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附睾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附睾炎
附睾炎
原图链接
 

英文名称 :epididymitis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多发群体 :青壮年男性

常见病因 :急性附睾炎多由泌尿系感染延至附睾所致

常见症状 :发热、阴囊胀痛肿大、隐痛、沉坠感、压痛等

附睾炎  : 急性附睾炎

慢性附睾炎

附睾炎是青壮年人的常见疾病,当身体抵抗力低下时,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致病菌便会进入输精管,逆行侵入附睾,引发炎症。因此,本病多继发后尿道炎、前列腺炎、精囊炎。一般附睾炎患者会有硬结,硬结大多发生在附睾丸头部或者尾部,发生在尾部者居多。 [1]

病因

急性附睾炎多由泌尿系感染沿输精管蔓延到附睾所致。经尿道器械操作、频繁导尿、前列腺摘除术后留置尿管等均是引起附睾炎的因素。急性附睾炎治疗不彻底可转为慢性附睾炎。常见的致病菌以大肠杆菌多见,其次是变形杆菌、葡萄球菌、肠球菌及绿脓杆菌等,沙眼衣原体也可引起急性附睾炎。致病菌多经输精管逆行进入附睾。此外,细菌侵入附睾也可经淋巴管或经血行感染引起附睾炎,但少见。 由于射精管开口在前列腺窝,排尿时尿道压力可将尿液逆流进射精管。 [2]

临床表现

附睾炎症状
原图链接

临床上分为急性附睾炎和慢性附睾炎两类。

急性附睾炎

突然高热,白细胞数升高,患侧阴囊胀痛、沉坠感,下腹部及腹股沟部有牵扯痛,站立或行走时加剧。患侧附睾肿大,有明显压痛。炎症范围较大时,附睾和睾丸均有肿胀,两者界限触摸不清,称为附睾睾丸炎。患侧的精索增粗,亦有压痛。一般情况下,急性症状可于一周后逐渐消退。

慢性附睾炎

慢性附睾炎较多见,部分病人因急性期未能彻底治愈而转为慢性,但多数病人并无明确的急性期。炎症多继发于慢性前列腺炎或损伤。病人常感患侧阴囊隐痛,有胀坠感,疼痛常牵扯到下腹部及同侧腹股沟,有时可合并继发性鞘膜积液。检查时附睾常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变硬。有轻度压痛,同侧输精管可增粗。 [3]

检查

附睾炎危害
原图链接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可达(2~3)×109/L。尿道分泌物可做染色或非染色检查。尿液分析也是一项重要的检查手段。

超声波检查

可将附睾与睾丸的肿胀和炎症范围显示出来。

磁共振检查

附睾炎呈弥漫性或局灶性,其T2加权象上附睾信号可与睾丸信号相同或高于后者。 [4]

治疗

附睾炎治疗
原图链接

急性附睾炎的治疗

  • (1)一般处理 卧床休息,应用阴囊托或自制的软垫托起阴囊可减轻症状。疼痛重者可用止痛药,局部热疗可缓解症状,并可促进炎症消退。但过早使用热疗可加重疼痛,并有促进感染扩散的危险。所以早期宜用冰袋局部冷敷。性生活和体力劳动可加重感染,故应避免。
  • (2)抗菌药物 应选择对细菌敏感的药物,通常静脉给药1~2周后,口服抗菌药物2~4周,预防转为慢性炎症。
  • (3)若抗生素治疗无效 疑有睾丸缺血者,应行附睾切开减压,纵行或横行多处切开附睾脏层鞘膜,但要避免伤及附睾管。

慢性附睾炎的治疗

慢性附睾炎单纯应用药物效果不一定理想。除应用有效广谱抗生素外,局部热敷等物理治疗也是很有必要的。也可以采用附睾局部应用黄连素或新霉素等离子透入治疗。若有慢性前列腺炎,必须同时进行治疗。反复发作来源于慢性前列腺炎的附睾炎,可考虑结扎输精管后再进行治疗。对于多次反复发作者,也可考虑做附睾切除术。 [5]

参考来源

  • 施辛. 无症状神经梅毒合并附睾炎1例. 《 CNKI 》 , 年
  • 王枫钊,陈刚. 超声与核素显像对急性附睾炎和睾丸扭转的鉴别.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 , 2003
  • 杨一林,段云友,阮骊韬等. 彩色超声及精索静脉检测在附睾炎诊断中的应用.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 , 2002
  • 黄向阳,鲍严钟,邱新英. 香橘散加减治疗慢性附睾炎175例.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 2001
  • 谢思培,骆剑煌,林明志. 高频彩超在睾丸扭转与急性睾丸附睾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 , 2008

文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