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興百葉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長興百葉龍

「長興百葉龍」一般是指「百葉龍」,百葉龍是一種浙江長興的漢族傳統民俗活動。顧名思義,由「百葉」構成。而此葉卻非一般的樹葉、茶葉,乃是一瓣瓣荷花的粉紅花瓣組成。2006年2月,百葉龍申報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06年6月10日,我國第一個文化遺產日,百葉龍被批准列入我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內容

中文名:百葉龍

定 位:中國傳統

外文名:Blind Dragon

興 起:浙江省長興縣

簡要介紹

「百葉龍」,顧名思義,由「百葉」構成。而此葉卻非一般的樹葉、茶葉,乃是一瓣瓣荷花的粉紅花瓣組成。那一瓣瓣粉紅嬌艷的荷瓣,組成一朵朵碩大的荷花,一朵朵碩大的荷花,串成一條條沖天而起的巨龍,那沖天而起的巨龍,在青翠滴綠的荷葉組成的絢麗雲彩的簇擁下,府仰翻滾,時而奮勇沖霄,體現無畏的力量,時而婀娜纏綿,表示有情有義的襟懷,給人以美不勝收的藝術享受。

特色介紹

舞龍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活動,而浙江省長興縣的「百葉龍」無疑是舞龍表演中最有特色的之一。

百葉龍由17人兩手分持特製的道具表演。開始時,演員手持荷花、荷葉形的道具分開站立,邊唱邊舞,表現蝴蝶飛舞於花叢之中。片刻後,演員分別將特製的道具翻轉成龍頭與龍尾,其它人以荷花的道具相配合形成龍身,隨即一條花龍騰空而起,舞蹈優美、別致。

入選遺產

2006年2月,百葉龍申報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06年6月10日,我國第一個文化遺產日,百葉龍被批准列入我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美麗傳說

「百葉龍」舞蹈源於長興一個美麗的民間傳說。相傳很久很久以前,長興的天平村裡有只三四畝田大小的荷花塘,每年到了夏天,塘里碧綠的荷葉蓋滿水面,粉紅色的荷花開滿池塘,蜻蜓、蝴蝶在塘面上飛來飛去,非常美麗。當時,池塘邊的村里住了兩戶人家。一家有個兒子叫百葉,一家有個女兒叫荷花。百葉和荷花兩小無猜,非常要好,長大後到了結婚的年齡,由父母請媒婆出面,兩人結為夫妻。夫婦倆男耕女織,相親相愛。

不久後,荷花生下一個兒子,腋下有龍鱗,人們都說是龍種。這可氣壞了族長,他搶走荷花,殺死百葉,還舉刀砍向孩子,孩子化作小龍騰空而起。從此以後,每逢乾旱,小龍就來耕雲播雨,天平村年年五穀豐登。村民為感激小龍,就從池塘中采來荷花,精心製作了一條龍,取其父名,稱為百葉龍。每逢新春佳節,村民便舞龍賽燈以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但是,在災難深重的舊社會裡,這條小龍又怎能改變農民的命運呢?美麗的傳說只是寄託了勞動人民的美好期望而已。後來,民間舞蹈「百葉龍」在舊中國失傳了幾十年。

獲得新生

1957年,為寄託對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憧憬和祝願,天平村農民在浙江省群眾藝術館的協助下,在保持原貌的基礎上,對「百葉龍」進行了加工改編,並獲得成功。從鄉里舞到縣裡,從縣裡舞到地區,並參加了浙江省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匯演,榮獲一等獎後又被推選參加第二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匯演。

北京天壇劇場演出時,「百葉龍」為壓軸戲,「靜則荷塘月色,流光溢彩;動則蛟龍騰空,氣勢磅礴」。精彩的表演迎來了陣陣掌聲,落幕時,中宣部、文化部領導上台與龍舞演員一一握手,當時,陸定一部長握着龍頭王長根的手問:「你的龍頭是怎樣由荷花變成的?好快啊。我一時沒看清,百葉龍舞得好!我國農民不簡單!百葉龍可由文化部安排出國演出。」「百葉龍」舞進北京共演了7場,慰問了工人、解放軍。

匯演結束時,「百葉龍」榮獲特別獎,同時被邀到中南海懷仁堂匯報演出,受到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的親切接見。

重展雄姿

1980年,「文化大革命」期間沉寂了十多年的「百葉龍」,經長興民間藝術家池文海等人加工改編,於5月30日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全國部分省、市、自治區農民業餘文藝調演,開幕式在北京工人俱樂部舉行。「百葉龍」在13個代表隊的眾多節目中被推為開場戲。開幕那天,但見舞台上色彩斑斕的蝴蝶在荷塘邊輕歌曼舞,不一會兒,一朵特大的荷花飄進池中,九段荷花魚貫而進,一對彩蝶緊緊尾隨,在陣陣雷聲中,舞龍藝人將荷花底部的鐵絲鈎巧妙相連。霎時,兩隻彩蝶一下子化成了剛勁有力的龍尾,迅速與龍軀鑲嵌得天衣無縫……精彩的表演博得了觀眾一陣陣雷鳴般的掌聲。

北京城轟動了,《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農民報》,新華社以及電視、廣播等50家新聞媒體和中外記者先後前來採訪,新華社、中新社分別用英、法、俄、阿拉伯等文字向外發稿,宣傳農民業餘文藝調演的盛況並對「百葉龍」的演出作了專題報道。在北京期間,「百葉龍」又一次進中南海為中央領導進行匯報演出,並再次榮獲優秀演出獎。調演結束後,舞龍隊員被留在攝影棚內,前後26天,圓滿完成了農民電影製片廠的藝術紀錄片《泥土的芳香》的拍攝工作,「百葉龍」被搬上了銀幕。

再度創新

藝術的魅力在於不斷的創新。2000年根據「百葉龍」已跟不上時代要求的現狀,長興文體局邀請省舞蹈專家來長共同研究後,決定對「百葉龍」進行重新加工改編,重振「百葉龍」雄風,展示「百葉龍」風采。改編後的「百葉龍」有三大突破,演員人數擴大了3倍,變舞台舞為廣場舞;原先的一龍獨舞為雙龍齊騰。同時還重新製作了伴奏音樂,無論是服裝還是道具,均以全新的陣容出現。

2000年12月4日晚,「百葉龍」代表浙江省,與來自全國13個省市的代表隊一起,參加了在台州市舉行的世紀之交我國社會文化舞蹈藝術活動的盛會。以全新陣容出場的「百葉龍」融傳統民間藝術和現代舞蹈技藝於一體,以清新秀美的江南水鄉意境成為此次盛會一道亮麗的風景。群星璀璨的台州市政廣場舞台,滿塘荷葉飄逸流淌,朵朵荷花盛開,翩翩彩蝶紛飛其間,驟然間,由奼紫嫣紅的荷葉幻化的兩條蛟龍橫空出世,翻騰飛舞於碧荷之中。頓時,全場掌聲雷動,驚嘆不已。民間藝術奇葩「百葉龍」以其神奇的藝術魅力一舉奪得政府最高獎——全國第十屆「群星獎」舞蹈大賽金獎。

獲得金獎後的「百葉龍」演出邀請不斷,長興文體局在積極組織「百葉龍」赴全國各地演出的同時,還將 「百葉龍」改編成舞台舞、行街舞等不同形式的表演方式。2002年「百葉龍」應邀參加了第四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演出,與來自法國、德國、智利等世界各地的精彩節目同台獻藝;為慶祝黨的「十六大」的勝利召開,應文化部的邀請,「百葉龍」還參加了全國「群星獎」優秀節目進京表演,並為晚會壓軸,受到北京人民的熱烈歡迎,「百葉龍」已成為長興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

工藝精湛

製作百葉龍並不容易,長興有一位出身梨園世家的石玉樓師傅,他家是造「龍」專業戶,1980年進京演出轟動北京城的百葉龍製作精美,人見人愛,博得中央領導和專家、藝人們一致讚揚。這條龍,就是石師傅用11個晝夜趕製了最難做的龍頭。石師傅自小愛龍,凡游名勝古蹟,必對龍的造型細細琢磨,他說古時制龍都為四爪,清代開始才改為五爪金龍。為了能使百葉龍獲得成功,他不知化了多少心血,光龍頭就動了不少腦筋,一共有130多道工序,80多種材料,由一朵特大荷花精心構成,至於龍的眼睛難度更大,古人有畫龍點睛之說,[1]石師傅不僅能使龍眼有神,且開閉自如,眼珠又能轉動,舞龍時,靜則睡態可掬,動則活靈活現,栩栩如生。龍鱗由900多片粉紅色花瓣綴結,龍軀由81朵斗大荷花分9段層層聯結延伸,每段9朵荷花,每朵用63片布或透明的雙條彩縐製成的花瓣疊成,龍軀長16米。百葉龍龍尾製作工藝很高,當兩隻蝴蝶在荷塘邊漫舞時,龍尾是蝴蝶,當一朵大荷花和彩蝶緊跟時,隨着雷聲大作,荷花變成巨龍,蝴蝶又轉眼變成了剛勁有力的龍尾,與龍軀銜接。整條百葉龍的各個部位都具雙重性質,既是龍軀龍頭又是荷花。別具一格、設計巧妙的道具,使「百葉龍」更具江南神韻和獨特意境,堪稱「江南一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