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长门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长门怨》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长门赋》背后,一个千年来的爱情典故,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金屋藏娇"。[1]

《长门怨》是古琴曲中为爱失意的怨曲,是古琴流派里非常著名的"梅庵琴派"代表曲目之一。此曲清代始现,出于民间,作者无从考证,系根据汉武帝后陈阿娇谪居长门宫之事谱成。阿娇虽用万金求得司马相如的华丽辞章,却再也无法求回从前汉武帝的感情。后人以司马相如名篇<长门赋>之意为曲意,作得琴曲《长门怨》,成为至今流传的知名琴曲。

《长门怨》,写尽一个万人之上的尊贵女子失宠后,如临万丈深渊的绝望和悲哀。凄切的旋律表现了武帝皇后陈娇失宠后被谪长门宫时的愁闷悲思,其情如泣如诉,传神地描绘了陈阿娇如临万丈深渊中的绝望和悲凉心情。

该曲在高音区有琴曲少见较激越的表现,低音区则哀婉凄丽,如泣如诉。现普遍用来表达世上被遗弃女子的悲伤。凄切的旋律如泣如诉,低音哀婉凄丽,高音则呈现琴曲少有的激越。

古诗原文

=第一首诗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第二首诗 【作者】:李白【朝代】:唐 【体裁】:乐府【格律】:○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桂殿长愁不记春,

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

独照长门宫里人。

诗歌赏析

《长门怨》 是一个古乐府诗题。据《乐府解题》记述:"《长门怨》者,为陈皇后作也。后退居长门宫,愁闷悲思。……相如为作《长门赋》。……后人因其《赋》而为《长门怨》。"陈皇后,小名阿娇,是汉武帝皇后。武帝小时曾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李白的这两首诗是借这一旧题来泛写宫人的愁怨。两首诗表达的是同一主题,分别来看,落想布局,各不相同,合起来看,又有珠联璧合之妙。

第一首,通篇写景,不见人物。而景中之情,浮现纸上;画外之人,呼之欲出。

诗的前两句"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点出时间是午夜,季节是凉秋,地点则是一座空旷寂寥的冷宫。唐人用《长门怨》题写宫怨的诗很多,意境往往有相似之处。沈佺期的《长门怨》有"玉阶闻坠叶,罗幌见飞萤"

句,张修之的《长门怨》有"玉阶草露积,金屋网尘生"句,都是以类似的景物来渲染环境气氛,但比不上李白这两句诗的感染力之强。两句中,上句着一"挂"字,下句着一"流"字,给人以异常凄凉之感。

诗的后两句"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点出题意,巧妙地通过月光引出愁思。沈佺期、张修之的《长门怨》也写到月光和长门宫殿。沈诗云:"月皎风泠泠,长门次掖庭",张诗云:"长门落景尽,洞房秋月明",写得都比较平实板直,也不如李白的这两句诗之超妙深曲。本是宫人见月生愁,或是月光照到愁人,但这两句诗却不让人物出场,把愁说成是月光所"作",运笔空灵,设想奇特。前一句妙在"欲到"两字,似乎月光自由运行天上,有意到此作愁;如果说"照到"或"已到",就成了寻常语言,变得索然无味了。后一句妙在"别作"两字,其中含意,耐人寻思。它的言外之意是:深宫之中,愁深似海,月光照处,遍地皆愁,到长门殿,只是"别作"一段愁而已。也可以理解为:宫中本是一个不平等的世界,乐者自乐,苦者自苦,正如裴交泰的一首《长门怨》所说,"一种蛾眉明月夜,南宫歌管北宫愁",月光先到皇帝所在的南宫,照见欢乐,再到宫人居住的长门,"别作"愁苦。

从整首诗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以斗柄横斜为远景、以空屋流萤为近景的月夜深宫图。境界是这样阴森冷寂,读者不必看到居住其中的人,而其人处境之苦、愁思之深已经可想而知了。

第二首诗,着重言情。通篇是以我观物,缘情写景,使景物都染上极其浓厚的感情色彩。上首到结尾处才写到"愁",这首一开头就揭出"愁"字,说明下面所写的一切都是愁人眼中所见、心中所感。

诗的首句"桂殿长愁不记春",不仅揭出"愁"字,而且这个愁是"长愁",也就是说,诗中人并非因当前秋夜的凄凉景色才引起愁思,乃是长年都在愁怨之中,即令春临大地,万象更新,也丝毫不能减轻这种愁怨;而由于愁怨难遣,她是感受不到春天的,甚至在她的记忆中已经没有春天了。诗的第二句"黄金四屋起秋尘",与前首第二句遥相绾合。因为"金屋无人",所以"黄金四屋"生尘;因是"萤火流"的季节,所以是"起秋尘"。下面三、四两句"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又与前首三、四两句遥相呼应。前首写月光欲到长门,是将到未到;这里则写明月高悬中天,已经照到长门,并让读者最后在月光下看到了"长门宫里人"。

这位"长门宫里人"对季节、对环境、对月光的感受,都是与众不同的。春季年年来临,而说"不记春",似乎春天久已不到人间;屋中的尘土是不属于任何季节的,而说"起秋尘",给了尘土以萧瑟的季节感;明月高悬天上,是普照众生的,而说"独照",仿佛"月之有意相苦"(唐汝询《唐诗解》中语)。这些都是贺裳在《皱水轩词筌》中所说的"无理而妙",以见伤心人别有怀抱。整首诗采用的是深一层的写法。

这两首诗的后两句与王昌龄西宫秋怨》末句"空悬明月待君王"一样,都出自司马相如《长门赋》"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但王诗中的主角是在愁怨中希冀得到君王的宠幸,命意是不可取的。李诗则活用《》语,另成境界,虽然以《长门怨》为题,却并不抱泥于陈皇后的故实。诗中展现的,是在人间地狱的深宫中过着孤寂凄凉生活的广大宫人的悲惨景况,揭开的是冷酷的封建制度的一角。

解释见长门怨·桂殿长愁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2]

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出生。字太白。其生地尚无确说。但一般认为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为其故乡。其家世、家族皆不详。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视频

一代诗人 李白

参考资料

  1. 葛晓音老师:《长门怨》 诗词文句网
  2. 李白简介 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