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陳誠(1898年1月4日-1965年3月5日),字辭修,出生于中国浙江省青田縣,中国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外交家、抗日民族领袖、中华民国风云人物、黄埔军校特别官佐炮兵科长中国国民党第二号人物蒋介石心腹国民革命军参谋总长、国民革命军领导人之一、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军委会军政部长、国防部参谋长、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东北行辕主任臺灣省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中国国民党副总裁中华民国副總統中华民国陆军上将

1963年12月,因病辞去一切职务,1964年3月,再度当选“中华民国副总统”。于1965年3月5日,因病逝于台北,终年68岁。

幼年體弱多病,原本其父親因家庭經困難,打算讓陳誠留在家裡經營生意,但是陳誠瞞著父母,投考師範學校,被省立第十一師範學校錄取。從黃埔軍校時期,陳誠一直跟隨蔣介石,成為主幹部和心腹。

陈诚是中国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黄埔军校特别官佐炮兵科长中国国民党第二号人物蒋介石心腹国民革命军参谋总长、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东北行辕主任臺灣省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中国国民党总裁中华民国副總統中华民国陆军上将

經歷

陳誠雖然是蔣介石的心腹,但是最後蔣介石和陳誠反目成仇,在1963年,陳誠交出了一切職務,在家休養。為什麼兩人反目成仇呢?其實,就是因為一個字------權。按照蔣介石的想法,要讓兒子蔣經國接班。為了這個目標,他一直在培植小蔣的勢力,從黨,到軍,到政,一步步,按部就班。小蔣也很能幹,在各處要職都布滿了自己的人。但是,陳誠不這麼認為,他覺得自己才是理所當然的接班人。蔣經國即使接班,也得在自己之後,接自己的班。但老蔣和小蔣顯然不想讓陳誠在中間插一腳,於是爺倆開始打擊陳誠。最後,陳誠也看明白了,不得不交出所有職務。

陳誠的兒子陳履安曾說,第一次在台灣「總統」大選,沒有問題,因為照「憲法」,老「總統」可以連任,但是第二次(連任)就有點問題了。第一次是1954年,第二次是1960年。在1959年,就要提名了,依照「憲法」不能連任,怎麼辦?老蔣「總統」不說,不談這個事情,你們看著辦。時間越來越迫切了,我父親就找了些大佬來研商,因為他是「副總統」。想出個辦法,修改《臨時條款》。陳誠的兒子陳履安回憶說,1959年《臨時條款》經過修改之後,賦予「戡亂時期」「總統」無限期連任的機會。1960年,蔣介石再度當選「總統」,依舊任命陳誠為「行政院長」,不過陳誠卻已經心灰意冷。大喊:天下不是父子二人的。[1]

西安事變

1936年12月12日晨,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軍在西京招待所扣押南京軍政大員,如陳誠、內政部長蔣作賓、邵力子、福建綏靖公署主任蔣鼎文及陳調元、衛立煌、朱紹良等國民政府軍政要員,並以排槍掃射陳誠住所,中央委員邵元沖等中槍遇難[2]:652西安事變時,陳誠與蔣同時被扣留於西安招待所。

中國抗日戰爭

中國抗日戰爭爆發,陳誠以為,「與其不戰而亡,孰若戰而圖存」。淞滬戰起,8月18日,蔣中正電召陳誠抵達南京,策定抗戰計劃與戰鬥序列[3]

晚年

陳誠遺囑為:「希望同志們一心一德,在蔣中正領導之下,完成國民革命大業;不要消極,地不分東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全國軍民共此患難;黨存俱存,務求內部團結,前途大有可為。」[4]儘管蒋中正对此遺囑有所保留,但最後还是批准照原件發表公布。

1995年8月,陳誠與夫人譚祥的骨灰遷移到高雄縣大樹鄉(今高雄市大樹區)佛光山萬壽園納骨塔三樓,原本的墓園交由泰山鄉公所管理,改建為陳誠紀念公園,後更名為辭修公園

評價

陳誠在中國大陸情勢逆轉之關鍵時刻,整編來臺部隊、改革幣制、穩定金融、推行土地改革、規畫地方自治,對臺灣社會與經濟有深遠影響。中國國民黨內部稱他是「蔣介石的替身」、「第二號人物」。

蔣數次致函陳誠,「戒其驕矜」[5]

陈诚在黄埔时期起就与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私交甚好,后来因意识形态分道扬镳。1965年夏,陈诚逝世幾個月后,周恩来前往上海迎接李宗仁時,在虹橋機場候機廳休息室裡,高度评价:“陈辞修是爱国的人,他堅決反對美國制造‘兩個中國’,可惜他身體不好……他臨終時留有遺囑。台灣當局要修改發表,他夫人反對,說要動就不發表,要發表必須原文。”

參考資料

  1. 蔣介石最信任陳誠 為啥後來反目成仇?皆因一個字
  2. 郭廷以. 《中華民國史事日誌》第三冊(民國二十年辛未——二十六年丁丑). 台北. 晨五時,西北剿匪軍副司令張學良及陝西綏靖主任楊虎城叛變,張部師長白鳳翔、旅長唐君堯、營長孫銘九將蔣委員長自臨潼劫持至西安新城(楊虎城部所在地),並扣留西安城內之中央高級官吏將領陳誠、蔣鼎文、朱紹良、錢大鈞、衛立煌、蔣作賓、陳繼承、陳調元、萬耀煌、蔣方震等(邵元沖及侍衛長蔣孝先、秘書蕭乃華、憲兵團長楊震亞等遇害)。 
  3. 王成斌等 (编). 《民國高級將領列傳(3)》.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1998. 他(陳誠)認為,「我國因軍事落後,且未有充分作戰準備,不宜實施迅速決戰之戰略。但我國國土廣大,人口眾多,經濟資源散在各地,具有長期作戰之條件。故我國對倭作戰之最高指導方針,不能不根據優劣相反之客觀件,實施持久消耗戰略。在此項大方針下,國軍作戰之具體運用,可分為三期:第一期為持久抵抗時期;第二期,為敵我對峙時期;預定之第三期,為我總反攻時期。在抗戰第一時期,國軍對倭寇之攻勢,僅作有限度之抵抗;爾後主動轉進,以消耗敵人戰力,保存我軍主動;借以空間換時間,擴大戰場,分散敵軍兵力,以求達成提早阻止敵人前進,及建立長期抗戰力量之目的」。 
  4. 漆高儒. 《蔣經國的一生》. 台北: 傳記文學出版社. 1991-03-31: 134. 經國先生發表一簡短的談話,他說:「陳副總統逝世,在國家和黨來說,是無可補償的重大損失。在我個人來說,尤其是失去了追隨了近三十年的導師。」 
  5. 蔣介石日記》,1932年12月3日

[[Category: [[Category: [[Category: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