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长沙市周南中学

长沙市周南中学是首批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该校在1984年成为湖南省首批省级重点中学,也是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德育先进单位。

长沙市周南中学创办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初为“周氏私塾”;1907年,更名为“私立女子周南女学堂”;1912年,改名为“湖南私立周南女子师范学校”;1919年,更名“湖南私立周南女子中学”;1952年,更名为“湖南省长沙市第一女子中学”;1955年,更名为“长沙市第四中学”;1984年,复名为“长沙市周南中学[1]

截至2014年8月,长沙市周南中学占地415亩,共有84个教学班,4600多名学生,341名教师。

目录

历史沿革

清光绪三十一年五月(1905年),革命教育家朱剑凡毁家兴学创办了“周氏家塾”,设二年制简易师范科,附以小学和幼稚园。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女学开禁,周氏家塾取《诗经.周南》“周礼尽在南化流行”之义,改名“私立女子周南女学堂”,先后设有师范、中学、小学和幼稚园。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周南女子学堂添设缝纫、音乐、体操等专修科。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改名为“湖南私立周南女子师范学校”,仍附设小学。

1916年,停办师范。

1919年,更名为“湖南私立周南女子中学”。

1920年,湖南省政府指令周南为“湖南代用女子中学”。

1927年,长沙“马日事变”后,朱剑凡校长被反动当局通缉,离校辗转流离,学校被封。

1928年,学校复课。

1929年,复名“湖南私立周南女子中学”。

1930年秋,改四年旧制中学为三、三制新制,即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同年秋开办高中第一班,同时还有初中及附设小学。

1938年8月,日军轰炸长沙,学校临时疏散到湘潭淦田楼厦,不就迁往安化蓝田,初寄寓长郡中学,后觅定谭笃庆堂大宅作校舍。

1945年,学校迁返长沙故址。

1949年,学校由湖南省军管会接管,学校结束私立学校性质。

1951年底,学校改名为“湖南省立周南女子中学”。

1952年9月,学校更名为“湖南省长沙市第一女子中学”。

1955年,学校更名为“长沙市第四中学”。

1968年,学校改为男女兼招,从此成为男女混合学校。

1969年9月29日,学校改名为“湖南省长沙市第四中学”。

1971年春,学校在长沙县高塘岭(现属望城县)建立了分校,并辟设农场。

1974年,分校停办,校舍由政府拨交湘江师范。

1977年,农场停办。

1980年,学校被评为湖南省首批重点中学之一。

1984年,学校复名为“长沙市周南中学”。

1995年,学校被确定为湖南省重点中学。 1998年8月,拓展分校于湘江西岸,一校两址。 2003年,新校区开工建设。

2004年,学校成为湖南省首批省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2005年,创办周南实验中学。 2014年,创办周南梅溪湖中学。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高考成绩

2014年高考,长沙市周南中学参考学生共1057人,一本上线428人,上线率40.49%;二本上线890人,上线率84.2%;600分以上68人。

2013年高考,长沙市周南中学参考学生共998人,一本上线423人,上线率42.38%;二本上线871人,上线率87.27%;600分以上31人,占湖南省600分以上总人数的0.999%;飞行员3人。

2012年高考,长沙市周南中学参考学生共873人,一本上线391人,上线率44.8%;二本上线764人,上线率87.5%;600分以上66人,占湖南省600分以上总人数的1.16%。

素质成绩

时间 学生/团体 竞赛项目 获奖情况

2015年1月 萧子衿、唐仡嵘等9人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 全国一等奖

2014年11月 王子汉 2014年全国数学竞赛 全国二等奖

2014年10月 校女排队 2014年湖南省中学生排球赛 冠军

校男排队 第二名

龙宇晴蒋瑾 湖南省中学生“三独”(独唱、独奏、独舞)比赛决赛 独舞组一等奖

2014年9月 校网球队 2014年第十二届湖南省运动会 6金2银5铜

王翰潇张琼丹 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暨第三届中国国际学生信息科技创意大赛 全国一等奖

2014年5月 和平、谢丰翼等12人 2014年中国青少年英语能力大赛初赛 一等奖

黄盛贝 第十三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复赛 全国一等奖

2013年7月 刘四维、方彦、尹畅毅、肖旭东、张杜、邓蓉 第四届中国青少年英语能力大赛全国总决赛喜报 全国第一名

教师成绩

2014年,长沙市周南中学教师共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6篇,各类论文获奖共计13篇;课题立项共11项;共28人次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主编、参与编辑著作10本;获得各级各类称号共计8人。

2015年1月 郝振军 长沙市第一届“贝斯特”杯物理教师解题比赛 一等奖

2014年12月 冯瑶 2014年长沙市中学英语教师口语技能比赛 一等奖

彭海军 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展示 国家级一等奖

2014年11月 夏远景 入选长沙市第三届“感动星城·十大魅力教师”

2012年12月 张志刚 长沙市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2011----2012学年度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评选 二等奖

2012年9月 张霞 长沙市2012年中学英语优秀论文评审 一等奖

2011年12月 杨峰 湖南省中学首届青年数学教师资源运用与教学设计比赛 一等奖

学校荣誉

2004年 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湖南省教育厅

2009年 湖南省园林式单位 湖南省绿化委员会

2010年 湖南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湖南省教育学会

2012年 湖南省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单位

2013年 湖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2015年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学校 中央电教馆

2019年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教育部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截至2014年8月,长沙市周南中学校园占地415亩,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共有84个教学班,4600多名学生,并设有国际部和新疆部。

此外,长沙市周南中学还建立了以自身为首,包括周南实验中学、周南梅溪湖中学等学校在内的周南教育集团。

周南教育集团下属其他学校情况一览

周南实验中学 2005年 公办初级中学

周南梅溪湖中学 2014年 公办完全中学

周南附小 未开学 公办小学

硬件设施

截至2014年9月,长沙市周南中学共有教学楼3栋(唯诚教学楼、唯勇教学楼,唯朴教学楼),图书馆1栋(5816平方米),体育馆1栋(7405平方米),实验楼1栋,学生公寓3栋,学校食堂1栋;学校接入了100M光纤,建设了5间高标准的计算机房,一间多媒体演播厅,一间全自动智能录播系统教室。学生公寓配有空调、热水等设施。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宿舍楼构成建筑群;建有一个标准田径场、一个足球场、10个篮球场、2个网球场。

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9月,长沙市周南中学共有341名教师,其中长沙市名师工作室名师17名,各学科学会、教学会的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等38名,特级教师7名,国家级、省级、市级骨干教师32名,高级教师115名 ,硕士学历48名。6名教师被聘为湖南省高中新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5名教师参加省市级名师高考大讲坛,受聘为“名师高考大讲坛主讲教师”; 先后有8位教师参与湖南省高考命题,参加省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与评估工作。

特级教师:夏远景翁光龙刘平贵武松健(据2015年2月学校网站信息整理,数据不全)

学科带头人:夏远景刘平贵杨国炳刘清平曹干铁胡锦云杨捷沈正中武松健

文化传统

校训

诚朴、健美、笃学、奋进

“诚朴、健美、笃学、奋进”的校训表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周南学子的殷切期望。

诚朴,坦诚而朴实。心地坦荡,待人诚挚。不斤斤计较私利,不孜孜追逐虚名。以满腔的热忱对待他人,以务实的态度探求学问。力戒虚浮的外表,崇尚真理的质朴。

健美,健壮而美丽。有健康强壮的体魄,经得起风吹雨打;我们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受得住生命旅程的颠簸。忧国忧民的情操,文明礼貌的语言,端庄大方的仪表,是心灵美与外

在美的统一,形成了周南学子的风貌。

笃学,专心好学。为中华之崛起,为理想的实现,我们潜心攻读,相互切磋。钻研科学的理念,学习广博的知识,发展实践的技能。善思考,能创新。不因环境优裕而懈怠,不为外界干扰而分心,把握青春宝 贵的时光,铸就毕生事业的基础。

奋进,奋发进取。朝气蓬勃,永葆青春。胜不骄,败不馁,在困难之中不怨天、不尤人;受到挫折不悲观、不停顿。集合在党的旗帜下,为着祖国的富强,奋进终生。

校徽

学校的校徽呈圆形,以蓝色和白色为主色调,上部书周南中学的英文名称,下部书学校的八字校训,中间是小篆的“周南”二字,其形如木铎,即钟,远古乐器的一种,寓意来自《论语》“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木铎是教育的别称,以此来寓意周南中学以传播大道于天下为己任。

晚清末造,世乱时艰。内则民生涂炭,国事蜩螗,外则烽火绵连,虎狼踵接。亡国灭种之祸,迫在眉睫矣。然朝廷之歌舞升平,市井之醉生梦死,依然不改其故态。究其原委,无外乎政治制度之黑暗及文化科 学之落后,然两者又皆与中国教育之积弱相牵。中国教育体制之僵化,教育观念之陈腐,教育手段之简单,可谓由来已久,其所施于中国社会之影响,不啻釜底抽薪,雪上加霜。于是,有心有识之士,多倡教 育救国之说,办学育才,一时蔚为风气。然可喜可慰之余,亦有未免于可惜者,是基础教育之薄弱及女子教育之偏废也。

宁乡朱剑凡,明室后裔陕甘提督、名将周达武之子,素怀教育救国之情,长抱启迪民智之念,而于男女平权尤具深切之关注。游学日本归来,乃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一九零五年)毁家兴学,创办周南女学于长沙“蜕园”,初名“周氏家塾”,以避朝廷女禁之锋。光绪三十三年,朝廷格于形势,允开女学,乃取《诗经·周南》之女性象征意义,改名周南女学堂,周南之名,自兹芳馨远播,历久弥香。自晚清迄于民国,虽屡经时局动乱、风云熙攘,周南仍以其弦歌不辍为社会培育英才,奇功大勋,当铭青史。

一九四九年后,江山鼎革,弦管重调,周南于一九五一年由省厅改编为省立中学,学校之私立性质,从此转换。一九六八年,学校男女兼招,女校风情,遂成陈迹矣。改革开放时期,学校锐意进取,社会声望 日隆,招生规模遽扩,乃于一九九八年设立周南实验学校于湘江西岸之望月湖,同年更增建剑凡中学,以便生源分流。一校三址,弦歌互答,星城传为美谈。而周南管理之有方,以简驭繁、政通人和之绩效, 更为时流所推许。

星移斗转,河山共日月同新,世易时迁,观念与市场并进。新世纪以来,国家改革开放之势,已成拍岸之惊涛,周南科研课改之题,每结累枝之硕果。兼以新老交替,帷幄重开。学校奉以人为本之宗旨、行做 大做强之方针,全校师生,意气风发,以焚膏继晷之勤,励追日拿云之志,文、理、体、艺,并驾齐驱,每动征鞍,锦标尽握。是以万家子弟,皆以负笈周南为荣,三湘父老,争以交誉周南为乐。周南师资阵 营之强大,生源质量之扩增及社会对周南之需求,已非昔日之蜕园所堪承纳,遂有拓展之思。幸

蒙省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扶持鼎助,得以择地于城北经济开发区芙蓉北路拓建新校,占地415亩,斥资2.4亿,三易寒暑之后,新校之芙蓉,终告出水。漫步校园,游目之处,每令人骋怀,建筑或典雅或 雄奇,设施既先进亦完备;周边青山环绕,草木葱茏,朝霞影里,国旗劲拂,夕照光中,钟楼矗挺;书声鸟语,万籁和鸣,大自然之蓬勃生机与校园人文之深厚底蕴交相辉映,诚乃读书养心、洗尘远俗之胜境 ,亦必为卧虎藏龙、腾蛟起凤之渊薮也。

副省长亲临新校动工典礼剪彩,市委书记寄语“周南明天会更好”,市长赐题“名校之花”,如此殊荣厚爱,能不令我周南师生奋然前行、卓然高举乎?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愿我周南师生同心同德,自重自强,乘时代之春风,展雄飞之羽翼,横绝沧海,搏击云天。

请看明日之周南,必是杏坛之极品!

学生活动

长沙市周南中学学生课余生活丰富,每年举办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艺术节、古诗文诵读活动等活动,并开设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截至2014年9月,长沙市周南中学共建有19个学生社团。

学校领导

校长 翁光龙 党委书记 潘永明 党委副书记 翁光龙

副校长 吴光益王月林周树明

知名校友

政界、革命先驱 向警予 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原中共中央委员,妇女部长 杨开慧 革命家,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倡导、实践者

蔡畅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原中共中央委员、全国妇联主席、教育部长 熊婉乐 儿科专家、农工党中央委员

科技、学术界 钟掘 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第一个女院士 唐光后 中国第一个女地球物理工作者

肖先琼 中国第一位水利工程女专家、三峡工程设计者与指挥员之一 刘苏生 中国第一个女地质工作者熊子萍 核物理专家

文学、艺术界 丁玲 中国第一个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的女作家 胡佩方 波兰文学最高奖得主

赵如兰 音乐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罗天婵 女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

校园环境

截至2005年4月,长沙市周南中学建有体育广场、艺术广场、音乐广场、文化广场和绿化休闲广场十多个,以及占地20多亩的生态植物园和36亩的人工湖面。学校信息中心、教学楼、实验楼、艺术楼、外教楼、行政办公楼以长廊相连。此外,学校还建有思源亭、绿地、生物园、气象园等。

视频

走进长沙市周南中学航空实验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