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納Abdulrazak Gurnah (1948年12月20日 - )出生於桑給巴爾(現隸屬坦桑尼亞),坦桑尼亞小說家。現任肯特大學英語系的教授和研究生部主任,Wasafiri 雜誌的副主編。[1]
1968年,赴英留學。
1982年,獲得博士學位。
1980年到1982年,古納在奈及利亞的巴耶羅大學講課。他的主要學術興趣是後殖民主義寫作和與殖民主義有關的論述,特別是與非洲、加勒比和印度有關的論述。
20世紀60年代作為難民移居英國。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他陸續出版了10多部小說和一些短篇小說,作品圍繞難民主題,主要描述殖民地人民的生存狀況,聚焦於身份認同、種族衝突及歷史書寫等,他展現的後殖民時代生存現狀被認為具有重要的社會現實意義。[2]
獲諾2021年貝爾文學獎
2021年,10月7日諾貝爾文學獎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揭曉,73歲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納(Abdulrazak Gurnah)因圍繞「殖民歷史」和「難民經歷」的文學創作而獲獎。[3]
瑞典文學院在當天發佈的新聞公報中說,古納「不妥協於殖民主義的影響和難民處在不同文化與大陸間鴻溝的命運」,他將此「富有同情心地滲透到」其作品當中。文學院還說,在他的文學世界里,一切都在變化,他的作品中有一種被知識熱情驅動的無休止探索。
Abdulrazak Gurnah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 視頻 自 1986 年 Wole Soyinka 以來,沒有非洲黑人作家獲得該獎項。Gurnah 是自 1993年托尼·莫里森 (Toni Morrison) 以來第一位獲獎的非洲黑人
獲獎後,古爾納在一通電話中對諾貝爾獎推廣部(Nobel Prize Outreach)的首席科學官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再一次表達了自己的驚訝和忙亂,帶著謹慎的倉促。同時,古爾納敦促歐洲善待和接納非洲移民。歐洲國家對待非洲移民問題時不應再如此吝嗇,古爾納表示,“他們不是空手而來的。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有才華、有活力的人”。
作品風格
古納從21歲開始寫作,斯瓦希里語是他的母語,英語成為他的文學工具。
作品大多發生在東非沿岸地區,主角多來自尚吉巴,除了一位,主題包括流亡、流離失所、歸屬感、殖民主義及國家背信棄義。
古納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利用寫作這個工具理解紀錄自己身為難民漂泊異鄉的感受。這些故事最終在他寫博士論文的時候,彙編成他的首部小說《離別的記憶》。這本處女為他在之後的小說、短篇小說和評論文章中持續探索「殖民主義、戰爭和流離失所造成的揮之不去的創傷」的主題奠定了基礎。
對古納的風格評論
文學評論人布魯斯·金(Bruce King)認為古納將小說的東非主人公置於更廣闊的國際背景中,指出非洲人在他的小說中「永遠是變化中的大世界的一份子」。他認為古納筆下的人物都是離鄉背井、被人疏離、不受歡迎的,感覺像滿是怨恨的受害者。
費莉希蒂·漢德(Felicity Hand)認為古納的小說《令人羨慕的寧靜》、《在海邊》和《遺棄》都關心「移民所產生的疏離和孤獨情緒,以及其所衍生的關於支離破碎的身份及『家』的意義的問題,發人深省」。她觀察到,古納的角色移居海外後並未獲得成功,時常用反諷和幽默來面對他們的處境。
最為著名的作品 -《天堂》
《天堂》(Paradise,1994)
該小說首次發表於1994年,入圍了布克獎和惠特布萊德圖書獎(Whitbread Book Awards)。作為古爾納的第四部作品,《天堂》也是他作為作家的突破之作。
這部小說是一個成年人的故事,也是一個悲傷的愛情故事,演繹了不同世界和信仰體系之間的衝突。在對19世紀後期東非殖民化的暴力和詳細描述的背景下,這部作品重述了《古蘭經》中優素福(Yusuf)的故事。 [4]
出版與獲獎
《離別的記憶》(Memory of Departure,1987)
《朝聖者之路》(Pilgrims Way,1988)
《多蒂》(Dottie,1990)
《天堂》(Paradise,1994,入選布克獎短名單和寇斯塔圖書獎短名單)[5]
《令人羨慕的寧靜》(Admiring Silence,1996)
《在海邊》(By the Sea,2001[28],入選布克獎長名單、洛杉磯時報圖書獎小名單)
《遺棄》(Desertion,2005)
《最後的禮物》(The Last Gift,2011)
《碎石之心》(Gravel Heart,2017)
《來世》(Afterlives,2020)
視頻
坦桑尼亞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