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陈志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陈志刚

来自 中南大学 的图片

陈志刚中南大学软件学院院长[1]教授博士生导师[2]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理事、CCF高级会员;计算机学会普适计算专委会委员;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南省通信学会副理事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中南大学软件学院院长

出生日期----1964年5月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毕业院校----中南大学

所在院系---中南大学软件学院

教学任务---课程负责人/ 主讲编译原理

职 务 ---- 博士生导师

职 称 ---- 教授

教育经历

大学本科于1984年 7月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计算机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7年 6月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计算机系,获硕士学位;1998年6月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1997年3月至1999年8月在日本留学、就职。

成就荣誉

主持和参加了40余项科研项目,获得的基金资助课题主要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P2P思想的网格计算资源动态管理与任务调度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面向APN和异构系统的DAG调度理论关键技术研究、"教育部重点科研计划项目"―― 三层客户/服务计算模型及其优化研究(教技局[1999]150号)、 "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Supported by Foundation for University Key Teacher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三层C/S模型与数据库应用研究(教技司[2000]143号)、"国家留学回国人员基金"--三层客户/服务计算模型任务分布研究(教外司留[2000]479号)、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5JJ40131) ――网格环境中Web服务资源组织关键性技术研究、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2JJY2097)――基于DS的普适性DLB负载行为预测及评估、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3JJY4054)――Web集群服务质量(QoS)控制与优化研究、湖南省学科带头人资助计划(湘教通[2002]187号)等课题,获"湖南省高等学校21世纪课程教材"资助(湘教通[2002]2号)。参加信息产业部"2001年信息产业科研试制项目"----保险中介业务处理系统(信部科[2001]436号)研制。参加国家863计划: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遗传资源的收集与保藏(2002BA711A08)。

已发表科研论文16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60篇。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主编和参编专著教材10本。

教学情况

主讲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编译原理》、《软件开发技术》、《分布式系统》、《计算机专题》和《人工智能原理》等课程。

主要课程

(1)编译原理,专业基础课,4学时 / 周,信息类教改实验班、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届,480余人

(2)分布式系统,硕士生专业必修课,5届,300余人

实践教学

(1)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每年均指导、教改生、本科生,5届共33人。

2004年指导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毕业设计5人;

2005年指导信息类教改实验班2人;

2005年指导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毕业设计6人;

2006年指导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毕业设计6人;

2007年指导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毕业设计6人;

2008年指导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毕业设计6人,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2人。

(2)每年均指导硕士生、留学生,博士生。

陈志刚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2004年至今指导硕士生:24人;

2004年至今指导博士生:16人;

2004年至今指导工程硕士: 29人。

研究课题

(1)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基于学生能力成熟度模型的软件人才CDIO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教高函【2009】4号),2008年,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二。

(2)"多层客户/服务计算模型及实现技术" (湘教通【2002】2号),2002-2004年,湖南省高等学校21世纪课程教材,项目负责人。

(3)"以人为本、目标多样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南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04Y67),2004-2006年,项目负责人。

(4)"信号处理系列课程综合改革实验研究" (湘教通【2004】264号),2004-2007年,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排名第二。

(5)"软件工程硕士国际化、强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大研字(2008) 12号),中南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2008年立项项目,项目负责人。

教学论文

(1)陈志刚,张莉。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如何定位,计算机教育,2004(7):6-7

(2)陈志刚,李登。国内计算机人才培养改革之我见,计算机教育,2004(10):58-62

(3)陈志刚,李登。日本IT产业与人文背景,计算机教育,2005(1):51-53

(4)陈志刚,李登。日本IT业发展状况及企业管理,计算机教育,2005(2):39-42

(5)陈志刚,李登。日本的IT人才与产业,计算机教育,2005(3):45-49

(6)陈志刚,刘安丰,徐学军。运用虚拟实验平台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2):19-21

(7)陈志刚,张松。基于C/S与B/S混合架构的开放机房系统设计及实现,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40(3):230-232

(8)陈志刚,张松,金亮。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设计方案比较及实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3):230-232

(9)陈志刚,桂劲松,刘安丰。综合性网络实验内容设计与教学方法探讨,计算机教育,2008(8):100-102

表彰奖励

(1)"编译原理"课程,2009年湖南省精品课程,课程负责人

(2)"编译原理"课程,中南大学2008年校级精品课程,课程负责人

(3)"信息类专业目标多样性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06年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4)"信息类专业目标多样性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06年中南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5)"中南大学第二届教学名师",2006年

(6)"教务管理网络系统",2003年湖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三)

学术研究

从事计算机应用方面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

研究课题

(1)教育部创新团队"计算机优化算法及其应用技术研究"(编号: IRT0661), 2007.1.1--2009.12.31, 骨干成员

(2)"大规模缓动空间弱小目标检测技术研究" (2008AA7034060B),2009.1--2011.12,国家863计划军口项目,项目负责人

(3)"无线Mesh网中基于网络演算理论的QoS保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873082)面上项目,2009.1--2011.12,项目负责人

(4)"基于P2P思想的网格计算资源动态管理与任务调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573127)面上项目,2006.1----2008.12,项目负责人

(5)"军用移动自组网QoS保障技术研究",总装预研基金(9140A15030308QT4801),2008.3--2010.3,项目负责人

学术论文

(1) QS-Sift: QoS and Spatial Correlation-based Medium Access Control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nsor Networks, Vol.2, Nos. 3/4, 2007, 228-234.第一作者

(2)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generalized processor sharing based on fractal leaky bucket regulators, Tongxin Xuebao/Journal on Communication,2006,27(6) :29-35+42. 第一作者

(3) 一种有效负载均衡的网格Web服务结构模型,计算机学报,2005,28(4):458-466. 第一作者(EI检索)

(4) TCP Yuelu:一种基于有线/无线混合的端到端拥塞控制机制,计算机学报,2005,l28(8):1342-1350. 第一作者(EI检索)

(5) 无线网络中TCP友好流媒体传输改进机制,通信学报,2007,28(5):22-29. 第一作者(EI检索)

(6) 基于分形漏桶整形器的GPS系统性能上界研究. 通信学报, 2007, 28(2):51~57.第一作者(EI检索)

(7) 多维数据并行I/O存储新策略及其性能研究. 通信学报, 2007,28(4):57~64.第一作者(EI检索)

(8) DCT-Based Semi-Fragile Watermarking for Image Authentication, 2005 Inte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ctober 21-23,2005,Ningbo,China: 801-805.第一作者(ISTP收录)

(9) EZDCP:A new static task scheduling algorithm with edge-zeroing based on dynamic critical paths,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ol.10, No.2, 2003, p140-144. 第一作者(SCI & EI)

表彰奖励

(1)《车辆电器性能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协会(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四),2007年(中色协科字【2007】 007-2006169-R04)

(2)《分布式设备管理系统》,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协会(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2006年2月(中色协科字【2006】014-2005157-R01)

(3)《三层客户/服务计算模型与应用研究》,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2004年(证书号2004&300174-3-01)

(4)《基于十进制的改进AES加密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协会(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2006年2月(中色协科字[2006]014-2005158-R03)

(5)《一种基于FGN和IDFT的自相似通信量生成算法》,湖南省第11届自然科学二等奖优秀学术论文(排名第二),2006年(编号4003-X-459)

参考来源

  1. 陈志刚 ,爱课程
  2. 陈志刚 ,名人简历网
  3. 陈志刚 个人简介 ,中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