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隆裕太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隆裕(1868年2月3日—1913年2月22日),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名静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统叶赫那拉·桂祥之女,是光绪的表姐。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钦点成婚,次年立为皇后,并在婚期过后住进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 民国二年正月十七日(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在西六宫之一的长春宫病逝,享年46岁。上谥曰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中华民国政府以国丧规格处理丧事,与光绪帝合葬崇陵(河北易县清西陵)。 [1] 人物关系

纠错



TA说

隆裕太后亲手结束了清朝统治,她是一个怎样的人?2018-06-06 09:06 善良,识大体,性格温和,自责,尊重生命。这或许就是隆裕太后的本质。也许正因为这个本质,一代枭雄袁世凯才对她产生好感,情有独钟,才有纳她为妾的想法,这也是人之常情。而且在当时,人们对这位悲剧的中国第一女人的评价也很高,因为她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和平的放弃!...详情 内容来自 本 名 叶赫那拉·静芬 别 称 隆裕太后、喜子、孝定景皇后 所处时代 清朝→民国 民族族群 满族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时间 1868年2月3日 去世时间 1913年2月22日 谥 号 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 陵 墓 崇陵 目录 1 人物生平 ▪ 成为皇后 ▪ 垂帘听政 ▪ 退位让国 ▪ 隆重国葬 2 人物评价 3 轶事典故 4 家庭成员 5 影视形象 人物生平编辑 成为皇后 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钦点与光绪帝成婚,大婚庆典定于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1889年2月26日)。正当后宫上下为皇帝的大婚忙碌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光绪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1889年1月16日)深夜,这是一个雪花纷飞数九寒冬之夜,紫禁城突起大火,烧毁了太和殿前的太和门。 《光绪皇帝大婚图》之一 《光绪皇帝大婚图》之一 大火过后,太和门化为废墟。慈禧断然做出决定:婚礼如期举行,并且皇后必须经过太和门再入后宫。如何解决皇后入二道朝门成为问题,慈禧再次做出令所有人意外的决定:她居然责令扎彩工匠日夜赶工,在火场搭盖太和门彩棚!最终也搭起一座足可以假乱真的太和门,使长期在内廷行走的人,一下子也难辨真伪。 [2] 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1889年2月26日),是钦天监选定的皇后入宫吉日。午正三刻,是奉迎皇后的吉日,光绪帝头戴珠冠身着龙袍,升坐太和殿,文武百官三跪九叩,礼部官员宣读册封皇后的诏书。奉迎正使和副使待光绪帝回宫之后,率领着奉迎大臣们前往后邸迎接皇后入宫。与此同时,瑾、珍两嫔也由神武门被迎入后宫。 在婚期过后,隆裕住进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但光绪帝只宠幸珍妃,和隆裕之间感情很不好。而慈禧太后之所以会挑选她为光绪帝之皇后,也是希望由自己的亲侄女来监视光绪帝的一举一动,因此光绪帝对她多有所防备。她姿色并不出众,且性格柔懦,身为皇后既不得宠,在宫中也得不到慈禧太后的欢心,平日与诸命妇王妃见面时也不太有威信。 [3-4]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在联军攻入紫禁城前夕,皇后随着慈禧太后、光绪帝和其余宫眷一同逃往西安。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一行人再度回到了紫禁城。在珍妃死后,皇后依然不得宠。 垂帘听政 隆裕 隆裕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帝在南海瀛台涵元殿驾崩,依慈禧太后遗命由宣统帝即位。依宣统帝之命被尊为隆裕皇太后,被称为“兼祧母后”,上徽号“隆裕”,史称隆裕皇太后。宣统帝登位时年仅三岁,因此由太后抚养宣统帝。同时隆裕太后也实行垂帘听政,和摄政王载沣(宣统帝生父,光绪帝之胞弟) 共同主掌风雨飘摇的清王朝。 隆裕不善于巴结于人,所以亲信不多,自当了太后,时有秉裁军国大政,她才知道要守住太后的宝座,必须要保住溥仪的帝位,这就必须要建立自己的势力,尤其是与那些手握实权的亲贵与外臣联合。因此,当载沣树威立信,筹建统治班底之际,隆裕也不得不想方设法笼络一些大臣,以防止载沣权力过大,而危及到自己的位置。隆裕拉拢的对象是庆亲王奕劻,奕劻因得慈禧太后的恩宠,受封清王朝最后一个铁帽子王爷,在朝中权力很大,与练兵起家的袁世凯互沣决定进行有限的抵制,有一次载沣拟提名那桐为军机大臣,请示隆裕,不想隆裕却推荐袁世凯的拜把兄弟徐世昌当军机大臣。这一下,载沣被惹火,虽然他也答应让两人同时当军机大臣,但不无警告地提醒隆裕说,只有朝廷重大事件,太后才能出面商议,这些具体政务,不必烦劳大驾。载沣虽没明说,但隆裕心知肚明,是让她不要越位。经此一遭,本来就没什么实权的隆裕,从此就很少直接出面干涉载沣,对于幼帝只能尽母亲的责任,而对这个国家她已是有心无力。 退位让国 宣统三年(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12月6日,载沣奉隆裕太后懿旨辞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垂帘听政的隆裕太后,成为即将终结的大清王朝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和终极责任人。 12月7日,时任总理公署秘书的许宝蘅(héng),在日记中记录了隆裕太后与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在养心殿内长达1个小时的对谈。隆裕太后表示:“余一切不能深知,以后专任于尔。”并且任命袁世凯为议和全权大臣,委托唐绍仪为议和代表,负责与南方各省进行和平谈判。 慈禧与隆裕 慈禧与隆裕 12月28日,全国各地要求清帝逊位的呼声越来越高,隆裕太后召集庆亲王奕劻(kuāng)、袁世凯等王公贵族和国务大臣共商国事。她最后表态说:“顷见庆王等,他们都说没有主意,要问你们,我全交与你们办,你们办得好,我自然感激,即使办不好,我亦不怨你们。皇上现在年纪小,将来大了也必不怨你们,都是我的主意。”说到这里她放声大哭,袁世凯等王公大臣也一同大哭。哭过之后,隆裕太后进一步表示:“我并不是说我家里的事,只要天下平安就好。”清帝逊位的大政方针,至此已经初步确定。 逊位诏书颁布10天后,上海《申报》于宣统三年(1912年)2月22日以《清后颁诏逊位时之伤心语》为标题报道说,2月12日,《清帝逊位诏书》由袁世凯在养心殿内呈献给隆裕太后,隆裕太后阅未终篇已泪如雨下,随后交给军机大臣世续、军谘大臣徐世昌盖用御宝。此时反对逊位共和的恭亲王溥伟自请召见,隆裕太后表示说:“彼亲贵将国事办得如此腐败,犹欲阻挠共和诏旨,将置我母子于何地!”此时无论是何贵族,均不准进内,于是盖用御宝陈于黄案。“清后仍大哭。清帝时立清后怀中,见状亦哭,袁世凯君及各国务大臣亦同声一哭”。 [5-6] 隆重国葬 隆裕太后下诏逊位后,毕竟心中难以释怀,郁郁寡欢,终至染病。 1913年,隆裕太后的“万寿日”(生日),在御殿接受朝贺时,见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的专使梁士诒,用外国使臣觐见的礼节祝贺;宗室王公大臣多半回避,不肯入贺,殿上不过寥寥数人,抚今追昔,悲痛不已,以至一病不起。于同年2月22日在长春宫薨逝,享年46岁。 [7] 溥仪上谥号“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 溥仪与隆裕太后 溥仪与隆裕太后 [8] 时任民国总统的袁世凯随即下令全国下半旗致哀三日,文武官员穿孝二十七日。参议院除下半旗外,于2月26日休会一天。2月28日为祭奠之期。不唯如此,袁世凯还亲自臂戴黑纱,举哀致祭。当时的军政要员纷纷致电名义尚存的清室,对隆裕的病逝表示哀悼。 随后,在参议院议长吴景濂的倡议下,借商务总会为哀悼会的筹办事务所。全国各地纷纷响应这一号召,长春、辽阳、凤凰、铁岭、营口等各地都开会追悼隆裕太后,并各派代表入京参加追悼会。18、19两日,在大和门前广场隆重召开了全国国民哀悼会,到席者达五万人之多。民政府于3月19日在太和殿召开了国民哀悼大会。灵堂上方悬挂着“女中尧舜”的白色横幅,灵堂正中摆放隆裕像,所有外露的梁柱均用白布包裹。殿堂内摆满了挽联、花圈。穿着清式丧服和现代军服的仪仗队在灵堂前左右站立。 隆裕太后的哀悼会 隆裕太后的哀悼会 哀悼大会还决定将要设立皇太后的铜像,以表彰她的功勋。据当年各大报纸刊载,隆裕太后薨逝后,舆论界颇为惋惜。 驻京各国公使对隆裕太后的薨逝亦均表惋惜,除亲去太和殿致祭外,于哀悼会期间,各使馆均下半旗致哀。 由于光绪帝的“崇陵”还没有修完,所以,隆裕太后的梓宫也只能“恭奉暂安”。奉移时由民国政府的仪仗队、军乐队前引,传统的满族执事:门纛、曲律(满语译音,即小纛旗)、影亭、亮轿、曲柄黄伞、鹰、狗、骆驼、刽子手、帐篷等随后。用的是96人的“落地满黄”的“皇杠”(即黄杠、黄罩、黄杠绳、杠夫戴的青荷叶帽插着黄雉翎,举黄色白光的拨旗,上书“恭奉暂安”字样),一直抬至前门火车站(西站)用慈禧太后曾经使用的专列,运至河北易州梁各庄行宫内暂安,等候崇陵竣工后,与光绪帝一起入陵。 隆裕太后的丧礼结束后,于民国2年3月出版了一个线装石印的特刊《国民哀悼纪事录》。书前是一幅隆裕太后的御影,附有她宣布清帝逊位的谕旨。接着是太和殿内外哀悼大会的摄影12幅。还有各界拍来的唁电、挽联、致祭礼节、祭文、哀悼歌词、皇室答词、外宾名单、工作人员名单等等。 [9] 人物评价编辑 光绪帝:教秉名宗,瑞钟华阀,柔嘉范著,敬顺性成。夙娴女训于闺中,珩璜有则。允表母仪于天下,袆翟攸崇。 [10] 《大公报》:既非依附于帝王,亦未尝有垂帘之政绩,而独以让德高怀,召亿兆人之讴恩,曾不以国体之变迁,而稍驰其爱敬者,伊古以来,实惟前清隆裕太后。 隆裕太后画像 隆裕太后画像 《中国日报》:己丑年嫁光绪帝为嫡后,秉性柔懦,失西后欢;尤与光绪感情不洽,抑郁深宫二十余年。既无可誉,亦无可讥。惟清廷退位,后力居多,将来共和史中亦不失有价值之人物也。 《亚细亚日报》:隆裕太后去岁,不为亲贵浮言所动,力主共和,实为有造民国。今一日崩御,我五族国民,当同情哀悼。 孙中山:孝定景皇后让出政权,以免生民糜烂,实为女中尧舜,民国当然有优待条件之酬报,永远履行,与民国相终始。 [5] 黄兴:全赖隆裕皇后、皇帝及诸亲贵以国家为前提,不以皇位为私产,远追尧舜揖让之盛心,遂使全国早日统一,以与法、美共和相比并。 [5] 黎元洪:德至功高,女中尧舜。 [11] 阎锡山:皇太后贤明淑慎,洞达时机,垂悯苍生,主持逊位。视天下不私一姓,俾五族克建共和,盛德隆恩,道高千古。 [11] 吴景濂:隆裕太后以尧舜禅让之心,赞周召共和之美,值中国帝运之末,开东亚民主之基。顺天应人,超今迈古。佥谓美利坚之独立,受战祸者或七八年;法兰西之革命,演惨剧者将数十载,虽伸民气,实苦生灵。前清隆裕皇太后,默审潮流,深鉴大势,见机独早,宸断无疑。诏书一下,化干戈为坛坫,合五族为一家,大道为公,纷争立解。盖宁可以敝屣天下,断不忍涂炭生民,所谓能以私让国。 [11] 隆裕太后 隆裕太后 各国公使:隆裕太后英武明断主共和,下诏赞成。致使糜乱之局由此大定,民国秩序得以保全。一切商场、金融均受无形之保护,中外同声感恩!外人之生命财产尤赖隆裕之力得以安全。 赫德兰:她十分和善,毫无傲慢之举。我们觐见时向她问候致意,她总是以礼相待,却从不多说一句话。太后、皇上接见外国使节夫人时,皇后总是在场,但她坐的位置却与太后、皇上有一点距离。有时候她从外面走进太后、皇上所在的大殿,便站在后面一个不显眼的地方,侍女站在她左右。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她就会退出大殿或者到其他房中。每到夏天,我们有时候会看见皇后在侍女的陪伴下在宫中漫无目的地散步。她脸上常常带着和蔼安详的表情,她总是怕打扰别人,也从不插手任何事情。 信修明:因为她性质仁懦,不仅未受光绪的恩宠,就是慈禧太后也对她没有特恩。在宫廷里名有六宫之权,其实上既受制于太后和皇帝,对下不能管制二妃,尤不敢多言,就是对太监,也不敢骄傲自尊。每日必至两宫,早晚请安。请安完毕,只有闭宫自守,心中惴惴,惟忧郁而已。后只率二妃在太后面前奉侍。太后对他们虽无特别管束,但礼仪之缚人,有较平民更为严重。每日在太后面前,提心吊胆,只有与太监为伍。 [12] 轶事典故编辑 隆 隆裕 隆裕 裕皇后不仅博览群书,对西方历史与政治也是有一定了解的。因此,她不会盲目反对维新变法的实行。虽然她的政治天赋比不上慈禧太后,但是在“开眼看世界”这一方面,隆裕皇后在当时的紫禁城中是非常进步的。曾和四格格、德龄一起探讨各国,她说:“我知道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个最高统治者,而有些国家是共和政体,像美国就是,美国对我们很友好。不过遗憾的是现在到美国去的都是些平民,没准人家美国人以为我们中国都是这样的人,我倒真希望能够有几个满洲贵族去,好让他们知道我们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然后她告诉德龄,自己正在读一些不同国家的历史,当然是已经翻译成中文的。 [13] 家庭成员编辑 父亲:桂祥 隆裕太后画像 隆裕太后画像 姑姑:慈禧 丈夫:爱新觉罗·载湉 姐妹:大姐载泽福晋;三妹顺承郡王福晋 影视形象编辑 年份 影视类型 剧名 饰演者 1948 电影 《清宫秘史》 林静 1964 电影 《西太后与珍妃》 莫愁 1975 电影 《瀛台泣血》 凌波 1975 电影 《倾国倾城》 凌波 1982 电影 《清宫怨》 湘漪 1987 电视剧 《末代皇帝》 梁月军 1991 电影 《大太监李莲英》 龚丽君 1992 电视剧 《满清十三皇朝之危城争霸》 雪梨 1995 电视剧 《慈禧西行》 陈炜 1998 电视剧 《戊戌风云》 梁丹妮 2002 电视剧 《十三格格》 华夏 2003 电视剧 《走向共和》 姜楠 2004 电视剧 《梧桐相思雨》 宁静 2006 电视剧 《德龄公主》 燕子 2006 电视剧 《武昌首义》 吴珏瑾 2007 电视剧 《庚子风云》 王春 2010 电视剧 《十三格格新传》 王铮 2010 电视剧 《苍穹之昴》 桑桑 2011 电影 《建党伟业》 范冰冰 2011 电影 《辛亥革命》 陈冲 2011 电视剧 《辛亥革命》 周卿 2011 电视剧 《枪炮侯》 鲁冠廷 2011 电视剧 《第一大总统》 李晟 2013 电视剧 《末代皇帝传奇》 惠英红 参考资料: [14]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 词条图片(11)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查看全部

写乎 探究历史悬疑,挖掘地方风物

隆裕太后亲手结束了清朝统治,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善良,识大体,性格温和,自责,尊重生命。这或许就是隆裕太后的本质。也许正因为这个本质,一代枭雄袁世凯才对她产生好感,情有独钟,才有纳她为妾的想法,这也是人之常情。而且在当时,人们对这位悲剧的中国第一女人的评价也很高,因为她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和平的放弃!

2018-04-17229

搞哥读史 自媒体人,专注晚清史领域

光绪选皇后时 最初看中哪个女孩 为何最后选了不爱的女人?

晚清七十年众生相(三十五):笼中君主在我国历史上,皇帝是一个很多人都羡慕的职业。不过,皇帝虽然名义上坐拥天下,但有没有实权还得两说。卓越者如汉高祖刘邦,胸怀宇宙、睥睨天下,张口就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是何等豪情万丈;而凄凉者如南唐后主李煜,就只能困在敌人的...

2017-11-03153

夜读史书 历史专栏作家

此女一个决定对中国版图贡献至关重要,去世后举国降半旗

在清朝历史上,出现过两位非常著名的女性,一位是清初的孝庄太后,另一位是清末的慈禧太后。大部分中国人或多或少都对这两人有所耳闻。不过,清朝还有一位女性虽然名气远不如孝庄太后和慈禧太后,但她所做出的历史贡献却非常巨大。

2018-08-15129

无风起念 文史研究者,寻觅史书情怀

袁世凯已经有好几个老婆了,为何还想纳不算漂亮的隆裕太后为妾?

都说倾城的容颜能让英雄抛却功名利禄为之奔赴,但说到清末民初的隆裕太后,相貌平平,在美人云集的民国时代,实在算不上一位美人儿。但历史总是出乎人们的意料,这样一位长相平庸的女子,却受到当时后宫成群的大总统袁世凯的青睐,究竟是为何呢?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后来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兵,...

2017-12-0590

无风起念 文史研究者,寻觅史书情怀

隆裕不仅容貌秀丽,还是慈禧太后的侄女,为何光绪却不愿和她同房

古代中国人的婚姻观念一向信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使是身居高位的皇帝,也难逃政治联姻的悲剧命运摆布。光绪就是这样一位身不由己的傀儡皇帝,他一生活在慈禧的阴影之下,连他的婚姻大事也无法作主。

2017-08-1668 1/2 辛亥革命 · 1911 革命人士 同盟会 兴中会 孙中山 ▪ 陈天华 ▪ 杨衢云 ▪ 杨鹤龄 ▪ 陈少白 ▪ 尤列 ▪ 陆皓东 华兴会 黄兴 ▪ 宋教仁 ▪ 章士钊 ▪ 刘揆一 光复会 蔡元培 ▪ 陶成章 ▪ 秋瑾 ▪ 徐锡麟 ▪ 龚宝铨 ▪ 章炳麟 ▪ 熊成基 ▪ 陈魏 共进会 张振武 ▪ 焦达峰 ▪ 孙武 ▪ 熊秉坤 ▪ 伍廷芳 文学社 蒋翊武 ▪ 刘复基 ▪ 张廷辅 ▪ 胡瑛 其他成员 邹容 ▪ 陈其美 ▪ 徐宗汉 ▪ 林觉民 ▪ 廖仲恺 ▪ 谭人凤 ▪ 林森 ▪ 唐绍仪 ▪ 咸马里 ▪ 阎锡山 ▪ 胡汉民 ▪ 赵声 ▪ 陈炯明 ▪ 郑祖荫 ▪ 蔡锷 ▪ 汪精卫 革命军 黎元洪 ▪ 吴兆麟 ▪ 何贯中 ▪ 李济深 清政府 执政皇族 光绪帝 ▪ 慈禧太后 ▪ 隆裕太后 ▪ 爱新觉罗·溥仪 ▪ 爱新觉罗·载沣 ▪ 爱新觉罗·载洵 立宪派 康有为 ▪ 梁启超 ▪ 谭嗣同 ▪ 严复 出洋大臣 戴鸿慈 ▪ 端方 ▪ 李盛铎 ▪ 尚其亨 ▪ 爱新觉罗·载泽 ▪ 绍英 镇压军 萨镇冰 ▪ 荫昌 ▪ 博尔济吉特·瑞澄 北洋军阀 袁世凯 ▪ 段祺瑞 ▪ 冯国璋 ▪ 徐世昌 ▪ 吴佩孚 ▪ 曹锟 ▪ 张勋 清朝皇后 太祖高皇帝 ▪ 孝烈武皇后 ( 顺治年间剥夺) ▪ 孝慈高皇后 ( 太宗母 追尊) 太宗文皇帝 ▪ 孝端文皇后 ▪ 孝庄文皇后 ( 世祖母 追尊) 世祖章皇帝 ▪ 废后 ( 顺治年间剥夺) ▪ 孝惠章皇后 ▪ 孝康章皇后 ( 圣祖母 追尊) ▪ 孝献皇后 ( 追尊) 圣祖仁皇帝 ▪ 孝诚仁皇后 ▪ 孝昭仁皇后 ▪ 孝懿仁皇后 ▪ 孝恭仁皇后 ( 世宗母 追尊) 世宗宪皇帝 ▪ 孝敬宪皇后 ▪ 孝圣宪皇后 ( 高宗母 追尊) 高宗纯皇帝 ▪ 孝贤纯皇后 ▪ 皇后乌喇纳喇氏 ( 乾隆年间剥夺) ▪ 孝仪纯皇后 ( 仁宗母 追尊) 仁宗睿皇帝 ▪ 孝淑睿皇后 ▪ 孝和睿皇后 宣宗成皇帝 ▪ 孝穆成皇后 ( 追尊) ▪ 孝慎成皇后 ▪ 孝全成皇后 ▪ 孝静成皇后 ( 追尊) 文宗显皇帝 ▪ 孝德显皇后 ( 追尊) ▪ 孝贞显皇后 ▪ 孝钦显皇后 ( 穆宗母 追尊) 穆宗毅皇帝 ▪ 孝哲毅皇后 德宗景皇帝 ▪ 孝定景皇后 清朝皇太后 顺治朝 ▪ 孝端文皇后 ▪ 昭圣皇太后 康熙朝 ▪ 仁宪皇太后 ▪ 慈和皇太后 雍正朝 ▪ 仁寿皇太后 乾隆朝 ▪ 崇庆皇太后 道光朝 ▪ 恭慈皇太后 咸丰朝 ▪ 康慈皇太后 同治、光绪朝 ▪ 慈安皇太后 ▪ 慈禧皇太后 宣统朝 ▪ 隆裕皇太后 参考资料 1. 《清史稿》:“德宗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都统桂祥女,孝钦显皇后侄女也。光绪十四年十月,孝钦显皇后为德宗聘焉。十五年正月,立为皇后。二十七年,从幸西安。二十八年,还京师。三十四年,宣统皇帝即位。称‘兼祧母后’,尊为皇太后。上徽号曰隆裕。宣统三年十二月戊午,以太后命逊位。越二年正月甲戌,崩,年四十六。上谥曰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合葬崇陵。” 2. 《翁同龢日记》:" 此灾奇也,惊心动魄,奈何奈何!" 3. 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中记载了一段宫中太监的回忆:"西后为德宗选后,在体和殿,召备选之各大臣小女进内,依次排立,与选者五人,首列那拉氏,副都统桂祥女,慈禧之侄女也(即隆裕皇后)。次为江西巡抚德馨之二女,末列为礼部左侍郎长叙之二女(即珍妃姊妹)。当时太后上坐,德宗侍立,荣寿固伦公主及福晋命妇立于座后。前设小长桌一,上置镶玉如意一柄,红绣花荷包二对,为定选证物(清例,选后中者,以如意予之。选妃中者,以荷包予之)。 4. 《光绪朝东华录》:"兹选得副都统桂祥之女叶赫那拉氏,端庄贤淑,着立为皇后。特谕。""原任侍郎长叙之十五岁女他他拉氏,着封为瑾嫔;原任侍郎长叙之十三岁女他他拉氏,著封为珍嫔"。 5. 孙中山赞哪位女性是女中尧舜?清末隆裕太后 .凤凰网[引用日期2014-11-02] 6. 为清朝画上句号的隆裕皇太后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4-07-18] 7. 陈宝琛眼中的清宫后妃 隆裕太后被气死 .新华[引用日期2014-06-07] 8. 1911年,6岁的溥仪与隆裕太后 .溥仪纪念馆 相册.2004-11-10[引用日期2014-09-28] 9. 中国末代皇太后隆裕的大丧 .北京网[引用日期2014-08-16] 10. 册文曰:朕惟位定乾坤,资始与资生合德。教型家国,治外偕治内交修。被四表而光昭,宜两仪之运协。爰诹吉日,用举彝章。咨尔叶赫那拉氏、乃副都统桂祥之女,教秉名宗,瑞钟华阀,柔嘉范著,敬顺性成。夙娴女训于闺中,珩璜有则。允表母仪于天下,袆翟攸崇。兹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懿旨,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尔其祗承宠命,勉嗣徽音,勤俭持躬,肃雝布化,侍春晖于长乐。时修温凊之文,布惠泽于掖庭。益播宽仁之誉,陈笾荐豆,襄宗祀而奉馨香,旰食宵衣。翊朕躬以绵统绪,式孚令望,永迓洪禔。钦哉。 展开全部 词条标签: 清朝 , 历史人物 , 中国历史人物

隆裕太后图册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无风起念 文史研究者,寻觅史书情怀

 袁世凯已经有好几个老婆了,为何还想纳不算漂亮的隆裕太后为妾?

都说倾城的容颜能让英雄抛却功名利禄为之奔赴,但说到清末民初的隆裕太后,相貌平平,在美人云集的民国时代,实在算不上一位美人儿。但历史总是出乎人们的意料,这样一位长相平庸的女子,却受到当时后宫成群的大总统袁世凯的青睐,究竟是为何呢?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后来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兵,... V百科往期回顾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3769514次 编辑次数:162次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可爱的爱真真(2018-10-06) 突出贡献榜 辰猫暮雪 特色词条 优质版本

猜你关注 古铜币图片及价格名牌服装太阳镜名牌连衣裙古铜币价格名牌服饰信用卡官方英文在线下载百度云盘家纺品牌排行榜 新手上路 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new 我有疑问 我要质疑在线客服参加讨论意见反馈 投诉建议 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 ©2018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