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红碱淖湿地生物多样性野外研究基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红碱淖湿地生物多样性野外研究基地为展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营造全民共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良好氛围,2022年,生态环境部首次开展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征集遴选活动。在组织筛选出的40个优秀案例中,“陕西朱鹮、秦岭石蝴蝶[1]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和陕西红碱淖湿地湖心岛生境修复与遗鸥种群保护”两案例成功入选。

生态环境部特开设“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栏目,展示好的经验做法,供各地交流借鉴。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陕西红碱淖湿地湖心岛生境修复与遗鸥种群保护~

陕西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陕蒙交界处,总面积107.68平方公里。2014年红碱淖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2018年2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碱淖湖泊面积37.1平方公里,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遗鸥为代表的珍稀濒危鸟类及其栖息地——红碱淖湿地生态系统。

简介

遗鸥(Ichthyaetus relictus)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00年9月,在陕西省红碱淖首次发现有遗鸥分布,2001—2010年,经过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和科研单位共同努力,提出了“保岛、护岸”策略,遗鸥繁殖种群数量持续增长,2010年遗鸥繁殖种群数量7700巢,2012年后,遗鸥赖以生存的湖心岛数量减少,繁殖面积缩小,2015年下降到2000巢。

保护措施

面对红碱淖湿地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取了河道整治、水质治理、生态补水等一系列生态恢复措施。基于长期对红碱淖湿地遗鸥生态学[2]研究和对遗鸥种群动态、湖心岛生境的监测结果,2013年,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遗鸥研究团队提出了遗鸥繁殖生境湖心岛修复的保护措施,红碱淖自然保护区于2014年、2017年、2020年冬季,分别将红碱淖湿地红石岛遗鸥繁殖区因水位下降形成半岛的原遗鸥繁殖湖心岛进行分割,使其重新恢复形成湖心岛。同时,每年冬季对湖心岛表面进行整治,对岛面植被进行清理,确保来年遗鸥成功繁殖。结果表明,修复后的湖心岛,遗鸥经翌年尝试性筑巢后,第三年均大量繁殖。2017年经恢复后的湖心岛,翌年遗鸥尝试性筑巢仅几十巢,2019年至今遗鸥每年筑巢约800余巢。通过不懈努力,2022年在红碱淖繁殖的遗鸥达4700多巢,孵化幼鸟10000多只,为遗鸥鄂尔多斯种群,乃至全球遗鸥种群的稳定和有效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