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光学专业科技馆,具有光学知识普及教育、光学发展史展示、光学科技成果展示、光学科技合作交流职能。总建筑面积19604平方米,展览教育用房面积8808平方米,总投资42000万元。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的主题为“科技之光·引领未来”。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由中国光学事业奠基人王大珩首度提出设想,温家宝总理亲自批示建立的大型光学科普基础设施。首任馆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家骐,筹建工作技术专家组组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会林。坐落于吉林省科技文化中心,筹建单位是长春理工大学。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现为亚太地区科技中心协会(ASPAC)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中国光学学会、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青少年辅导员协会、吉林省光学学会、吉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等行业及学术组织的团体会员;是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吉林省科普工作示范基地,长春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长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春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基地。

中文名: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中国光学科技馆)

外文名 Changchun China op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地理位置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永顺路1666号

占地面积 19602 m²

类别:国家级光学专业科技馆

投用时间:2017年2月26日

开放时间:周三至周日 9:00-15:30

建筑布局

[1] 长春中国光科馆馆内设有奇妙之光、千年光辉、神州光华、光的探索、光的时代、光彩世界、光的未来7个常规展厅,1个军工展厅,1个临时展厅,1座4D影院,还有光学图书馆、光学实验室、制作工作室、多功能厅,以及自主研发的1套流动光科馆展品和2辆光学科普大篷车。展馆分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包括军工展厅、临时展厅。地上三层包括奇妙之光、千年光辉、光的时代、神州光华、光的探索、光彩世界、光的未来七个主展厅和光学图书馆、光学实验室。全馆共195个展项、684件展品,征集了由46家单位及个人提供的展品480件。展馆以“观察光的现象、探索光的本质、发展光学技术、回顾光学历史、展望光学未来”为逻辑与展示动线,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内容和参与互动的形式,向观众展现绚丽的光学现象、揭示由浅入深的光学原理及广泛的光学技术应用。馆内的光学实验室和光学图书馆,不定期的组织各种科普实践和培训实验活动,让青少年朋友通过亲自动手,探索光学微妙,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科学思维、培养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其中,光学图书馆以王大珩院士之名命名。

展出内容

截至2020年5月,光科馆坚持科普资源研发与科普教育活动并重,自主研发展项 “不可思议的‘色彩’”获得 “科技馆发展奖展品奖”;创立OMI(Optical Musical Instruments)光学乐队演绎全新光学科普表演形式;开发激光雕刻、激光内雕等光学特色科普课程;开展“光学小达人”、“小小讲解员暑期体验营”、“光学画展”等品牌活动,服务观众超百万人次;流动光科馆已完成2站巡展;光学科普大篷车累计行程超过1.4万公里,科普受众超2万人。

建馆背景

长春是中国现代光学事业的摇篮,拥有全国第一家光机所——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全国唯一以培养光学人才为目标的普通高校——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今中国几乎所有的光学研究机构都曾经是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分支或接受过它的援建。长春在光学领域成体系的科研始于日本人在伪满洲国创建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所,解放后由王大珩等人以组建仪器馆的名义进行接收并对伪满洲时期的大量科研人员进行收编和管理, 1957年正式更改为光学仪器所,即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前身。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间,长春光机所先后划分出或援建了西安光机所、上海光机所、苏州医工所等科研院所,光电科学技术由长春扩展到了全中国。在这一进程中,以王大珩院士为首的长春光机所管理者们为中国光学事业的发展付出了巨大心血。可以说长春的光学研究历程就是半部共和国光学研究史,正因为如此,中国光学技术馆最终选址长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