、新增养鱼户12户、新发展果园400余亩,有3位村民通过在书屋里所学到的技术创办了自己的经济实体,成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卫生事业

2014年6月9日,乐平市卫生局、农医局在镇桥镇人民政府举行2013年新农合大病补充保险发放仪式,为镇桥镇41名享受大病补充保险待遇的参合群众发放大病保险金49.89万元。2011年以来,累计补偿1134人次,补偿金额1339.6万元。201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住院报销达1100多万元;社会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参保率达86%。

风景名胜

古塘湖,坐落在与万年石镇交界的206国道边上,依山傍水,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山间房屋时隐时现,山下阡陌纵横,湖面珠光闪闪,湖下鱼虾嬉戏,如世外桃源般田园景色,适宜观光游玩,盛夏避署,闲时垂钓。全镇有古戏台20多座古戏台,尤以浒崦、坑口古戏台著名。浒崦古戏台始建于嘉庆23年,整台设计科学合理,分晴雨台。从外看气势辉煌,别具一格,从内看雕刻精美,活灵活现。坑口古戏台金碧辉煌,人物雕刻栩栩如生。这些古戏台的匠心独运,是人类智慧的巧夺天工,是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