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崇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陈崇桂 |
中文名: 陈崇桂 国 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884年 逝世日期: 1964年 毕业院校: 惠顿大学 信 仰: 基督教 |
陈崇桂,1884年出生于湖北武昌,祖籍孝感。他自幼加入基督教,16岁在武昌瑞典行道会受洗。[1]
人物生平
20岁毕业于英国循道会的武昌博文学院,1921年去美国惠顿大学(Wheaton College)留学,回国后在行道会荆州神学院任教,又曾在冯玉祥军队任军中牧师(1925年-1927年)。1929年陈氏在长沙主持湖南圣经学院(湖南圣经学校的前身)达九年之久。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他被困在新加坡2年。1943年,在重庆与内地会合作开办重庆神学院,直到1952年。
1949年9月,陈崇桂从国外返回大陆,担任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
1957年,陈崇桂因批评政府逼迫教会,被打成右派,1964年卒,年八十。
个人经历
陈崇桂于1884年出生于湖北的荆州。6岁时进入教会学校读书,每天除了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外,还在宣教士老师的教导下,学习英文、数学、西洋史等。学生不仅仅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新、旧约圣经,参加学校的礼拜和聚会等活动。所以说,他从小就接触到基督教信仰。
1900年,当陈崇桂16岁时,正式受洗成为基督徒,并进入武昌博文书院(Wesleyan College and High School)读书。该书院于1885年由英国循道宗宣教士W. A. T. Barber所创办,以培训英语人材而闻名。其学生毕业后都有很好的出路,或继续升学深造,或服务于邮局、海关或洋行等机关。1904年,陈崇桂从博文毕业,但他却放弃了谋职高就的机会,转到圣经学校去教书。那时他虽然参与讲道,但据其自述,当时他在基督信仰上,并非十分清楚。
1906年10月,武昌教会邀请江苏的李叔青牧师前来布道三天。陈崇桂听他讲道,并亲自前去拜访他,听他劝勉之后大受感动,遂经历了悔改重生之经验,他一生的道路也随之发生改变。此后,他觉得读经甘之如饴,讲道大有能力,遂立志做一个专职传道人。1907年冬,他读过乔治·慕勒传记后,终于决定放下一切,奉献自己,专职传道。
1909年,瑞典行道会(Sweden Mission)在湖北荆州创办了神学院。陈崇桂应聘到这所神学院任教,担负起教学和行政双重责任。1920年,他暂别学校,远赴美国伊利诺斯州的惠顿学院(Wheaton College)深造,在圣经与神学等方面充实自己。1922年学成回国,仍回荆州神学院任教。
1925年,陈崇桂离开了他服务16年之久(1909-1925)的荆州神学院,应"基督将军"冯玉祥之聘请,北去张家口,到冯玉祥军中担任随军牧师,从事宣教工作,这在当时中国极为罕见。陈崇桂负责安排主日崇拜,向士兵传福音,讲解基督教教义,并且还在军中成立了"基督教青年会",带领官兵过好宗教生活,把基督的博爱、牺牲、团结、服务精神贯彻在军队生活中,许多官兵受洗归主,使得冯玉祥所部获得"模范军队"的美誉。不幸的是,1925年底,直、奉两系军阀向冯玉祥军队开战。1927年,冯兵败后被迫赴苏游历,陈崇桂也只好离开冯系部队,远避内蒙古绥远的一个小镇达三个多月之久,期间他将自己每日读经、灵修和默想之所得记录下来,日后经整理后岀版,书名为"灵修日新"。
其后,陈崇桂辗转到上海,以行道会巡回布道牧师身分,从事布道与文字工作。1929年,他作为中国基督教界的代表之一,前往耶路撒冷参加世界宣教会议。返国后,他离沪赴湘,前往长沙主持并执教于湖南圣经学校(Hunan Bible Institute)。他在该校执教九年之久(1929-1937),除教学外,他常在寒、暑假期间应邀到全国各地布道,闻名遐尔。1934年,他曾与宋尚节博士一起同工,给长沙、衡阳等地教会带来灵性的大复兴。
1937年抗战爆发,烽烟四起。在艰难的战争岁月,陈崇桂仍四处奔波布道,主领奋兴会,给各地教会带去信心与安慰,他的足迹遍及华中各省。1938年,应内地会华福兰主教(Bishop Houghton)之邀请,陈崇桂携家搬往四川,在滇、黔、川等地巡回布道,主领各种聚会。1941年,他应邀去新加坡布道,几天后,太平洋战争爆发,因日军侵占马来半岛,使陈崇桂无法返国,滞留新加坡约三年之久。
直到1943年,陈崇桂经泰国返回中国。不久,在华福兰主教的奔走与努力下,陈崇桂与内地会合作,于1943年9月,在重庆创建了重庆神学院。当年就有十几位中西老师到该校任教,有来自十七个省的50多位同学入学读书。此后,在陈崇桂的主持与带领下,重庆神学院为西南各省教会培养了大批的教牧人材。除了校务和教学外,他还恢复并主编其早年所创刊的《布道杂志》,而且几乎每周都应邀到各地教会讲道。从1943-1949年间,他就这样在教导、文宣与口传中忙碌度过。其信仰之纯正,布道之能力,神学之深厚,长者之风范,使他成为享誉全国的福音派领袖,为人所敬仰。
陈崇桂在文字宣教上也颇有贡献,一生中写作、翻译、编辑岀版书籍达四十馀种。除《灵修日新》外,他还著有《基督与我》、《各样的安慰》、《神的应许》、《个人布道研究》,以及他用英文撰写的自传《四十年来》等等。
1949年,陈崇桂偕夫人赴欧美访问,于八月途经香港返国。当时许多人为时局所忧,劝其不要回中国大陆。但他另有所见,执意返回重庆。1950年,中国基督教界发起"三自革新运动",同年九月,"三自革新宣言"――"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发表,并在全国各地教会征集签名。陈崇桂是四十位发起人之一。1954年7月,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吴耀宗为"三自"主席,陈崇桂为六位副主席中的一位。
自1949年到1957年间,从陈崇桂所发表的文章与讲话中不难看岀,他拥护共产党,靠拢政府,拥护三自爱国运动。在控诉运动中,他参与控诉包括王明道在内的其他教会领袖。在讲道中他亦紧跟政治形势,努力与当时的环境相适应。在1952年1月19日的《天风》杂志上,刊载了他的"我的政治思想是如何改变的"一文,文中他如此说:"我完全觉悟了,只有马克思、列宁及革命性的科学,才能使人类获得自由的工具......,我要从心里说我热爱共产主义,接受共产主义 ......的教训"。其思想与信仰的变化从中可见一斑。
在1957年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政治运动中,共产党号召人民帮助其整风,鼓励人民向党提意见。于是,陈崇桂于1957年3月19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八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坦率提出了意见:" ......在一座铁桥的落成典礼中,一位高级官员发表演讲说道:'这座桥是人的努力做成,而不是所谓神的工作。'他随即又说:'你们基督徒,快把你们的神丢到粪堆里去吧!'这样亵渎神,在我们基督徒心中比侮辱我们的母亲更可怕,这不是批评,而是侮辱宗教"。陈崇桂因此被打成"右派份子",遭到无情的控诉与批判。他晚年在重庆寂寂无闻度过馀生,于1964年逝世,享年80岁。
主要贡献
陈崇桂的主要著作有《灵修日新》、《圣经总论》、《神的应许》、《实践的基督教》等。
二十世纪中国著名教会领袖,神学教育家,牧师;重庆神学院院长。
参考来源
- ↑ 特约记者行:寻找荆州老建筑(十)“传教士摇篮”——荆州神学院,荆州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