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堰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陶堰镇 |
中文名 : 陶堰镇 所属地区:绍兴市越城区 |
陶堰镇位于绍兴市越城区东郊,距越城城区16公里,是被誉为"江南人才名镇"。镇域面积25.14平方千米。镇政府驻陶堰村。辖1个居委会、11个行政村:陶堰居委会、张家岙村、陶堰村、金墅村、茅洋村、南湖村、邵家溇村、白塔头 泾口村、横旦村、浔阳村、亭山村,总人口23620人(2017)。镇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水面达5200亩的白塔洋、百家湖如两颗明珠嵌镶其间。秀丽的环境、富饶的资源、发达的水陆交通,为繁荣陶堰的经济提供优越条件。[1]
经济
全镇的经济综合实力和经济总量不断增强,2004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2.55亿元,同比增长21.49%;人均生产总值10625元,同比增长14.7 %;工业总产值9.07亿元,同比增长23.13%;销售收入8.28亿元,同比增长25.67%;税留利7586万元,同比增长20.08%;财政总收入2883万元,同比增长49.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08万元,同比增长49%;技改投入1.87亿元,同比增长20.41%;实到外资105万美元,同比增长37.3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428万元,同比增长14.2%。
2008年镇域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全镇实现生产总值6.29亿元,增长5.6%;财政总收入6516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97万元,分别增长26.2%和3%;实现工业产值17.84亿元,增长24%;工业销售17.05亿元,增长22.2%;规上销售12.54亿元,增长48.8%;自营出口3439.48万美元,增长32%;合同外资340万美元,实到外资153万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8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311元,实际增长7.9%。企业规模迅速扩大,拥有各类企业269家,其中年销售超亿元规模企业3家, 销售超500万元规模企业33家。
工业
工业经济稳中趋快。全镇现有工业企业152家,基本形成了建筑建材、纺织服装、五金机械、酿酒化工为主的多元经济格局。拥有自营出口权企业15家,其中有出口实绩10家,出口产品30多个,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镇一期工业集聚区占地395亩,总投资1.5亿元的19只项目,全部投入生产运行。二期工业集聚区供地100亩,签约3只项目正在施工建设之中。总投资7600万元、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和光宇集团总投资5亿元的二只重点项目正在实质性启动。实施品牌战略效果明显,开发研制省级新产品2只,申报市级著名商标3只,1只商标被评为省级著名商标。
2008年完成有效投入2.8亿元。二期工业园区5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2.6亿元,已完成总投资的10%以上,"陶堰玻璃"2008年产值超5亿元。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新签约8只项目中有新兴产业项目7只,占全镇工业总投入47%。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省级新产品2只、省级著名商标1只、市级著名商标2只、发明专利19只、新型实用专利6只、国家计算机软件版权开发10只、市级科技型企业10家。"陶堰玻璃"投资4000万元的余热发电和变频发电项目规划启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2个农业基地巩固扩面;全镇土地流转11185.02亩,新增流转2868.95亩,土地规模经营率达到66.27%。茅洋村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成功引进宏大蔬菜公司,签订土地承包经营合同1255.9亩,全村土地流转率达到92.3%,为农民增收打下基础。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新增商贸三产93家,三产增加值1.89亿元,增长15.8%。东方汽车城一期建成开业,引进汽车品牌20多个,专业维修中心3家,开业半年时间营业额超5000万元。东方商贸城开发业主签约及土地拍卖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以汽车汽配、建材批发、餐饮服务为主的集镇商贸一条街日渐红火。
农业
"三农"工作稳中趋好。农业总产值达7592万元,农业增加值382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824万元。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2152亩,增长25.6%;实现粮食产量11057吨,增长23.4%。镇内建成两大特色基地,即投资73.45万元、面积615亩的标准化无公害青虾基地和总面积1560亩标准化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分别通过县级、省级验收。农业龙头企业老渔翁水产品有限公司二期建成11只冷库,总库存量达7000吨,在安徽省外拓水产基地16000亩,投资500万元兴建水产加工流水线。老渔翁"牌鳜鱼和"白塔洋"牌青虾,分别被评为省级绿色农产品和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陶堰水产品贸易市场被评定为省二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年交易额8000万元。农村二大保障建立落实,失土农民养老保障涉及4个村,落实有保障475人,一次性农转非628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施顺利,参保率78.02%。新建1个市级绿色生态村,2个县级绿色生态村、2个县级水利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