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问一得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问一得三属于中国汉语成语。

成语是汉语中的精华,具有极强的表现力[1]中国文化价值系统以“善”为核心,强调真、善、美的统一,“人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有道德约束而完善,有许多传统美德至今为人们继承和发扬,在成语中我们能充分体会这一点。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辉煌,了解中国古代教育思想[2],传统中华美德等众多方面。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大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语[3]。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内容

成语故事: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与弟子们一起跟着孔子学习。有的弟子偷偷地议论开了:“先生一定对自己的儿子格外关心,多教他不少学问,对我们恐怕是留一手的。”

一天,有个名叫陈子禽的学生问孔鲤:“你在老师那儿一定比我们多学一些东西吧?”

孔鲤老实地回答:“没有什么呀!就是有一回他一个人站在庭院中,问我学过《诗经》没有,他说不学《诗经》就不会说话。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学《诗经》。还有一次,他问我学过礼没有,并说不学礼便没有立足社会的依据,听了他的话,我又去学礼,就这么两件事啊!”  

“那就好。”陈子禽因为问一而得三,高兴地想同学们报告说:“我问孔鲤一件事,他却告诉了我三件事!第一知道要学诗,第二知道要学礼,第三嘛……我知道了先生对自己儿子并不特殊亲近……”

弟子们终于解除了对孔子的误解。

成语由来

成语起源于古代文集,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就以四字句为多,古代历史《尚书》[4],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后来初学读的三、百、千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5],其中后两种即全为四字句。《四言杂字》《龙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这虽然是训蒙书,也足以说明四字句之为人所喜爱、所乐诵。古人有些话,本来够得上警句,可以成为成语。例如"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意思很好,但因字数较多的关系,就没能形成成语,我们只能视为警句,有时可以引入文章。而如“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就容易说,容易记,便可以成为成语。而同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百废俱兴”[6],因为是四个字,所以就成了成语。

视频

问一得三 相关视频

成语的由来
成语的来源及误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