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长江江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长江江豚(学名: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曾经是窄脊江豚的指名亚种,2018年4月11日被升级为独立物种。俗称“江猪”体型较小,头部钝圆,额部隆起稍向前凸起;吻部短而阔,上下颌几乎一样长,吻较短阔。全身铅灰色或灰白色,体长一般在1.2米左右,最长的可达1.9米,貌似海豚。寿命约20 年。 通常栖于咸淡水交界的海域,也能在大小河川的淡水中生活,喜单独活动,有时也三五成群,最多的有过87头在一起的记录。长江江豚性情活泼,常在水中上游下窜,食物包括青鳞鱼、玉筋鱼、鳗鱼、鲈鱼、鲚鱼、大银鱼等鱼类和虾、乌贼等。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以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为主。

2013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极危物种;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Ⅰ濒危物种。 2017年4月起,开展南京长江江豚的科学考察,此次考察研究将持续两年。5月9日,“长江江豚升级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018年7月24日,农业农村部发布,长江江豚减少,仅剩约1012头。

栖息环境

通常栖于咸淡水交界的海域,也能在大小河川的下游地带等淡水中生活,在长江甚至能上溯到宜昌、洞庭湖和鄱阳湖一带。[1]

分布范围

长江江豚仅分布于中国长江内(安徽湖北江苏江西湖南上海)。[2]

形态特征

长江江豚体长为120-190厘米,体重100-220千克。成年体长平均约1.2-1.6米,体重约50-70千克,寿命约20年。它的头部较短,近似圆形,额部稍微向前凸出,吻部短而阔,上下颌几乎一样长,牙齿短小,左右侧扁呈铲形。眼睛较小,很不明显。前5个颈椎愈合,肋骨通常为14对。身体的中部最粗,横剖面近似圆形。背脊上没有背鳍,鳍肢较大,呈三角形,末端尖,具有5指。尾鳍较大,分为左右两叶,呈水平状。后背在应该有背鳍的地方生有宽3-4厘米的皮肤隆起,并且具有很多角质鳞。全身为蓝灰色或瓦灰色,腹部颜色浅亮,唇部和喉部为黄灰色,腹部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灰色斑。一些个体在腹面的两个鳍肢的基部和肛门之间的颜色变淡,有的还带有淡红色,特别是在繁殖期尤为显著。[3]

亚中分化

长江江豚是曾经是窄脊江豚的指名亚种,2018年4月升级为独立物种。[4]

繁殖方式

长江江豚的交配从雄兽和雌兽之间的热烈追逐开始到交配结束,一般需要30-60分钟,一天之中可以出现十多次,而且昼夜不分。雄兽在追逐雌兽时腹部及尾柄前后游动,有翻滚、侧游、仰游等多种姿势,水面常常被搅得波浪不止,水花四溅。伴游时,雄兽和雌兽平行露出水面或潜入水中,身体不同部位触碰、相蹭,有时它们还用吻端相碰,吻触对方生殖部位等,逐渐引发交配。当发情到一定程度后,它们将腹面相对,生殖裂靠近,雄兽将生殖器外露,继续相伴游动,直至雄兽的生殖器插入雌兽阴道内,达到结合。这时水面相对平静,大约2分钟之后,交配结束。雄兽和雌兽缓慢地从水中上浮,然后分开。

分娩之前10天左右,雌兽的呼吸频率逐日增高,食量渐减。到分娩之前5天时乳裂、生殖裂逐渐涨大,张开,乳头外突。游泳时常停止于水面,身体左右晃动,好像失去平衡一样。分娩开始前约25小时,外阴部进一步张开,阴道口有乳白色液体流出。分娩时阴道口叉开,每隔3分钟左右上下急游、翻滚一次,大约持续2-3分钟后缓慢游动,间歇3分钟后再次急游。每次急游时,雌兽便开始用力,这样幼仔就可以产出来一点,但一松劲的时候,仔豚就又缩进去了。一直到一次间歇之后,雌兽突然持调续用力,才将胎儿整体娩出,幼仔马上奋力向上游动,雌兽则腹面朝上,身体朝与幼仔相反的方向游动,拉断脐带。幼仔顺势冲出水面,呼吸空气。整个分娩过程大约历时约160分钟左右。 长江江豚10月生产,每胎产1仔。雌豚有明显的保护、帮助幼仔的行为,表现为驮带、携带等方式,非常有趣。驮带时,幼仔的头部、颈部和腹部都紧贴着雌豚斜趴在背部,呼吸时幼仔和雌豚相继露出水面。幼仔长大一些后,雌豚就常用鳍肢或尾叶托着幼仔的下颌或身体的其他部位游动,呼吸时也相继露出水面。携带的方式更为常见,雌豚和幼仔靠得很近,相距大约5-10米远,但身体并不接触,也是前后相继露出水面。授乳时,雌豚和幼仔常出没在水较浅、较缓的区域,雌豚身体稍微侧向一边,将一侧的鳍肢露出,幼仔则紧贴雌兽的腹部,每次授乳的时间大约为5-10钟。有时雄豚也参与抚养幼仔,让幼仔游在雄豚与雌豚之间,但一般更靠近雌豚,“一家子”在水中同时沉浮,几乎平行地露出水面。江豚雌豚的母性极强,如果幼仔不幸被捕捉,雌豚往往不忍丢弃,因此常常也同时被捕。[5]

生活习性

长江江豚喜欢单只或成对活动,结成群体一般不超过4-5只,但也有87只在一起的记录。江豚能发出两大类声信号:高频脉冲信号和低频连续信号。高频脉冲信号由一连串的单个高频窄脉冲所构成,一般在20-120个之间,为声纳信号或称为回声定位信号,主要是在探测环境、捕食时发出;低频连续信号为时间连续信号,由于频率的高低不同,人耳听起来有的象羊叫,有的似鸟鸣。它与白鳍豚基本上不合群,但也偶尔在一起共同嬉戏。江豚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很广,从4-20℃均能够正常地生活。 它们的性情活泼,常在水中上游下窜,身体不停地翻滚、跳跃、点头、喷水、突然转向等动作。侧游时尾鳍的一叶露出水面,左右摇摆,从空中划过。受到惊吓后便急速游动,然后一次或连续数次使身体腾空,大部分露出水面,仅尾叶在水中向前滑行,偶尔全部身体都跃出水面,高度达到0.5米。直立游动时,身体的三分之二都露出水面,与水面保持垂直的姿势,能够持续数秒钟。每当江中有大船行驶,江豚则喜欢紧跟其后顶浪或乘浪起伏。它还有有趣的吐水行为,将头部露出水面,一边快速地向前游进,一边将嘴一张一合,并不时从嘴里喷水,有时可将水喷出60-70厘米远。呼吸时仅露出头部,尾鳍隐藏在水下,然后呈弹跳状潜入水下。呼吸间隔一般为1分钟左右,但如果受惊,下潜的时间可达8-9分钟。一般如果入水时不弓着腰,在水下停留的时间就不会很久,但下潜时弓腰的幅度很大,则表示将要深潜,不会连续出水。当顺流游动时,下一次出水的位置一般在前一次出水位置之前10米左右,傍流时一般在前一次出水位置之前5米左右,而逆流时只能前进3米左右。如果即将发生大风天气,江豚的呼吸频率就会加快,露出水面很高,头部大多朝向起风的方向“顶风”出水,在长江上作业的渔民们把它的这种行为称为“拜风”。这可能是天气变化之前气压较低,使它不得不增加呼吸频率,以获得足够的氧气。

食物包括青鳞鱼、玉筋鱼、鳗鱼、鲈鱼、鲚鱼、大银鱼等鱼类和虾、乌贼等,随着所处的环境不同而改变。觅食的时候首先快速游动,多为深潜,露出水面频繁,呼吸声也较大,有时嘴上还沾有污物,在水面激起数十厘米高的涌浪。发现猎物后就向前猛冲,接着快速转体,用尾叶击水、搅水,驱赶鱼群,使其惊散。接着快速游动,迅速接近猎物,头部灵活地转动、摆动以便准确定位。咬住猎物后,将鱼头调整为正对着咽喉的方向快速吞下,然后再进行下一次捕食,也有时将较小的数条鱼都衔在口中后,再一次吞下。饱食后便缓慢地游动或悬浮在水中。如果集体发现鱼群,就协调行动,彼此分开游动,潜水不深,游动方向不定,常伴有前扑和甩头的动作,将猎物包围,被追逐的数十至上百条银白色的小鱼被迫跳出水面,使水面一片银光闪闪,场面蔚为壮观。江豚捕食同时,空中盘旋的鸥类就会及时赶来,趁小鱼露出水面时不停地飞速掠过水面,抢食小鱼。[6]

种群现状

长江江豚面临的威胁主要都来自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干流高密度、繁忙的航运输船只的噪音和螺旋桨成为江豚的最大威胁,洞庭湖区滥捕乱捞和非法渔具的大量使用、水质污染一些水利设施的建设等影响外, 湖区大量使用的定置网具,在枯水季节占据了大量水面。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水体污染等人类活动仍在加剧,使长江江豚也面临着与白鳍豚同样的威胁,野外数量急剧下降。数量仅有1200-1500头左右,已经少于大熊猫,并正在以每年5%-10%的速度下降,而且在洞庭湖周围的江豚灭绝速度是整个长江流域最快的。 当中国对白鳍豚、江豚和其他水生动物采取了保护措施后,它的数量便有所回升,在长江的江面上时常会出现数十只,逆流而上,在滔滔的江水中戏水玩耍,黑色的脊背时而跃出水面,时而潜入江水之中,起起伏伏,转体灵活,情景颇为壮观。更为可喜的是,过往船只纷纷为长江江豚主动让道,惟恐江豚受惊,表现了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意识正在逐步提高。[7] 2018年7月24日,农业农村部就长江江豚科学考察及长江珍稀物种拯救行动实施情况举行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介绍,本次科学考察估算长江江豚数量约为1012头,其中,干流约为445头,洞庭湖约为110头,鄱阳湖约为457头。[8]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Ⅰ濒危物种。 农业部已发文要求,按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标准对长江江豚进行保护与管理。

保护措施

保护区/研究机构

湖北石首国家级自然保护(迁地保护) 湖北洪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 湖南洞庭湖市级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 江西鄱阳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 安徽铜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 江苏镇江省级自然保护(就地保护)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暨豚馆(人工饲养)

措施

为了准确掌握南京长江江豚的种群现状,深入了解保护区内江豚的数量、分布、活动规律、栖息地质量,从而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保护与管理措施。南京市农业委员会与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从2017年4月起,开展南京长江江豚的科学考察,通过船只调查、定点观察、问卷调查等多种手段进行全方位多层次考察研究。调查将持续两年时间,这也是长江南京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调查最全面的一次区域性鲸豚类科学调查。调查将全面系统地揭示南京段长江江豚的生态学与种群生物学信息,从而为科学地保护该种群提供依据和对策。[9] 2017年5月9日,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组织的“长江江豚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专题论证会”在上海启幕,最终会议一致通过提议,将江豚由二级提升为一级国家保护动物 2019年4月,据江苏卫视《江苏新时空》报道:日前,南京对锦文路过江通道设计方案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工程难度大大增加。设计者告诉记者,是为了保护江豚!作为长江里唯一的鲸类动物,仅剩约1000头的数量,让江豚成为了"水中大熊猫"。2014年南京成立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从苏皖交界一直延伸到南京长江大桥,并将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而作为早在2012年就被列入南京城市规划的锦文路过江通道,恰好与保护核心区"擦边"。最初锦文路过江通道是三塔悬索桥方案,在江中设一处桥塔。在最新的方案中,新桥梁取消了江中桥塔,原有的三塔悬索桥改为双塔悬索桥,两座桥塔分别位于新济洲和子汇洲上,完全避开了江豚保护区。[10] 2019年5月,江西省出台实施意见,明确通过加强江豚重要栖息地保护,开展江豚科学研究、救护技能培训,完善江豚遇险救护应急工作机制和巡护制度等手段,全面加强长江江豚保护。 2019年6月,在赣江出现一群长江江豚的消息,引起各方人士的关注。原本生活在长江和鄱阳湖的长江江豚,最近频频现身赣江,“微笑天使”巡游赣江的背后,是该省水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长江江豚仅剩1000余头,其中约450头生活在鄱阳湖。“随着近年来的不懈努力,长江江豚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这是‘微笑天使’对江西省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的肯定。”[11]

相关报道

哭泣的江豚

2012年春天,长江大旱。新华社播发的一幅题为“哭泣的江豚”的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在位于湖北的石首天鹅洲长江豚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中科院的科研人员对江豚进行监测时,摄影师拍下了江豚眼睛里流出的一滴透明液体。网友们惊呼:江豚哭了!

长江江豚是否真的在哭泣,人们无从知晓。但当时持续的干旱确实让这种珍稀动物面临生存危机。干旱导致石首天鹅洲故道由原来的21公里缩短至10公里,保护区水位以每天30公分的速度急剧下降,水位线直逼4米的江豚生存底线。水位下降,造成了江豚的活动区域减小,随时有搁浅的危险。水生植物大面积减少,鱼类繁殖能力下降,也让以鱼为食的江豚面临食物短缺。“就在干旱快要威胁江豚生存的时候,好在一场大雨缓解了旱情。但非法和过度捕捞、水体污染、航运、水闸和堤坝建设等因素,仍然使长江江豚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项目实施总监朱春全博士说。

抢救江豚只有最后15年

长江江豚,俗名江猪,属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家住长江边的居民大多有着这样的记忆:全身铅灰色或灰白色、头部钝圆、体形流畅的江猪在江水中翻腾、跳跃。但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展,如今记忆中的画面正渐渐变得模糊,人们越来越难以看到这种“水中精灵”的身影。 自20世纪80年来长江江豚种群量快速衰减。1991年,长江江豚数量是2700多头。2006年,国际联合考察组经一个多月的调查发现,长江江豚数量已不足1800头。长江江豚分布于部分长江江段及洞庭湖和鄱阳湖中,数量只有1200-1500头左右,并正在以每年5%-10%的速度下降。“如果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估计再过10-15年,长江江豚就将灭绝。 洞庭湖的入江口,成百上千的采沙船,繁忙的水上交通,不仅会对长江江豚直接造成伤害,还会破坏它们的栖息地。渔民捕捞作业对江豚的误伤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由于捕捞作业误伤死亡的豚类几乎达到死亡总数的一半。水利工程阻隔江湖之间的联系,导致鱼类繁殖能力下降、数量减少,使得江豚食物短缺。工业排放等造成的水质污染,也给长江江豚的生存雪上加霜

寻找江豚最后避难所

为了拯救长江江豚,由大学生社团、媒体、NGO等组队的15支湿地使者队伍,前往上海、安庆、铜陵、南京、镇江、九江、南昌、武汉、荆州、长沙、岳阳等11个长江中下游江豚栖息地所在城市,开展社区调查和实地宣传,为江豚保护项目收集基本信息,寻找江豚最后的避难所,并提高当地群众江豚保护意识。活动由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共同主办。

升级为独立物种

据报道,此前长江江豚(Yangtze Finless Porpoise)曾与东亚江豚共同被认为是窄脊江豚的两个亚种。此次的新发现,令鲸豚类物种由原来的89种增加为90种。这也标志着中国又增添了一个特有物种!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杨光与深圳华大基因方向东及合作者描述了或能解释江豚为何生活在长江的基因。相关成果4月10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研究表明,不同于其海洋近亲,保护现状濒危的长江江豚适应了淡水环境,它们携带的遗传变异体或能解释其肾功能变化,以维持血液中的盐水平衡。 根据收集到的49只江豚的基因组数据,发现长江江豚与海洋江豚之间存在着显著而稳定的遗传分化,已形成独立的进化支系。杨光等人的研究表明,长江江豚在遗传层面上不同于其他种群,这意味着它们很少与其它品种交配,或代表了一个端始种。在长江江豚中,编码与肾功能(包括运输尿素和调节血液中吸收钠的量)相关的蛋白的基因发生变异,表现出自然选择特征,让它们在更适宜在淡水中生活。这可能反映了保存盐分的一种需求,这对于江豚至关重要,但对于其海洋近亲则不是一个问题。 在白暨豚灭绝后,江豚成为长江中最后仅剩的鲸豚类动物。这些遗传数据揭示了长江江豚具有的截然不同的遗传组成,研究人员希望促使人们开展长期努力,防止长江江豚栖息地被破坏。[12]

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