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阿瑟.麦克唐纳

增加 85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阿瑟. · 麦克唐纳
| 圖像 = [[File:纳.jpg|缩略图|缩略图|center|[http://p5.so.qhimgs1.com/bdr/_240_/t01640310ee98288e3b.jpg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科学家
}}
'''阿瑟. · 麦克唐纳''' (maiketangna('''maiketangna''') [[ 科学家]]
'''阿瑟·麦克唐纳'''(Arthur B. McDonald,1943年8月29日-),[[加拿大 ]][[ 物理学家]]、萨德伯里中微子天文台研究所主任。他还是女王大学戈登和帕特里夏灰色粒子天体物理主席 。[[2015 。2015 年获得 [[ 诺贝尔物理学奖]]。
== 基本信息 ==
超级神冈探测器主要探测大气中微子。当一个中微子与巨型水槽中的水分子发生相撞时就会产生一个转瞬即逝的带电粒子。这一过程将产生所谓"切伦科夫光",而这种闪光将被安装在水槽周围的探测器捕捉到。这种切伦科夫光的形态和强度能够告诉科学家们发生碰撞的中微子的类型以及它的来源。测量结果显示来自头顶上方大气中的μ中微子数量要比来自脚底下,穿越整个地球而来的中微子数量更多,这一结果表明那些穿越整个地球的μ中微子拥有足够的时间发生了某种转变
[[File:179641197.jpg|缩略图|左|250px|[http://i2.hexunimg.cn/2015-10-07/179641197.jpg 原图链接][http://i2.hexunimg.cn/2015-10-07/179641197.jpg 图片来源于原图]]]
搜寻正在进行--在地下深处,巨大的研究设施中数以千计的探测器正等待着时机,以揭开中微子的谜团。1998年,梶田隆章首先发现中微子似乎存在转变现象,在它们抵达日本超级神冈探测器的过程中,中微子的形式似乎发生了改变。这一探测设施所捕捉到的中微子是宇宙射线与地球大气层相互作用所产生的。
'''不情愿的英雄'''
[[File:1796411974429562257.jpg|缩略图|左|250px|[http://i2p2.hexunimgpstatp.cncom/2015-10-07large/179641197.jpg 8376/4429562257 原图链接][http://i2p2.hexunimgpstatp.cncom/large/2015-10-078376/179641197.jpg 4429562257 图片来源于原图]]]
我们生活在一个中微子的世界里。每一秒都有数以万亿计的中微子通过你的身体。但你看不到它们,也感受不到它们的存在。中微子几乎以光速在宇宙中传播,几乎不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那么它们究竟来自何方?
而在建立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理论之前,还有几个关于中微子的关键问题需要解答。中微子的质量究竟是多少?为何它们的质量如此之小?
[[File:4429562257.jpg|缩略图|右|250px|[http://p2.pstatp.com/large/8376/4429562257 原图链接][http://p2.pstatp.com/large/8376/4429562257 图片来源于原图]]]
除了目前已知的这三种形态之外,有没有可能还存在着其他形式的中微子?中微子是不是它们自身的反粒子?为何它们与其他基本粒子在性质上如此不同?今年被授予诺贝尔奖的工作为我们窥视这几乎完全隐匿的中微子世界提供了关键洞察。相关的实验仍在继续,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正忙于捕获中微子并研究它们的性质。有关中微子奥秘的新发现或许将会改变我们对于宇宙历史、结构以及未来命运的理解。<ref>[http://tech.sina.com.cn/d/i/2015-10-06/doc-ifximeyv2806643.shtml 日本和加拿大科学家获2015诺贝尔物理学奖]新浪,2015-10-07</ref>
诺贝尔奖委员会电话连线了今年的获奖者之一的加拿大物理学家阿瑟·麦克唐纳,他说:"我给了我妻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在评价其所从事的太阳中微子研究时,麦克唐纳说:"这可真是讽刺。为了观测太阳,你得钻到几公里深的地下,这可真是让人意想不到。"<ref>[https://weibo.com/scientific?c=spr_qdhz_bd_baidusmt_weibo_s&nick=%E7%A7%91%E5%AD%A6%E6%8E%A2%E7%B4%A22015 诺贝尔物理学奖],新浪微博,2015-10-07</ref>
==相關影片==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cKhZo4mp_M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64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 Canadian Arthur B. McDonald wins 2015 Nobel Prize in Physics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Dibru-dio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64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 Nobel Laureate in physics Arthur B. McDonald – Nobel Lectures in Uppsala 2015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Wc8IY2KeOQ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64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 "Behind every success there is effort... passion... a courage to try." Arthur B. McDonald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tsfBAyufW4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64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 Arthur McDonald: The Sudbury Neutrino Observatory: Observation of flavor change for solar neutrinos
}}
 
{{clear}}
== 参考资料 ==
{{Reflist}}
98,2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