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阿奇博尔德·珀西瓦尔·韦维尔

阿奇博尔德·珀西瓦尔·韦维尔

阿奇博尔德·珀西瓦尔·韦维尔(Archibald Percival Wavell,1883年5月5日—1950年5月24日),英国陆军元帅,英国最有才华的将领之一。因在非洲以5万兵力大破意军30万,俘敌13万而闻名。但后来因丘吉尔的接连错误指挥而败于隆美尔。转任东南亚战区司令又因战备不足败给了日本南方军寺内寿一部。他的一只眼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打瞎,因此有个绰号“独眼龙”

目录

人物生平

1883年5月5日出生在英国科尔切斯特的军人世家,其祖父和父亲都是将军。1896年韦维尔获得前往温彻斯特公学就读的奖学金。1900年,韦维尔考入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次年5月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分配到布莱克沃奇步兵团(第42苏格兰高地步兵团)任少尉,4个月后转赴南非服役,参加第二次英布战争。在印度服役数年之后,韦维尔于1909年11月考入英国坎伯利参谋学院,一年之后成为该期学员中仅有的两名全优毕业学员之一。前往俄国学习两年俄语之后,韦维尔赴英国陆军部俄国处任情报军官。

1914年11月,韦维尔出任英国第3步兵师少校军官,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次年6月,韦维尔在作战中头部负伤,失去左眼,因而获得勋章1枚。1916年1月,调入英国远征军总司令部任参谋。1916年10月至1917年5月,韦维尔任俄国高加索集团军司令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的联络官。1917年7月,韦维尔赴巴勒斯坦担任埃及远征军总司令埃德蒙·艾伦比与帝国总参谋长威廉·罗伯特·罗伯逊之间的中校联络宫,随艾伦比元帅转战埃及及巴勒斯坦。1917年参加第三次加沙之战,12月进入耶路撒冷,1918年参加美吉多战役。是公认的训练部队的天才。后改任第20军准将参谋达一年之久,曾任代理参谋长。

战后英军的裁减使韦维尔和其他优秀军官一样长期得不到晋升,直至1934年,韦维尔才晋升为少将。1937年,韦维尔调任巴勒斯坦英军司令,并开始撰写艾伦比的传记(1940年《艾伦比在埃及》出版)。1938年,韦维尔晋升为中将,改任英国南方军区司令,司令部设在索尔兹伯里。

韦维尔于1939年7月前往埃及,出任中东英军司令部总司令,晋升为临时上将,指挥中东地区仅有的5万英军(后来兵力逐渐增加)。他任命原部属阿瑟·史密斯为参谋长,亨利·梅特兰·威尔逊为埃及英军司令,组织起非常精干的司令部。韦维尔深知中东在地理和战略方面的重要性、在兵力和资源极为有限的情况下积极备战。韦维尔与中东英国皇家海军总司令安德鲁·布朗·坎宁安和中东英国皇家空军总司令阿瑟·朗莫尔建立了良好的协调关系,但与1941年5月接替朗莫尔的阿瑟·威廉·特德却关系不佳。

1939年9月德波战争开始后,北非的意大利军有25万,总司令鲁道福·格拉齐亚尼元帅,下辖第5集团军(司令加里博尔迪)和第10集团军(司令贝尔蒂),驻利比亚;东非的意大利军有30万,总司令奥斯塔公爵,驻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韦维尔必须以人员缺编且训练不够、装备与弹药缺乏的部队守住中东,保持地中海和红海交通线的畅通。韦维尔强调人在决定战争胜负问题上的重要作用。当1940年6月初丘吉尔急于从韦维尔的正规营中抽调8个营去欧洲战区时,韦维尔在与帝国总参谋长约翰·格瑞尔·迪尔协商之后拖住不办,保证了6月10日意大利对英国宣战时中东英军拥有一定的实力,却因此得罪了丘吉尔。

1940年6月对英宣战之后,意大利军在卡萨拉和加拉巴特侵占两个边境小镇之后即不再发动攻势。埃及境内的西沙漠成为北非意军和英军对峙的前线。业已将中东英军编组为尼罗河集团军的韦维尔决定以装甲车辆、轻型坦克和摩托化步兵向意占区边境据点发动快速袭击。 战役开始之前,韦维尔将军亲自检查了战备,并对将士作了简短有力的动员。他说:“我们虽然在人数上抵不过敌人,但我们经过高度的训练,装备好,习惯沙漠作战,有着伟大的光荣传统,而且富于坚忍不拔的精神,这是我们攻无不克的保证。”6月14日,英国第7装甲师以突袭攻克卡普措堡,揭开快速袭击的序幕。战至9月中旬,意军伤亡3500人,被俘700人。9月13日,意军集中6个师以上的兵力开进西沙漠,三天后在西迪巴拉尼扎营。10月20日,韦维尔(已于10月1日晋升为上将)指示埃及英军司令威尔逊组织实施对意军的多路同时攻击,以第7装甲师和摩托化步兵从内地进攻索法菲营地翼侧,第4印度师及可能加强的步兵旅进攻西迪巴拉尼前面的滨海营地;得手之后,装甲师向北扩展到海滨,印度师向西发展,共同切断中央营地的交通线,与实施正面进攻且全部轮动化的马特鲁旅围歼意军。为达此目标,以第7装甲师和第4印度师和稍后增加的英国旅编成西沙漠军,加强马蒂尔达"步兵"坦克营和混成旅战斗群。理查德·纽金特·奥康纳被任命为西沙漠军司令,该部有3.1万人,120门大饱和275辆坦克。12月7日,英军从马特鲁阵地前出。12月9日凌晨,第4印度师以迂回战术攻克尼贝瓦营地,接着连克西图马营地和东图马营地,第7装甲师向西推进以断敌退路。1940年12月8日,英军围攻西迪巴拉尼,次日攻克该地。至此,英军俘敌近4万人,缴获237门大饱和73辆坦克,残余意军退入巴尔迪亚沿海要塞。因第4印度师被调走,故英军待第6澳大利亚师到达之后才开始追击。1941年1月3日,英军进攻巴尔迪亚,战至第3天迫敌投降,俘敌4.5万人,缴获462门大炮和129辆坦克。此后不久,第7装甲师立即西进,围困托布鲁克。1月21日,英军进攻托布鲁克,次日即予攻克,俘敌3万人,缴获236门大炮和87辆坦克。2月5日,第7装甲师克服气候、后勤补给、装甲车辆维修和交通线方面的困难,一昼夜行进150英里,抵达贝达富姆以南构筑阵地,切断了意军的退路。次日,经过激战,仅有3000人的第7装甲师俘敌2万人,缴获216门大饱和120辆坦克。英国第7装甲师因其战功卓著而以"沙漠之鼠"著称。2月6日,攻占了意大利在利比亚东部最后一个重要据点班加西,两天后攻占了离的黎波里塔尼亚边境不远的阿盖拉。由格拉齐亚尼指挥的意军被彻底击溃,剩下的一小部分残军,撤退到的黎波里塔尼亚。英军在两个月内推进八百余公里,俘虏意军9个师的官兵十三万人以上,缴获近四百辆坦克和一千二百九十门火炮。

就在西迪巴拉尼的胜利己最终确定的时候,即12月12日,韦维尔将军又主动采取了一项明智而大胆的决策。他不是把刚替换下来的第四英印师留在战场上作为总后备队,而是立刻把它调往厄立特里亚,与第五英印师一起参加由普拉特将军指挥的阿比西尼亚战役。该师一部分由海道前往苏丹港,另一部分则乘火车再换轮船溯尼罗河而上。其中有一部分几乎是直接从西迪巴拉尼前线开往他们登船的地点。他们到达700英里以外的战场后,很快又投入战斗。 如果没有韦维尔将军先见之明的决策,不但阿比西尼亚要塞克伦之战的胜利难保,就是阿比西尼亚的解放也会遥遥无期。

1941年1月间,由普拉特将军指挥的又一支英联邦部队,开始了肃清苏丹的战役。在最初阶段,战事进展顺利。由英印第五师和第四师,在六个空军中队的支援下,于1月份向卡萨拉的意军发起了猛攻。1月19日,两个意大利师在遭受沉重的打击后,主动撤离了这个城市。不久,他们又放弃加拉巴特,退出了苏丹。就在这个期间,在阿比西尼亚境内发动起义的工作也取得了进展。在桑福德准将指挥下的一支规模不大的部队,其中包括一个苏丹营和一些经过选拔的英国军官和军士,他们构成了武装起义的核心。

由于他们的成就越来越大,援助他们的爱国人士也越来越多。阿比西尼亚海尔·塞拉西一世皇帝于1941年1月20日重返他的王国,戈贾姆西面大部分地区内的敌人也逐步被肃清。 2月中旬,韦维尔将军又发起了以攻占基斯马尤为重点的“帆布”作战计划。阿兰·戈登·坎宁安将军也奉命参加了这一战役。1941年2月14日,英军以神速动作进占基斯马尤。22日即以重兵向杰利布发起猛攻。 英军从敌军两翼及其后方进击该阵地,获得很大战果。意军全线崩溃,阵亡、被俘、或逃入丛林的有三万多人。25日,英军摩托化部队进抵意属索马里的主要港口摩加迪沙,在这里缴获了大批器材、粮食和服装,还有40余万加仑的宝贵汽油。飞机场上有21架被击毁的飞机。坎宁安将军断定,他的下一步行动不致遭到敌人的强烈抵抗。经韦维尔将军的同意,他确定以距摩加迪沙740英里的季季加为下一个攻击目标。部队稍许休整后就于3月1日开拔了。

他们沿途排除了敌人一些微弱的抵抗,于3月17日攻占季季加。至此,意属索马里全境光复。在胜利的鼓舞和首相的激励下,坎宁安将军意气风发,继攻克季季加后,继续率轻装部队向摩加迪沙以北200英里的费尔弗推进,这将最终完成对意属索马里的占领和英属索马里的全部收复。3月29日,部队进抵迪雷达瓦。在这里稍作休整,并集结人力、物力,以便直捣阿比西尼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在3月份一个月中,坎宁安的部队跋涉了850英里,自从越过朱巴河以来,他的部队共击毙、俘虏或击溃意大利军队达五万多人,而他的部队伤亡还不到五百人。 在这个时期,阿比西尼亚战役也有了新的进展。克伦守军顽强抵抗,激战三天,英军伤亡3000人,不易得手,战事曾一度中断。3月20日,战斗继续进行。意军曾一再猛烈反攻,尽管他们的损失极其惨重,但尚未出现立即崩溃迹象。显然,意军为保全这座要塞,要决一死战。他们的空军活动频繁,疯狂进行轮番轰炸,为垂死的守军打气助威。3月25日,英军再次发动猛攻,在陆、空军紧密配合下,意军防线终于在27日崩溃,克伦攻下来了。阿斯马拉于4月1日攻克,马萨瓦守军于4月8日投降,俘虏达1万余人。4月6日,坎宁安将军率领的部队,经过长途跋涉,以飞快的速度进入阿比西尼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这时,飞机场上意大利空军的残余飞机已被炸毁。他随即派遣轻装劲旅经由德西埃向北挺进,堵截阿姆巴阿拉吉的意军。墨索里尼虽然一再下令“死守”,但是兵败如山倒,抵抗是难以持久的。

因为他们的退路已被切断。同时,普拉特将军的部队也从北面进击;更加上阿比西尼亚爱国者的武装部队,连同向呵皇投诚的意大利土著部队,把戈贾姆的敌军1.2万人逐至德布腊马科斯。其中一半被俘,其余逃往北部的贡德尔,后来也被从刚果横越非洲2000英里前来参战的一支人民志愿部队消灭了。1941年5月5日,阿比西尼亚皇帝塞拉西在凯歌声中,重返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正当战局发展顺利的时候,被希特勒喻为政治家中蹩脚的军人,军人中蹩脚的政治家的温斯顿·丘吉尔又来干涉他的行动了,要求他把4个师的主力调往希腊战场,结果两头兵力不足,既没有挽救希腊战场的危机,也没有足够的兵力追击意大利军队,以抢在德军登陆前就全歼在利比亚的意大利军队。结果隆美尔一来,英军兵力不足,只好撤退。1941年5月韦维尔趁隆美尔在托布鲁克受挫和缺乏补给之机指挥英军实施试探性的"短促"计划后,开始组织制订"战斧“计划:首先由第4印度师在第4装甲旅协助下进攻哈勒法亚-塞卢-卡普措防区,并以第7装甲师一部掩护沙漠翼测;再以第7装甲师的2个装甲旅大举进攻托布鲁克;最后以第7装甲师会同托布鲁克守军将敌赶回托布鲁克以西。英军于6月14日从马特鲁阵地出发。6月15日,右翼开始进攻哈勒法亚山口外围阵地,但损失严重,中路则攻克卡普措堡并击退敌两次反攻,左翼在哈菲德岭攻击受阻。隆美尔将第5轻装甲师和第15装甲师全部投入作战。激战至6月17日,英军被迫撤退。双方的伤亡均不到1000人,但英军损失91辆坦克,德军仅损失12辆坦克。

丘吉尔听到“战斧”失利的消息后,郁郁不乐地徘徊于幽谷之间达数小时之久。他独自在想:“韦维尔已经是一个心力交瘁的人了。可以说,我们已把这匹驯良的马骑得走不动了。五六个各不相同的地区的非常任务都压到总司令一人身上(同时他的部队还应丘吉尔的要求在5月开入伊拉克,推翻了亲德的政府,在6月开往叙利亚,成功的占领了维希法国据守的阵地,可以说,没有人能比他干的更好了),而且各战区的战事时得时失,尤其严重的是失利的战局,这种种情况所形成的压力是军人当中很少有人碰到过的。”在中东前线视察工作的罗伯特·安东尼·艾登大臣说,“韦维尔一夜之间老了10年。”还有人这样评论:“隆美尔已经把韦维尔新近赢得的桂冠,从他的头上扯下来扔在沙漠中了。”经过反复考虑之后,为了推卸责任,丘吉尔决定换马。他和内阁和军界有关方面商量之后,决定让印度总司令奥金莱克担任中东总司令,而让韦维尔去担任印度军总司令。

1941年7月,成为巴斯最高级勋位爵士的韦维尔调任印度英军总司令。9月8日,韦维尔前往伦敦,指出印度军事的极度虚弱,认为缅甸应划归印度英军总司令管辖,但直到12月12日才获准接管缅甸防务。

1942年1月4日,韦维尔出任西南太平洋地区美英荷澳司令部盟军最高司令,统一指挥该区的陆海空军。努力阻止日本南方军寺内寿一所部沿马来亚到新几内亚一线的推进。2月25日,战区枢纽新加坡要塞被日军攻克,4个师8万人的帝国军队被俘,盟军司令部解散,韦维尔改任印度英军总司令。韦维尔强调缅甸对印度和中国防务的重要性,试图引起伦敦更多的注意。他为了解放缅甸,1942年12月和43年3月发动了第一次若开战役。但因沼泽和日军的顽强抵抗而停滞 ,最终被日军的反攻赶回。在此期间,他还指挥奥德·温盖特率远程突击部队(钦迪队)在缅甸对日军展开游击战。 最终被提升为陆军元帅。6月,他被提升为印度总督,这是一个难度较大的政治职位,但他却能应付自如。他对1943年的孟加拉饥荒的反应适时而机敏,其殖民功绩使的其继任者路易斯·蒙巴顿勋爵得以应付自如。1947年2月退役回到英格兰,1950年5月2日卒于伦敦。

人物评价

沉默寡言,待人忠诚而又性情温和,韦维尔被认为是比丘吉尔和许多其他将军要更好的将领。他被期望在资源不足的境况下取得更大的成功,故部分失利是情有可原的。他是一位文笔相当不错的作家,写出了一些著名的历史书籍,包括《巴勒斯坦战役》,还写了与隆美尔在沙漠的战斗,文笔如诗一样优美。[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