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道夫·弗里德里希·约翰·布特南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重定向自阿道夫·布特南特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阿道夫·弗里德里希·约翰·布特南特
阿道夫·弗里德里希·约翰·布特南特
原文名 Adolf Friedrich Johann Butenandt(德语)
出生 (1903-03-24)1903年3月24日
德国不来梅港
逝世 1995年1月18日(1995-01-18)(91歲)
国籍 德国
职业 化学家
知名于 1939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阿道夫·弗里德里希·约翰·布特南特 (德语:Adolf Friedrich Johann Butenandt,1903年3月24日-1995年1月18日)德国化学家,研究荷尔蒙的著名学者,1939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个人生平

1903年3月24日出生于德国不来梅港。

中学毕业后进入哥廷根大学化学系。1927年毕业后,进入温道斯研究所,直到1933年。

他是研究荷尔蒙的著名学者。曾先后发现并提炼出纯结晶雌素酮、雄素酮和孕酮。在性荷尔蒙研究方面的一系列重要发现,既为人类生命现象的解释提供了充分的科学根据,还为医学的临床应用和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荷尔蒙是激素的英文名字。激素是内分泌腺分泌的物质,它直接分布血液到全身,对肌体的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它的发现对于研究生物的繁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1936年,他离开但这泽研究所回到德国,受聘到柏林威廉皇家生物化学研究所担任所长。

1956年,就任慕尼黑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

1960年担任马克斯·普朗克协会主席。尽管他的职务几经升迁变化,但他始终未放弃对激素的研究。由于他在性激素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卓越成就,于1939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

1995年1月18日逝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