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阿列克谢耶维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阿列克谢耶维奇

图片来源

阿列克谢耶维奇(Святлана Аляксандраўна Алексіевіч(1948年5月31日 -),出生于前苏联乌克兰的斯坦尼斯拉夫(自1962年属弗兰科夫,现为乌克兰的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是俄罗斯记者兼散文作家,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人。[1]

2015年,因“她那复述写作法的作品,为当代世人的苦难与英勇树立了一座纪念碑”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毕业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新闻系,曾在几个当地报纸任职记者,后在明斯克担任文学杂志记者。她叙述了职业生涯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如美苏冷战苏联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和车诺比核事故。

海外流亡

2000年,受到卢卡申科政权迫害而离开白俄罗斯,由国际城市避难网络提供她庇护所。[2]

2000-2010年,此十年中,她住在巴黎哥德堡柏林

2011年,搬回明斯克。

2013年、2014年,连续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入围最终决选名单。

2015年10月8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3]

创作主旨思想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与个体联系紧密,为“小人物”发声。她关注受创个体的心灵及生命体验,同时探究如儿童、女兵、娃娃兵等“小人物”的个体创伤,完成对个体创伤记忆的书写。她关注创伤事件对个体生命的沉重打击,以及所造成的深远影响。对于不同个体而言,创伤往往是对心理的一次打击,打击常常突然,并伴随着野蛮的力量,它撕裂了一个人的抵御机制,以至于个人不可能有效地回应。创伤首先是关乎个体的,个体也因创伤事件遭遇到无法言说的创伤体验。[4]

阿列克谢耶维奇在作品中关注不同个体在遭遇创伤事件时的情感体验,记录下他们的创伤记忆,同时对个体的悲剧性命运进行探究。 在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创伤见证中,她记录了苏联卫国战争、阿富汗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中不同个体的情感流动。

阿列克谢耶维奇还通过记录下不同个体的创伤记忆,完成对创伤历史的真实见证。创伤记忆首先是关于个体的,它基于个体的创伤经历以及创伤体验,并基于个体的多样性,呈现差异化特征。[5]

此外,创伤记忆是个体亲历性的,具有强烈的情绪化特征。不同个体创伤记忆的丰富性为呈现历史真实奠定了基础。同时,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涉及到20世纪中叶苏联卫国战争以及20世纪8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在其战争作品中,她关注个体遭受的战争创伤,对个体的命运创伤进行探究。

作品

《战争中没有女性》

《我是女兵,也是女人》

《我还是想你,妈妈》

《锌皮娃娃兵》

《被死神迷住的人》)

《车诺比的祈祷(未来的记事)》

《车诺比的悲鸣》

《车诺比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来自车诺比的声音》

《车诺比的祭祷》

光荣与获奖

▪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

▪ 2014年,法国艺术和文学骑士勋章

▪ 2006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

▪ 1999年,法国国家电台世界见证人奖

▪ 1998年,德国莱比锡图书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