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穗小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长穗小草 |
中文学名:长穗小草 拉丁学名:Microchloa indica var. kunthii (Desv.) B. S. Sun et Z. H. Hu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属:小草属 分布区域:云南西北部 |
长穗小草(cháng suì xiǎo cǎo),学名 Microchloa indica var. kunthii (Desv.) B.S.Sun et Z.H.Hu,异名:Microchloa kunthii ,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是:植株较高大,秆高25-60厘米,直径约1毫米,穗状花序长(10-)15-20(-25)厘米,小穗长2-4毫米,穗轴边缘有较长柔毛或无毛;外稃长1.6-3.0毫米。染色体2n=40(Moffett et H.,1949)。花果期7-8月。产自云南西北部;印度东北部、马来西亚、热带非洲及美洲也有。 [1]
长穗小草形态特征
本变种与原变种在云南境内常生于同一环境,均为多年生,与原变种之间无绝对界线。Bor(1960)谓 M. indica(L.)Beauv.为一年生植物,M. Kunthii Desv.为多年生植物而分成两种,但实际上难于区别,故将后种作为前种的变种。
小草(原变种) 矮小草本,常成紧密的植丛。秆纤细,无毛,高10-25厘米,直径约0.5毫米。叶集生于基部,叶鞘在近地面处密集成纤维状;叶舌极短,具短纤毛;
叶片窄线形,常卷折成针状,长1-6厘米,宽0.8-1.2毫米,上面有时具稀疏白色长柔毛,边缘增厚。穗状花序单独顶生,着生处具1关节,多少呈弧形,长(3-)5-8(-10)厘米,穗轴边缘具短毛或无毛;
小穗披针形,长2.2-2.8毫米;颖膜质,等长于小穗,有时带紫褐色,无芒,具1脉;第一颖稍不对称,第二颖背部扁平;外稃膜质透明,长约1.5毫米,先端长渐尖;
背部具柔毛,具-3脉,侧脉靠近边缘具白色长纤毛;内稃膜质,披针形,略短于外稃,具2脊,脊上被柔毛,稃间具微毛。花果期7-9月。 (资料来源:中国植物物种信息)
长穗小草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100米-2500米的荒坡草地、云南松林下、江畔岩隙或河滩草地。
长穗小草分布范围
产自云南西北部;印度东北部、马来西亚、热带非洲及美洲也有。模式标本采自热带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