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长白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长白镇位于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长白山南麓,鸭绿江上游右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28°11′21″,北纬41°24′32″。东西北与马鹿沟镇接壤,南临鸭绿江,与朝鲜国两江道惠山市隔江相望,南北长5.4公里,东西宽5.2公里,面积25.12平方公里,城区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1公顷。平均气温3.1℃,最高气温32.2℃,最低气温零下36.4℃,年降水量518.5毫米,全年日照时数2649.5小时,全年无霜期为129天左右。镇内居住有汉族朝鲜族满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常住人口31250人(2017年)

自然资源

长白镇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1.5%,主要野生动物资源有:狍子、野兔、野鸡、林蛙等40余种,主要野生植物资源有山参、党参、细辛、红景天、五味子、刺嫩芽、山芹菜等500多种。长白镇三面环山,一面靠水,土地肥沃,森林茂密四季分明,是旅游、避暑、休闲的最佳选择。野生植物有2200余种,分属73目,240余种,其中属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25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有340多种,药用植物150多种,食用植物70多种,食用菌20余种,花卉80多种,药用植物主要有野山参、人参、党参、刺五加、山百合等;食用植物有山核桃、松子、山梨、山里红、山葡萄、蕨菜;食用菌类有冬蘑、榛蘑、木耳、猴头蘑等;这些丰富的植物资源,对于加快林下资源综合开发,振兴全镇经济,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野生动物有1200种,分属73目,180余种,其中属于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60余种,有东北虎、鸳鸯、梅花鹿等。长白镇是人参发展最早的乡镇之一。

概况

长白镇位于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东南部,东北、西与马鹿沟镇接壤,南濒鸭绿江与朝鲜两江道惠山市相望。是县政府所在地。南北长5.4千米,东西宽5.2千米,面积25.12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3.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1250人(2017年)。辖长松、塔山、绿江、民主4个社区和绿江、民主、解放3个行政村,小梨树沟、南岗、大湖、西甸子4个自然屯。镇政府驻白山大街75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700米。302、303省道公路过境。古迹有灵光塔。

沿革

因位于长白山主峰脚下,而命名为长白镇。旧名塔甸。塔甸地名起源于镇北山头上有一宝塔,名灵光塔,塔下早年为草甸地,故名塔甸。清朝末年,汉族移民来此开荒种地。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为长白府治所。民国五年归第一区塔甸村。伪满时期称长白街。1946年县民主政府成立后,改长白街为长白镇。

政府机构

长白镇成立红旗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除镇内三个高级社外,管理半截沟以上20个管理区。公社设社长1人,副社长2人。

风景名胜

长白山西坡天池

长白山西坡位于白山市抚松县松江河镇境内,是长白山四坡中火山地貌最为壮观、最具典型的地区、观看天池最佳地区。长白山西坡开发的相对较晚,景区内秉承现代旅游理念,少建筑,多自然,依然保留着原始秀美的自然风貌。

不过如果你想上到西坡,需要爬1442级台阶方可到达观景台,每级台阶上都有表明当前进度的数字。在坡顶从这个方向看天池,视野开阔、气势宏伟,这里也是拍摄天池落日最好的地点。[1]

农业发展

长白镇农业发展,坚持以“三增一稳”为目标,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结合长白镇的区域特点,积极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引导农民由传统农业向效益农业转变,努力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2003年,引进超L402蕃茄、强春4号旱黄瓜、鑫福旱黄瓜、津春大棚黄瓜、棚绿旱黄瓜等蔬菜新品种及透亮米水稻、富兴2号玉米、94212早熟大豆等粮食作物新品种18个。蔬菜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55%以上,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

特色产业

长白县长白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瞄准“一村一品”的经济格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投入资金150余万元,建设标准化无骨架大棚4000余平方米,提高了民主村反季节蔬菜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全村蔬菜大棚224个、暖窖111个。民主村成为全县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不断调整解放村种植结构,增加名、优、特经济作物比重,引进大豆、鲜食玉米等新品种10余个,全村小杂粮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大幅增加,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出资3万余元,维修自来水管道,解决了解放村、小梨树沟村民冬季生产生活用水难问题,加快了小梨树沟村牧业生态沟建设步伐,千头养猪示范户魏金山成为全镇的致富典型。在绿江村采取政策上支持、资金上帮助等办法,积极鼓励支持村民发展边境贸易。

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