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袢性肠梗阻
闭袢性肠梗阻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
关于汉字的起源[1],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2]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目录
名词解释
闭袢性肠梗阻是指一段肠袢两端(远、近端)完全被堵塞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的肠梗阻。
病因
1.肠扭转,如小肠扭转、乙状结肠扭转等。
2.绞窄性疝,如肠系膜裂孔疝、逆行性绞窄疝等。
3.晚期结肠癌与回盲瓣所形成闭袢性梗阻。
4.肠扭结。
5.束带压迫。
6.其他,如肠道内异物、腹内疝或腹外疝导致肠管嵌顿等。
临床表现
1.症状
(1)腹痛 肠扭转所致的肠梗阻主要表现为腹部剧烈绞痛,一般位于小腹部或者脐周,呈持续性且阵发性加剧。
(2)腹胀 在一般肠梗阻症状前,肠管迅速陷入绞窄状态,闭袢内分泌压迅速增大到妨碍静脉回流,通常不出现肠管膨胀,所以腹胀很少出现。
(3)呕吐 肠扭转时可诱发反射性呕吐,呕吐发生时间比较早并且剧烈;而结肠闭袢性肠梗阻时,初期可有反射性呕吐,后期还会出现相对较长的时间不发生呕吐。
(4)停止排气、排便 临床表现为停止排便和排气。
(5)全身症状 可出现肠袢出血、肠壁坏死、腹腔漏液,甚至休克等。
2.体征
(1)可见腹部膨隆,局限性肠型。
(2)腹部压痛,可扪及压痛的包块。
(3)腹部叩诊呈鼓音,还可叩诊出移动性浊音。
(4)听诊可出现高亢的肠鸣音或气过水声。
检查
1.X线检查
腹部X线片可见“假肿瘤征”“咖啡豆征”。
2.CT检查
可见肠管脉管放射状分布,肠管呈“U”形,侧面、断面像三角形。梗阻部肠管呈鸟嘴征。肠管呈旋转征。肠系膜肿胀、充血、水肿。
诊断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并结合腹部X线检查可诊断。腹部立位X线片可见“假肿瘤征”“咖啡豆征”,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禁食、水,给予胃肠减压。
(2)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必要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3)应用广谱抗生素,并联合应用针对厌氧菌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4)根据病情需要给予镇静、止痛、解痉药物,但止痛剂的应用要遵循急腹症治疗原则。
(5)中医、中药治疗。
(6)闭袢性肠梗阻慎用灌肠,容易加重肠道内高压,导致穿孔。
2.手术治疗
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效果差,并且合并肠管血运障碍者。手术方式有剖腹探查、肠造口术、梗阻病灶的一期切除和吻合术、肠袢的短路吻合术等。
参考文献
- ↑ 中国“汉字”从何而来?每个汉字,都是仓颉造出来的吗?,搜狐,2022-10-01
- ↑ 造字的仓颉,为何叫“仓颉”?甲骨文揭开了颠覆性的一幕,搜狐,2022-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