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险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险滩是一个科技名词。

中华文明是一种独特的文明[1],其文字也是非常独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只有中国由于其民族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与同化性而始终没有间断过的文化传承,这使汉字成为世界上较少的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约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出现的甲骨文[2]被广泛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一直发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名词解释

险滩是指由于存在复杂的地形条件,及其相应不良的水流流态,继而威胁船舶航行安全的地方。险滩处理的技术不断成熟,船舶运输也更加安全高效。

险滩的河床形态和水流特性

险滩之所以险峻碍航,威胁船舶航行安全,主要是由于存在复杂的地形条件,及其相应不良的水流流态,常见的如泡漩水,滑梁水和扫弯水等。

险滩的复杂地形

归纳各地情况,大体上有以下类型。

弯急槽窄

弯曲半径不足船舶长度的3倍,航道宽度也不富裕,甚至只能勉强达到单线航宽标准。这种急弯窄槽在山区定是险滩无疑,即使是在平原也属险段,非裁直拓宽不可,如广东东平水道的大刀湾、西江出海航道的横坑等。在山区河流这种急弯槽窄航道往往还伴有扫弯水,其危险性更大,如广西红水河的十五滩,蓬莱滩左汉的天平针等。

岸嘴突兀

一种是河道轮廓不一定是急弯,但两侧岸嘴交替伸出,或为石嘴,矶头,或为硬粘土,航道本来不宽,岸嘴又加大其曲折程度,这种河道地形对于行轮,无论在山区,在平原都是妨碍航行安全的。另一种是在山区的枯水弯槽,凹岸一侧有岸嘴外伸,致使航线弯曲,又有泡漩水形成,船舶过此极易酿成海事。

礁石林立

这种河道地形在山区是常见的。有的是礁石散布在航道或两侧,船舶左右都要提防险触礁石,如以往川江著名险滩峻岭(另称“鬼门关”),有的是航道内有暗礁,船舶时时担心划破船底,如重庆以上未经整治时的莲石三滩,西津电站下游整治前的鸡几滩等。

砥柱中流

这也是山区河道常有的。有的是主流区内存在孤立而高大的礁石,中洪水期水流急乱,泡漩翻滚,如奉节白帝城下的浇弱堆有的是中洪水季主流路上有江心石梁斜卧,或由岸边伸出淹没后,形成滑梁水或泡漩乱流。船舶对这些地方往往视为畏途。

险滩的水流特性

泡漩水险滩

(1)泡漩水碍航特点。船舶(队)行经泡水区受泡水散力作用被推向一边,偏离航线,造成歪船、扎驳、断缆或覆倾沉没,强烈泡漩水相伴产生,危害更大。

(2)泡漩水形成机理。山区河流河道上因地形平面、立面或两者都有的突变,形成强烈的底部上升水流,涌出水面为泡水;急函下潜水流和缓流间摩擦作用形成下凹形漩流为漩水。泡漩水是水流动能转换成位能出现的水流变化现象。

(3)泡漩水形成基本条件主要有三:①急湍水流为形成泡水必要的动力条件。②地形变化突兀,在急剧水流作用下形成急速上升水流,显示强烈的三维特性。③适当的水深。

(4)泡漩水的表现形式主要有3种:①连珠式泡水,俗称”连珠泡”;②间歇式泡水,是常见的泡水;③阵发式泡水,俗称“冷泡”,与间歇性相似。

(5)形成泡漩水的特殊地形。特殊地形大体概括为:①一侧突咀;②两个或多个突咀;③局部急弯;④河心孤礁(明礁、暗礁);⑤峡口下游反坡。

滑梁水险滩

水流漫过河岸斜向河床的石梁或基础台地,水流向水位低的一侧溢过的水流为滑梁水。当梁上或台上水深不足设计水深时,船舶航行不慎,有被横向水流推至梁上发生触礁危险。如果两岸有滑梁水,而航宽较狭窄时,危险更大。滑梁水区还有可能造成不能设标,或航标流失而发生海事。

扫弯水险滩

由于河槽弯曲,强烈的弯道环流使凹岸一侧冲刷成深槽,而深槽的吸流作用,又加剧面层主流冲向凹岸,形成贴岸而下的斜流,称扫弯水。扫弯水主要对下行船舶危害较大,河槽弯曲,航深弯曲半径小河面又不够宽,下行船舶航行时,如偏向凸岸,易在凸岸边擦浅,过偏于凹岸,易产生扫弯事故。因凸岸边滩挑流,一方面使主流收缩直冲凹岸,另方面在凸咀边滩下游形成较大回流区,使上、下航行船舶发生“打张”和“打俄”事故。对于上浅、下险的扫弯险滩,由于上段浅,船舶为减小吃水避免擦浅不能加大马力行驶,影响船舶操纵性能,船舶更易被斜向水流冲向凹弯河段而发生触礁事故。

水流在弯曲河段上运动,受离心力作用,凹岸水面升高,凸岸水面低。水流压力作用,形成贴岸斜流。离心力与水流反量成正比,和研究该点河道弯曲半径成反比,和流速的平方成正比。弯曲半径越小,水流量越向凹岸集中,凹岸水位越高,斜流就越大。因此当航槽弯曲半径小,航宽不满足船舶航迹带宽度要求时,船舶扫弯触礁。

险滩的整治

各类滩险整治方法按碍航特点分,石质险滩可以分成礁石险滩和不良流态的泡漩水险滩、滑梁水险滩和扫弯水险滩。

礁石险滩整治

礁石险滩主要由于地质构造原因,在岸边或江床中存在各种形态的明暗礁石,使航槽狭窄、弯曲,船舶航行其间,极易角触礁事故。碍航情况比较明了,整治方法主要炸礁清障。在规划设计整治的航宽度内,清除礁石,扩大通航尺度。如果礁石险滩因礁石分布形成两汉,则规划航线,以一槽通航为主,并顺应河势要求。没有特殊要求不必两槽通航。

泡漩水险滩整治

根据泡漩水形成机理,泡漩水险滩整治方法,主要是炸除突咀、清理河床、平整岸线,或布置整治建筑物调整水流流向和流速分布,消除形成水流能量转换的各种因素。根据川江、乌江、西江、红水河等巧个泡漩水险滩分析,整治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

改变河床边界条件以改善碍航水流流态

具体措施有:炸除突咀、清理河床、平顺岸线。例如乌江的七里滩整治,河道比较顺直,形成泡漩水原因是两岸有交错突咀,炸除突咀,切除挑流石盘,泡水减小,达到通航标准要求。

改变成泡水流动力条件以减泡移泡

具体措施有:(1)凹岸建丁顺坝,调整成泡水流方向。这种措施在航道宽度较大的河段实施有效。例如川江的折桅子滩,在突咀上游凹岸建丁顺坝后,急巫水流挑离凸咀,泡水消减并下移于航道外。而建丁顺段航道内流速增加有限,仍符合船舶安全航行要求。(2)扩散底流。在凸咀上游深槽建潜扩散成泡的底流,减小成泡坝和潜丁坝,水流冲击力,达到减泡移泡目的。例如川江的钩鱼咀险滩和雨丘石险滩,因航道较窄,在凸咀上游建丁坝后,建坝段航槽流速增大,形成碍航新滩,建潜坝后,底流扩散,泡水强度减小,泡水移于航槽外,达到安全航行目的。

改变成泡边界条件同时,改变成泡水流动力条件

(1)扩散剪刀水,调整流速分布。一些峡口河段,峡内两岸突咀,且河床纵向变化大,出口段有较大的反向纵坡。因突咀剪刀水压缩,面流下潜,较大的底流遇到反坡则急巫上升形成泡漩水。因此切除上游突咀及反坡附近岸边石梁,改变上边界条件,面流增大,则底流减小,因而泡强减小,达到整治目的,南津关泡水险滩就是采取这种整治措施获得成功的。(2)洲头建坝,拦截横流、拓宽主流。有一些卵石或沙卵石洲,付槽浅窄,不能通航,在中、枯水期水流从付槽一侧绕过洲头进人主航槽,横流极大,而且横流冲向对岸有礁石的航槽边沿,形成碍航泡漩水。对于这种水流特点,建洲头坝,拦截横流,即调整边界条件(洲头上延),同时改变水流方向达到改善航行水流条件的目的。川江的瓦窑滩等采取这种整治措施获得成功。

滑梁水险滩整治

如工程量不大,可尽量清炸除石梁、石盘以消除滑梁水;如因工程量过大消除滑梁水有困难,可采取筑坝或炸礁,改变滑梁水发生时间和空间,使船舶避开滑梁水。

整治原则

除了遵循各类险滩整治基本原则外,应详细进行滩性分析,以及各滩整治后可能发生的相互影响,抓住主要矛盾,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对单一河段复杂险滩:①按通航标准,上、下兼顾,全面规划;②急险并存,治急消险或治险为主,改变急险状态;③按滩性分析,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对于分汉河段复杂险滩,整治原则除和单一河段相似外,还要注意:①当流量充分,可开槽分流;②根据不同水期分汉通航;③主槽整治困难时,条件允许,可另辟新副槽通航。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