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陆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陆晔(261年—334年10月21日),字士光,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东晋时期士族重臣,东吴丞相陆逊侄孙,选曹尚书陆瑁之孙,高平相陆英之子。 早年有良好名声,先获察孝廉,后被镇东将军司马睿召为祭酒,因讨伐华轶被封为平望亭侯。东晋建立后,任太子詹事,接连升任至领军将军,因参与平定王敦之乱受封江陵伯。

334年(咸和九年),陆晔逝世,享年七十四岁,受追赠为侍中、车骑大将军,谥号穆。[1]

东晋三朝重臣

太兴元年(公元318年),司马睿即位为帝,建立东晋后,改任陆晔为太子詹事。当时的侍中都是北方人,为安抚江南士族,司马睿任命素以清白著称的陆晔任侍中,又调任尚书,兼领扬州大中正。

325年(太宁三年),晋明帝司马绍病重,陆晔与王导等人一同为顾命大臣,辅佐太子司马衍,被加职散骑常侍、录尚书事。

成帝即位后,获授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苏峻之乱时,陆晔跟随保卫成帝,后更与弟陆玩劝说叛将匡术以宫城苑城归降义军。事后因功加职卫将军,进封江陵公[2]

司马衍于326年(咸和元年)即位为晋成帝,陆晔被授职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赐给亲兵一百人,散骑常侍职如旧。

父喪巨慟 察举为孝廉

陆晔字士光,出身于江南名族陆氏,与陆机陆云平辈,其父陆英官至高平相、员外散骑常侍,其伯陆喜在东吴时官至吏部尚书。陆晔年少时,即雅量高致,尽管文采不如堂兄陆机,但是陆机却很欣赏陆晔的为人,并常常称赞他说:“我家世代不乏公卿矣!”    陆英去世后,陆晔居丧期间,哀毁备至、极为孝谨,名声传于江南。同乡名士顾荣与其交厚,曾给两人共同的好友写信说:“士光身体虚弱,气息微薄,今见痛失老父,时常泣涕不止,虑其性命危在旦夕,说起来真是令人伤心啊!”

后来,陆晔被察举为孝廉,先后除授永世、乌江两县县令,但是陆晔都未赴任。西晋怀帝司马炽永嘉元年(307年),时任镇东将军的晋元帝司马睿移镇建康,任命陆晔为祭酒,不久又提升其为振威将军、义兴太守,但是陆晔因为身体不好,并没有赴任。

參考资料

  1. 你的地方·观察员|陆晔:我的地方. [2019-03-21]. 
  2. www.todayonhistory.com. www.todayonhistory.com. 2018-06-09 [2019-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