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陈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陈倓
出生 1695年
国籍 清朝
知名作品



陈倓,江苏仪征人。字定先,号爱川,生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卒于清乾隆四年(1739)。清雍正十一年(1733)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

人物简介

陈倓江苏仪征人。字定先,号爱川清雍正十一年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1]

生平经历

陈倓天性纯笃,志向宏远。九岁即能作佳文,年少有才名。父亲陈在璿,好学之士,怀才不遇,其训子严厉。陈倓"昼夜苦读,学益进,摇笔文就,惊倒宿儒"。陈倓不慕富贵,"器量远大"。康熙五十九年(1720)乡试中举,简用睢宁教谕,授课教习士子之外,他还深研经义。

康熙六十一年,陈家遭遇火灾,陈倓背父拉母,将双亲从火中救出,而女儿就在着火的对面房里,他分身乏术,边跑边哭,为救父母丧失爱女。后逢家乡大水淹城,他参与赈粥,左手点簿,右手给粥,无滥无缺。乡民爱之,欲解其忧。他亦以为民办事为乐,众人鼓动其应试。陈倓当时以文名显于世,对朱子尤爱,从朱熹生平著述学起,融会贯通理学,烂熟于胸。自明朝以来,科考诸经都用朱熹的注释。雍正癸丑科,他一入春闱,以易经夺冠,阅卷考官赞其文雅健醇茂,由此获会试第一。而后参加殿试,再度夺魁,名震海内。

雍正十一年,陈倓中状元后,授职翰林院修撰。

乾隆二年(1737),陈倓被派册封安南王特简副使,赴安南(今越南)。他轻装简从,不扰百姓。行至安南,他礼待国王,很受敬重。然因长途跋涉,加上水土不服,其身体十分虚弱,每况愈下。在去安南的途中,已染重病。次年,陈倓回京。不久,又受命典顺天武乡试。未久,陈倓卒于任上,年仅45岁。?


参考资料

  1. 陈倓,博雅文化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