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春市科學技術協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 的圖片

長春市科學技術協會簡稱長春市科協,是中共長春市委領導下的人民團體,是全市科技工作者的群眾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繫科技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是推動全市科學技術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發展歷史

初創發展階段(1958~

1958年9月,全國科協和全國科普合併,建立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簡稱中國科協)。中國科協[1]成立後, 市委決定將長春科聯和長春科普兩個團體合併,建立一個統一的科學技術群眾團體--長春市科協。

1959年2月,長春市科協第一次代表大會在春誼賓館召開。長春市和長春地區科技工作者、工農革新家257人參加大會,大會選出委員73人。選舉唐敖慶為主席,郭力等8人為副主席。

1963年9月,長春市科協第二次代表大會在長春市賓館召開。來自生產教學、科研和醫療衛生等部門代表233人參加,大會總結了市科協4年來的工作,明確其後的任務。大會選舉委員79人,其中常委37人。選舉唐敖慶為主席,李先民等10人為副主席。

曲折停滯階段(1966~1978)

1966年5月開始的「文化大革命」,使科學技術事業蒙受極大的災難。1967年1月,市科協機關被「造反派」奪權停止工作。1968年7月,市科協被撤銷,專職人員集中到學習班搞「鬥批改」。這場浩劫使市科協和各學會停止工作達10年之久。

改革開放階段(1978~1992)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揭開了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序幕。同年3月,市科協恢復工作。之後的12年裡,市科協召開了兩次代表大會,分別選舉唐敖慶、伍卓群為第三屆和第四屆委員會主席。

這期間,市科協各項活動空前活躍。1980-1987年,組織學術交流活動3471次,交流論文11205篇;市級學會組織迅速發展到72個,擁有會員25000餘名;廠礦科協74個,會員17500餘名;農村鄉、鎮科普協會153個,發展會員21800名;在200多所中小學建立科技輔導員協會或學生活動小組489個。

在1987年召開的市科協第四次代表大會上,市科協提出了以「為我市經濟建設服務,為繁榮科學技術服務,為培養人才服務以及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為核心的「七五」期間主要任務。

市場經濟階段(1992~)

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並發表重要講話,為中國走上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2]市場經濟發展道理奠定了思想基礎。同年10月1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明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要求全黨抓住機遇,加快發展,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在十四大精神指引下,市科協依託長春科教文化城的雄厚人才底蘊,發揮自身組織網絡優勢,圍繞黨政中心工作,投身經濟建設主戰場,形成了蓬勃發展的新局面。科學普及、學術交流、諮詢服務、技改攻關、國際民間科技交流等諸多領域都活躍着「科協人」的身影。

在此後的20年裡,市科協先後召開了第五次、第六次和第七次代表大會,分別選舉王峻山、辛雁榮、孫國慶為主席。

以「中國科協2001年學術年會」、「中國科協2006年海外智力為國服務研討會暨聯席會議」、2007年全國「第五屆博士生學術年會」、2008年「中國科協海智計劃長春工作基地「揭牌、「2010年第五屆世界鹿業大會」、連續五年的「科技傳播行動「、連續五年的農博會科普大集、兩屆長春「十大科技英才」和「百名優秀科技工作者」評選表彰活動等系一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成果為標誌,市科協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與此同時,市科協不斷強化對基層的服務,堅持開展多年的「基層科普行動計劃」、「科普進軍營」活動、「科普大篷車進校園」、博士專家「百鄉行」、「百企行」、「社區行」活動、青少年科技競賽活動等也都取得了豐碩成果。

視頻

長春市科學技術協會 相關視頻

長春市科協到其塔開展扶貧慰問
長春市科協2019年度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開班授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