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第一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長城第一墩,又稱討賴河墩,是嘉峪關西長城最南端的一座墩台,也是明代萬里長城最西端的一座墩台。長城第一墩於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由肅州兵備道李涵監築,北距關城7.5公里,墩台矗立於討賴河邊近56米高的懸崖之上。
中文名稱:長城第一墩
外文名稱:The Great Wall pier
地理位置:嘉峪關市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荒漠)氣候
占地面積:33.500餘平方米
開放時間:8:30-20:00(夏秋季);8:30-18:00(冬春季)
門票價格:22元
著名景點:討賴河
又 稱:討賴河
修建時間:公元1539
所屬國家:中國
所屬城市:甘肅省嘉峪關市
建議遊玩時長:建議1小時
適宜遊玩季節:5~10月最佳
歷史發展
明代,嘉峪關管轄着「腹里、沿邊、境外墩台三十九座」。關內墩台林立,縱橫交織,相互了[1] 。長城第一墩,是關南最主要的一座墩台,擔負着傳遞關南及祁連山諸口軍事信息的任務。設有塢、驛馬、驛駝、食宿、積薪等物,配備有一定數量的守兵。
長城第一墩景區自然景致壯觀,東臨酒泉,西連荒漠,北依嘉峪,南望祁連,討賴河水滔滔東去[2] 。極目南眺,山峰終年潔白,襯映着藍色天空,更覺清新如畫。正所謂「余收遠岫和雲濕,風度疏林帶舞飄」。景區面積約3.58平方公里。景區包括長城第一墩、綜合服務區、討賴河滑索、討賴客棧、天險吊橋、「醉臥沙場」雕塑群、「中華龍林」等內容。長城第一墩於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由肅州兵備道李涵監築,北距關城7.5公里,墩台矗立於討賴河邊近56米高的懸崖之上。對於它的雄險,著名長城專家羅哲文先生曾經有過生動的吟詠:「嘉峪關,雄險畫皆難,墩堡遙遙相互望,長城道道連關山,猿臂也難攀」。在一萬多華里的明代長城線上,墩台無數,密如繁星,而嘉峪關長城第一墩與河北山海關渤海之濱的「老龍頭」遙相呼應,共同構築起中華長城「龍」的首尾,成就了中華民族「龍」的美名。如果說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豐碑,那麼長城第一墩就是這座豐碑崛起的地方。這座墩台殘高約10米,其底部呈不規則正方形,底寬14米,內部仍呈正方形,長寬均為6米。用黃土夯築而成,夯土層厚10~20厘米。「長城第一墩」碑文由已故的西路軍將領魏傳統題寫,字跡飄逸灑脫,清秀雋永。
依託長城第一墩開發建設的旅遊景區,自然景致壯觀,東邊是群樓林立的嘉峪關市區,西邊是浩瀚無際的大漠戈壁,北邊與雄偉壯觀的嘉峪關相連,南面為連綿起伏的祁連雪山,腳下是發源於祁連山的討賴河。長城第一墩旅遊景區,以長城文化和絲綢之路文化為內涵,以戈壁風光和西北民俗風情為基礎,是一處觀光、探險、休閒、娛樂、懷古遊歷和拍攝影視場景的好地方。
建築結構
麓,因山而名。明洪武五年(1372)修築萬里長城時置。當時明徵虜大將軍馮勝看中嘉峪山西北麓的險要地勢,選為河西第一隘口,開始築城設關,以後經歷一百多年時間擴建,才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防禦體系。明弘治年間,為防吐魯番東侵,曾進行重修。這關雄偉壯觀,號稱「天下第一雄關」。
萬里長城沿線分布着許多關隘,其中規模最大的有兩座:一座是東端的山海關,另一座就是西端的嘉峪關,而後者經前者猶有過之,所以嘉峪關是長城上的最大關隘,也是中國規模最大的關隘。但嘉峪關初建時不過是一座6米高的土城,占地2500平方米。而現存的關城總面積33.500餘平方米,比原來的大數倍。它由外城、內城和瓮城組合而成,關城周長733米,就中內城周長640米,面積為原先的大小。內城西寬東窄,略呈梯形,城高9米,東西開「光化門」和「柔遠門」兩門。門外各築有瓮城,城樓對稱,三層三檐五間式,周圍有廊,單檐歇山頂,高17米。城四隅有角樓、南、北牆中段有敵樓,一層三間式帶前廊。兩門內北側有馬道達城頂。關城正中有一官井,舊有亭,今已廢。西門外套築一道凸形城牆,構成一個羅城,這就是外城。外城比內城高2.7米。外城正中大門額刻「嘉峪關」三個大字。門頂原有城樓,與東西二樓形制相同,三樓東西成一線。1924年城樓被毀。西面羅城磚砌,東、南、北有土築圍牆,連接長城。城外有城,迭門重城,成並守之勢。東瓮城外有文昌閣、關帝廟、戲樓,城內靠北有游擊衙門府一座,都是清代建築。新中國成立後,關城曾多次維修加固,至今保存完好。
地理位置
長城第一墩嘉峪關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的西端,東經98°17′、北緯39°47′,甘肅嘉峪關市向西5公里處,是明長城西端的第一重關,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衝。嘉峪關市區西南6公里處,位於嘉峪關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地勢最高的嘉峪山上,城關兩翼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向北8公里連黑山懸壁長城,向南7公里,是明代萬里長城西端主宰,自古為河西第一隘口。嘉峪關關城,位於嘉峪關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地勢最高的嘉峪山上,城關兩翼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嘉峪關以地勢險要,巍峨壯觀著稱於世。與萬里之外的「天下第一關」——山海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
視頻
長城第一墩 萬里長城的起點 淹沒了黃塵古道 遠去了烽火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