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阿拉斯突击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阿拉斯突击队
图片来自gamer

阿拉斯突击队德语:Arajs Kommando),或称为阿拉斯特遣队(Sonderkommando Arajs),是一支隶属于纳粹德国亲卫队保安处拉脱维亚辅助警察|Latvian Auxiliary Police|拉脱维亚辅助警察下的单位,由亲卫队突击队大队领袖维克托斯·阿拉斯|Viktors Arājs|维克托斯·阿拉斯指挥,因而得名。该单位是纳粹大屠杀[1] 中较为知名且恶名昭彰的杀人单位之一。

活动

阿拉斯突击队广泛地参与纳粹政权下的各项暴行,其中包括屠杀犹太人罗姆人与精神病患,同时在拉脱维亚与苏联接壤的东部边境上对平民实行惩罚性屠杀。该单位总计杀害了约26,000名犹太人。在所有行动中,最为显著的莫过于该单位参与对Riga Ghetto|里加犹太区犹太人的大规模屠杀,以及于1941年11月30日至12月8日间参与Rumbula massacre|伦布拉大屠杀,对象是自德国遭到驱逐的数千名犹太人。突击队的部分队员也在Salaspils concentration camp|萨拉斯皮尔斯集中营内担任守卫。

纳粹政权透过发布新闻影片等方式,企图建立波罗的海地区的大屠杀是当地自发性、非纳粹主导的活动的假象。在这些新闻影片中,阿拉斯突击队在1941年7月4日Burning of the Riga synagogues|焚毁里加犹太会堂的事件中扮演著相当重要的角色。为了纪念此事件,今日的拉脱维亚选定该日为Holocaust Memorial Days|大屠杀纪念日

在参与屠杀犹太人的行动时,该单位的总成员数约为300至500人,并在参与1942年的反游击队行动中成长至1,500人的高峰。在战争的最后阶段,该单位被解散,其成员则编入拉脱维亚军团内。

起诉

虽然成功地在战后的西德藏匿了数十年,维克托斯·阿拉斯最终仍被逮捕受审,并为他所犯下的罪行入监服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澳洲在内的西方政府均试图将前阿拉斯突击队军官Konrāds Kalējs|康拉斯·卡雷斯引渡至拉脱维亚接受种族灭绝审判。不过,卡雷斯在引渡程序完成前便于2001年逝世;他到临终前仍然坚称自己是无辜的,声称当犹太人大屠杀于1941年在波罗的海地区发生时,他不是在东方战线上抵抗俄国人的入侵,就是在大学里就学。拉脱维亚大屠杀历史学家Andrew Ezergailis|安德鲁·埃茨尔盖里斯估计约三分之一的阿拉斯突击队成员,也就是在最大人数1,500人中的500人曾积极地参与屠杀犹太人;不过他也表示一个人不应该仅仅因为参与组织而被依反人道罪定罪。

组织

在别动小组进入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后,拉脱维亚通敌者维克托斯·阿拉斯与亲卫队保安处东方总督辖区的指挥官、亲卫队旅队领袖Walter Stahlecker|华特·史塔列克于1941年7月1日建立联系。史塔列克指导阿拉斯组建一支特别部队;该部队稍后获得纳粹当局授予“拉脱维亚辅助保安警察”的官方名称,或称为阿拉斯突击队。该单位主要由学生与极右派立场的前任官员们组成。阿拉斯突击队内的所有成员均为自愿加入,也可自由退出。1941年7月2日,史塔列克向阿拉斯表示他的突击队将负责执行一些看似随机的任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