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問題領導理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問題領導理論是個名詞術語。

漢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沒有間斷的古老文字系統[1],直到現在我們仍在使用。其不單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表述用具,更是五千年悠久文明的記錄者、傳承者。可以說,漢文字是中華民族古老悠久、博大精深文明的「活化石[2]」。

名詞解釋

近一個世紀以來出現了很多領導理論,包括特質理論、行為理論、權變領導理論、事務型領導理論與變革型領導理論等,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領導的概念進行了探討。Kibok Baik(2O00)認為,現有的領導理論具有以下缺陷:第一,大部分領導理論沒有突出實踐領域重要的生產能力、質量改進、革新、團隊潛能或組織能力這些硬性指標,而是強調「軟」的成就品質,例如滿意度、組織承諾等。第二,現有的領導理論內容過於宏觀。無法解決領導者每日都要面對的各種問題。第三,現今社會是以速度、虛擬和驟變性為象徵的數碼時代,但現有的領導理論還不能滿足數碼紀元的演變需要。為此,Balk(2O00)提出一種稱為「問題領導理論」(Issue Leadership Theory)的新領導理論。

問題領導理論把領導定義為一個過程,領導是管理某個問題從開發到解決整個循環過程的人,在這一過程當中,領導通過提出問題指導聽眾,使聽眾參與問題領導過程,並貫徹解決問題的方針政策;與此同時,領導與聽眾和其他相關人等產生交互作用。

問題領導理論的基本概念有三個:問題、領導、聽眾。Baik根據公共關係、公共政策、道德等領域的相關研究成果,把問題定義為——潛在的疑問或個體獲取意義的機遇。問題的類型包括常規型、偶然型、創新型,這三種類型的問題對聽眾的吸引力是不同的。在問題領導理論中,領導與聽眾(被領導者或跟隨者)的關係是環形的,領導是核心,聽眾圍繞在周圍。領導不是事先被指命或決定的。任何一個可以很好地吸引聽眾的人都可扮演領導的角色。所有與當前的問題有關的人,例如組織中的上級、同級、下屬,組織外的專家等都可以列入聽眾的隊伍。因此,在問題領導情境中,領導不一定是掌權者,下屬不一定是聽眾。一個下屬可以在某問題從提出到解決的過程中領導一個上級。一個上級可以通過提供給下屬各種資源和精神支持等方式扮演聽眾(或跟隨者)的角色。

問題領導理論的模型

問題領導模型描述了問題領導行為各構成維度之間的關聯,以及問題領導行為的前因、中介因素和後果。問題領導行為由三種不同的行為構成:問題的提出、聽眾參與、問題的解決。如果一個領導者在這些方面的能力比較突出,其問題領導過程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較大。領導動機是問題領導行為的基礎和前因。動機強烈的領導將會在問題的提出、聽眾參與、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採取非常主動的措施。前因(動機)與問題領導之間的關係受到組織文化因素的影響。一個問題領導者已融入的某種組織文化的特徵,決定了領導者原有的潛能能否有效地發揮。對問題領導有影響力的文化維度包括集體主義、不確定性規避、權力距離等。

問題領導行為的構成:

1、問題的提出。問題領導理論認為,領導者應主動認識周圍的環境,尋找重要且具有吸引力的問題作為吸引聽眾注意的工具。因此。領導者要具備提出問題必備的技能,使聽眾認為領導者提出的問題有意義,值得追求,能否解決該問題對於組織的成就有着顯著的影響。領導者可以用各種方式影響別人,如認可、激勵、參與等。問題領導理論建議領導者通過提出問題的過程影響聽眾。

第一,感覺共享。領導可通過討論共同的問題和機遇,交流觀點和信息等方式與有關聽眾共享感覺。感覺共享包括感覺的給予和獲取,也包括溝通過程中產生的第三感覺。可採納的感覺共享技術有搜索信息、尋求反饋、積極策劃等。

第二,問題的表述。問題的表述是問題提出過程的具體化。如挑戰性、感受性、清晰性、新奇性、影響力。通常富有挑戰性、比較具體的目標比簡單或模稜兩可的目標更具驅動作用;聽眾對某問題準備接受或承諾的程度越大,問題的感受性越強;領導與聽眾共享的感覺越親密,聽眾對問題就越容易接受;問題表述明晰,感覺共享會更充分;新奇的問題容易吸引聽眾的注意力,更容易使聽眾參與;只有把問題的意義與潛在的影響適當地表達出來,並且把它與聽眾的切身利益聯繫到一起,才能吸引聽眾的注意力。

第三,解決(問題)方案的設計。在這一階段,領導者會設計並準備發起一個問題的解決過程,以達到期望的結果。解決問題的設計包含了問題領導對以下兩個重要問題的決策:誰的加入或支持對問題的解決有幫助;應委託何人解決問題。一是對目標聽眾的界定與審查。目標聽眾即能幫助問題領導成功地完成任務的人、處於權威地位的人、具有與問題有關的專業技能或經驗的人、正式職務與當前問題有關的人、或在管理層當中有影響力的人。二是開發與每個目標聽眾打交道的策略。

2、聽眾參與行為。包括三個行為階段:檢驗最初對聽眾的分類,把已籌劃好的策略付諸行動,調整吸引聽眾參與的行動。當實施策略時,首先要檢查對每個聽眾的分類是否正確,然後領導者因人而宜,應該對每類聽眾採取不同的說服策略,首先實施減少反對者敵意的戰略,然後針對漠不關心者進行勸說,最後強化支持者積極態度的策略。領導者應據此在下一輪問題推銷前調整促使聽眾參與的策略。聽眾參與過程應是個循環過程,領導者從事的檢驗、行動、調整三種行為應不斷重複。直至出現理想的效果。

影響聽眾參與階段成敗的因素有:領導者(或問題推銷者)的可信任度或聽眾對領導者的信任度,聽眾參與的背景(包括組織文化和交往情境),參與策略的有效性。能幫助領導者形成可信任的形象特徵有能力、仁慈、正直。對領導者推銷問題有益的四種參與背景因素是:高層管理者傾聽的意願,文化的支持,競爭與經濟壓力,組織中的變革。具有阻礙作用的背景因素通常有:害怕消極後果,本組織競爭條件下降,高層管理者猶豫不決,以及文化的保守程度。參與策略可劃分為兩類—— 以情感為基礎的參與策略和以認知為基礎的策略。採用前一種策略時,領導者對目標聽眾採取的行動是以情感的影響力為根本;採取後一種策略時,領導者則強調聽眾在參與問題領導的過程中可以得到的個人收益。

無論是以情感為基礎還是認知為基礎的參與策略其自身都不具有效力,是否有效應視策略執行的背景進行判斷,同時還須考慮聽眾的立場、經驗、認知圖式等因素。

綜上所述,如果領導者本身值得信任,吸引聽眾參與的背景比較理想,吸引聽眾參與的策略比較有效,那麼,領導者就能夠有效地吸引聽眾參與問題領導的過程。

3、問題的解決行為。主要有:確保問題的解決系統的效率;維持、強化執行任務者的成就動機;克服影響問題的解決的意外障礙;為參加解決問題過程的成員提供必要的反饋、報酬和認可。以上對於解決問題階段的成敗都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