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九淵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陸九淵集》,中國南宋心學(陸王學派)著作。陸九淵長子陸持之於1205年編成《象山先生全集》28卷,另外集4卷。南宋開禧三年(1207)高商老刊於郡庠,南宋嘉定五年(1212)袁燮刊刻於江西。此後版本主要有明正德李茂元刻本、明嘉靖王宗沐刻本、清道光金溪槐堂書屋刻本等。1980年中華書局以上海涵芬樓影印嘉靖本為底本,參照其他諸本而校訂、標點、匯集為《陸九金集》。《陸九淵集》共36卷,包括書札、奏表、記、序贈、講義、策問、語錄等。
內容簡介
本書在政治上針對南宋社會矛盾的發展提出「民為邦本」的主張,認為天生民而立君主,君主只有取得「民」的支持才能成為天子,主張改革,讚揚王安石變法,力主變法和革除弊政,提出用「損上益下」、「取予兩得」的方法,解決土地集中、賦稅繁重等社會矛盾;哲學上主張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主觀唯心主義。認為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以心統攝理和主張心外無理,將心與理視為我所固有的,世界萬物都包羅在主體之中,「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強調本體與主體的合而為一,「理」的普遍必然性必須通過人「心」來證明,人心之理是宇宙之理的最完美的體現,將朱熹的以「理」為本的客觀唯心主義發展為以「心」為本的主觀唯心主義;本書的認識論建立在吾心即是宇宙的基礎上,認為人們的認識對象不是客觀事物,而是「本心」,一切真理和認識都在吾心之中。本書從「切己自反」出發,既反對「見聞之知」,又否認實踐在認識中的作用,認為接觸外物不僅不能獲得知識,反而是對固有良知的損害,即只要閉目塞聽,終日靜坐,冥思苦想,收攏本心,五官不接觸外物,就能達到「此心澄瑩中立」的理想境界,獲得對萬物之理的認識。還沿襲程朱的先知後行說,主張知之在先,行之在後,學、問、思、辯在先,篤行在後,把知行對立起來和分為兩截,顛倒了知行關係;在「道」與「器」的關係上,反對朱熹將二者劃分為形而上與形而下的觀點,將「道」不在「器」外說成是「道」不在「心」外,以精神性的「理」代替物質性的「氣」,並把道與器、理與氣視為渾然一體,認為自形而上者言之調之道,自形而下者言之謂之器,天地亦是器,其生覆形載必有理。這樣,形而下之器就消解為形而上之道;在無極與太極問題上,與朱熹進行了長期辯論,認為太極、心就是理,不能離心而講太極,不承認太極之上還有無極,主張心就是本體;在倫理觀上,以主觀唯心主義心學論證封建等級制度的合理性,認為人之本心是仁義禮智之心,是人心之理、宇宙之理和道德認識的源泉,道德修養的目的是喚醒人心固有的封建道德觀念,道德修養的主要方法是發明本心、切己自反、剝落物慾、改過從善,自覺遵循君臣、上下等級差別和善惡、是非、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順、朋友有信等封建道德標準和規範,從而將封建倫理道德視為普遍原則,在程朱理學盛行之時,本書建立了一個與其相抗衡的「心學」體系,是南宋心學的代表作和開山祖。後經王守仁的繼承發展而稱為陸王學派。
本書的出現,是人們長期以來探索、解決主客觀關系所做的一種努力,但由於過分強調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和無限誇大了主觀精神的作用,最終陷入主觀唯心主義,對後世產生了重要影響。
作者簡介
陸九淵(1139—1193),字子靜,號存齋或象山翁,學者稱象山先生,中國宋代哲學家。撫州金溪(今江西臨川縣)人。青年時代,立志習武,反對金兵侵擾,後曾任靖安、崇安縣主薄、國子正、奉議郎知荊門軍等。1175年就治學方法等問題,與朱熹等人辯論於鵝湖寺。其後又鎮壓過農民起義。一生以講學、著述為主。主要著作是《象山先生全集》。
工具書的分類
工具書[1]按內容分有綜合性的、專科性的;按文種分有中文的,外文的;按編輯體例與功用分有辭書、類書、政書、百科全書、年鑑、手冊、書目、索引、文摘、表譜、圖錄、地圖、名錄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