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阿育吠陀

增加 27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阿育吠陀在公元6世纪时,随着佛教的传布,影响的区域也越来越广。和尚将阿育吠陀带到[[中国]]、[[西藏]]、[[韩国]]、[[蒙古]]跟[[斯里兰卡]],在这些国家的医学系统里留下传奇。
更近一点的是,[[德国]]将公元前一千年阿育吠陀的《妙闻集》翻译成德文,并运用在整型手术中。《妙闻集》中提到了阿育吠陀的八个分支 <ref>[https://www.sohu.com/a/164389515_293544 阿育吠陀(阿育吠陀瑜伽)] ,搜狐, 2017-8-13</ref> :一般医学、外科、耳鼻喉及眼部疾病、[[毒物学]]、[[精神科]]、[[儿科]]、妇科、性学及[[生育学]]。
==基本原理==
阿育吠陀医学的诊治更倾向于人的特性而非疾病的特性。在做出诊断之前,病人的年龄、居住[[环境]]、[[社会]]及文化背景及其体质都是要考虑的层面。诊断的主要手段包括触摸、检查和交谈,并利用草药去盈补亏。它们的基本作用是激发专门器官的功能。因此阿育吠陀医学的目标是通过调节[[饮食]]而化解健康问题,同时不会产生副作用。
在阿育吠陀医学的观点中,生命由身体、[[感觉]]、精神和灵魂构成 <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802/17/2290498_852607593.shtml 阿育吠陀医学:古老智慧中的治愈之术],360doc个人图书馆,2019-08-02</ref> 。人有三种体液(气、[[胆汁]]、粘液),七种基本组织([[血液]]、原生质、肌肉、[[脂肪]]、骨、骨髓和精液)以及身体产生的废弃物。人体的发育与衰老以及人体各要素的循环和我们所吃的[[食物]]有关。
==参考文献==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110,88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