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陈念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陈念祖
陈念祖1.jpg
出生 (1753~1823年)
国籍 中国
职业 医名行世

人物生平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就读于福州鳌峰书院。苦攻经史之余,还钻研医学,专心研究古代医学经典,颇有心得。见原书文辞深奥,遂加以浅注,或编成歌诀,著《伤寒论浅注》、《长沙方歌括》传世。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中举。后会试不第,寄寓京师。适光禄寺卿伊朝栋患中风症,手足瘫痪,汤水不入,群医束手。念祖投以大剂而愈,声名大噪。后回长乐,任吴航书院山长。嘉庆三年(1798年),主讲泉州清源书院。嘉庆六年(1801年),再入京会试,不第,参加大挑,成绩甲等,以知县分发直隶保阳(今河北省保定)候补。


时值盛夏,瘟疫流行,念祖用浅显韵语编成《时方歌括》,教医生按法施治,救活甚众。直隶总督熊谦得痹症,手指麻木,延及臂腕。念祖教以常服"黄芪五物汤",并开方补肾养肝,病遂愈。其间还治愈当地妇女阴挺症。嘉庆十三年(1808年),吏部郎谢在田头项强痛,心下满,小便不利,服表药无汗,反而烦躁,六脉洪散。经念祖处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再投以栀子豉汤,病不再发。嘉庆十七年(1812年),署磁州,改任枣强,升同知,擢代理正定知府。公务繁剧,仍撰写医书,为人治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以年老请休,在福州石井巷井上草堂讲学,培养医学人才;并曾治愈琉球国王之风症。[1]


相关评价

念祖吸收古代医学精华,结合自己临床经验加以应用、补充,对医学通俗化、大众化作出重要贡献。林则徐在《金匮要略注序》中说:"近者业医者,无出其右。"其子元豹、元犀、孙子典、心兰和学生周易园、黄奕润等都以医名行世。

参考资料: 1. 陈念祖 . .陈念祖-学术百科-知网空间 . 2015-10-27

人物轶事

陈念祖,字良友,一字修园,又号慎修。清乾隆十八年(1753)生于江田溪湄村。祖居廊,字天弼。乾隆二十二年贡生,博学群书,尤通医理,在书塾执教。父廷启,号二如,修园四岁丧父,自幼随祖父习文学医。乾隆三十三年祖父弃世,修园白天采樵奉母,夜晚攻读诗书、医书,乾隆三十六年中秀才,后设馆授徒于该村三官庙,兼理医业。乾隆五十二年,受业于福州鳌峰书院,甚得山长孟超然器重,学业精进,业余继续行医,著《伤寒浅注》、《长沙方歌括》两种。乾隆五十七年中举人。翌年赴京会试未第,寓居京师,曾为光禄卿伊云林治风疾,名震京畿。时中堂和珅得足痿病,不能朝。延修园诊治,教以日杀一活狗,取狗皮和药裹之,旬日即愈,狗皮膏之制,得传于世。时和坤诱以太医院使的肥缺,念祖鄙其为人,托病返闽。主讲南山吴航书院,并授医学。嘉庆三年(1798)应泉州知府张大本之聘,主讲清泉书院,并师事蔡茗庄学医理。嘉庆五年,修园再度上京应试,未第。翌年,以大挑一等得知县用,签分直隶,差次于保定府保阳。是年夏,关中各地大水,瘟疫流行,修园以勘灾到其地,审天时,问土俗,相人体之肥瘠、寒暖、制药丸三品,散给城乡,存活无数。自己因劳致疾,得寒厥症几死。迨夜半阳回,神智稍清,自定汤液二剂始愈。嘉庆七年秋,丁母忧,回籍守制,专心著书治病以济世。所著12种医书,皆托名叶天士之作。直至嘉庆十三年服除赴京受职,仍候命于保阳。时河北妇女,因劳而常患“阴挺”(子宫脱垂),修园亲授医理于诸医,制方剂以止病发。在保阳候补三年间著有《伤寒浅著》12卷、《金匮浅注》等书。嘉庆十五年奉命到高阳办理赈务,路过天津,攀龙来访,修园见他气色青黑,警告他:“你得的是水肿病,要赶快医治,再过20天便来不及了。”丁攀龙不信,到期果然病作,过中秋更见严重,才来请修园诊治,修园说:“根据病情,现在只有用《金匮》十枣汤。”群医不赞同他的看法,乱投药剂,结果丁攀龙终于病死,修园特地记录此事以临床辨症不精者戒。 嘉庆十七年,修园改署磁州。翌年,转任枣强知县。嘉庆二十一年,升同知。嘉庆二十三年,代理正定知府。虽公务繁剧,公余仍撰写医书,为人治病。嘉庆二十四年,修园已67岁,以年老乞休回福州,在嵩山井上草堂讲学,并继续研究医学,为人治病和培养医学人才。 当时有琉球国主患风病,医治无效,适中山国使吕凤仪路过福建,看到修园所作《伤寒论浅注》等书,得到启发,便拟一药方差送琉球国主,一服而愈。 道光三年(1823年),修园病卒,终年71岁,归葬江田乡溪湄村山前,所遗医学著作有《神农本草经读》、《医学三字经》、《时方妙用》、《时方歌括》、《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女科要旨》、《新方八阵砭》、《伤寒论浅注》、《长沙方歌括》、《金匮要略浅注》、《金匮方歌括》、《伤寒医诀串解》等30种,为医家所重。 修园重视继承古代医学传统,能在古代医学精华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加以印证补充,特别是对于《伤寒论》研究最深,对六经病症概括出辩症纲领及演变规律、用药法则,对中风痹症、水肿、淋病、奇恒痢、盗汗等医案也有独特见解。他鉴于古代医书词句艰奥、义理深邃、初学者望洋兴叹,便运用浅显通俗语言改写古医书节要,采用歌括、三字经简明表达医理和处方,让读者易于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