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阿瑟.麦克唐纳

增加 2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阿瑟.麦克唐纳'''(maiketangna) 科学家
''' 阿瑟·麦克唐纳'''(Arthur B. McDonald,1943年8月29日-), [[ 加拿大物理学家 ]] 、萨德伯里中微子天文台研究所主任。他还是女王大学戈登和帕特里夏灰色粒子天体物理主席 。2015 。[[2015 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
== 基本信息 ==
| 中文名称 || 阿瑟·麦克唐纳 || 外文名称 || Arthur B. McDonald
|-
| 国籍 || [[ 加拿大 ]] || 出生地 || [[ 悉尼]]
|-
| 毕业院校 || [[达尔豪斯大学]] || 主要成就 || [[ 中微子研究]]
|}
2001年8月,在麦克唐纳的领导下,依据安大略省萨德伯里中微子天文台地下2100米的检测设施的观测结果,可推论出来自太阳的电中微子振荡成为μ介子和tau中微子。麦克唐纳和戸冢洋二被授予2007年富兰克林奖章。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人解决了中微子之谜,从而开启了粒子物理学研究的崭新篇章。物理学家梶田隆章以及阿瑟·麦克唐纳(Arthur B。 McDonald)分别来自两个大型研究团队:超级神冈探测器团队以及萨德伯里微中子观测站团队,他们发现了中微子在飞行过程中的转变现象。<ref>[http://tech.sina.com.cn/d/i/2015-10-06/doc-ifximeyv2806643.shtml 日本和加拿大科学家获2015诺贝尔物理学奖]新浪,2015-10-07</ref>
而在建立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理论之前,还有几个关于中微子的关键问题需要解答。中微子的质量究竟是多少?为何它们的质量如此之小?
除了目前已知的这三种形态之外,有没有可能还存在着其他形式的中微子?中微子是不是它们自身的反粒子?为何它们与其他基本粒子在性质上如此不同?今年被授予诺贝尔奖的工作为我们窥视这几乎完全隐匿的中微子世界提供了关键洞察。相关的实验仍在继续,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正忙于捕获中微子并研究它们的性质。有关中微子奥秘的新发现或许将会改变我们对于宇宙历史、结构以及未来命运的理解。<ref>[http://tech.sina.com.cn/d/i/2015-10-06/doc-ifximeyv2806643.shtml 日本和加拿大科学家获2015诺贝尔物理学奖]新浪,2015-10-07</ref>
== 轶事 ==
诺贝尔奖委员会电话连线了今年的获奖者之一的加拿大物理学家阿瑟·麦克唐纳,他说:"我给了我妻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在评价其所从事的太阳中微子研究时,麦克唐纳说:"这可真是讽刺。为了观测太阳,你得钻到几公里深的地下,这可真是让人意想不到。"<ref>[https://weibo.com/scientific?c=spr_qdhz_bd_baidusmt_weibo_s&nick=%E7%A7%91%E5%AD%A6%E6%8E%A2%E7%B4%A22015 诺贝尔物理学奖],新浪微博,2015-10-07</ref>
== 参考资料 ==
129,87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