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洛陽城遺址簡介
隋唐洛陽城遺址圖 |
隋唐洛陽城遺址簡介隋唐洛陽城遺址,是隋唐兩代的都城遺址。遺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瀍河回族區。隋唐洛陽城遺址地跨洛河兩岸,遺址東北至白馬寺鎮唐寺門,東南至李樓鄉城角村,西北至邙山鎮苗灣,西南至王城大道與古城路交叉口,面積約47平方千米, 已有1400多年歷史。[1]
隋唐洛陽城遺址由宮城、皇城、里坊區和郭城組成。將宮城的應天門、皇城的端門、天津橋、天街和郭城的定鼎門串連起來,就構成了隋唐洛陽城的城市中軸線。宮城、皇城在郭城的西北角,而宮城則位於皇城之北。郭城東北部及洛水南岸部分為里坊區。
隋唐洛陽城遺址始建於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唐高宗顯慶二年(657年)頒布《建東都詔》定洛陽為東都。唐睿宗光宅元年(684年),改東都為神都。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改唐為周,定都洛陽。唐肅宗元年(761年)復名東都。唐朝末年,毀於戰火,遺址留存至今。
目錄
建築結構
綜述
隋唐洛陽城遺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城區及近郊,地跨洛河兩岸。南對伊闕,北依邙山,東逾瀍河,西臨澗水,洛水貫穿其間。據勘查,宮城、皇城在郭城的西北隅地勢高亢處,宮城在皇城之北,宮城北面有曜儀城、圓璧城前後重疊,又有東。西隔城分列左右。皇城東廂有東城,其北有含嘉倉城。郭城東北部及洛水南岸部分為里坊區。現存遺址東北至白馬寺鎮唐寺門,東南至李樓鄉城角村,西北至邙山鎮苗灣,西南至王城大道與古城路交叉口,面積約47平方千米。
外郭城
外郭城南寬北窄,略近方形。城牆全部用夯土築成,基址寬約15—20米。南牆長約7290米,東牆長約7312米,北牆長約6138米,西牆南端長約6776米。稍呈弧形。東西兩牆下面發現有石板砌的下水道。
外郭城有8個城門,西牆無門。南牆3門,自東向西為長夏門、定鼎門(隋名建國門)、厚載門(隋名白虎門)。東牆3門,自南向北為永通門、建春門(隋名建陽門)、上東門(隋名上春門)。北牆2門,東為安喜門(隋名喜寧門),西為徽安門。勘察清楚的南牆3門和建春門等都是一門三道。城內街道橫豎相交,形成棋盤式的布局。
在洛河以南探出南北豎街12條,東西橫街6條;洛河以北探出南北豎街4條,東西橫街3條。其中定鼎門大街,又稱天門街、天津街或天街,是南北主幹道,現存長約3千米,寬約90—121米,路土厚達0.6米。城內街道組成里坊,據《唐六典》及《舊唐書》等文獻記載並結合考古鑽探的實際情況可知,總數為109坊3市,即洛河南為81坊2市(西市、南市),洛河北為28坊1市(北市)。已勘查出洛河南的55個坊和洛河以北的9個坊,其餘各坊市為今城所壓或被洛河沖毀。
宮城
宮城位於外郭城的西北部,隋代命名為紫微城。唐貞觀元年,太宗改名洛陽城。唐代平面略呈長方形。北牆長1400米,西牆長1270米,南牆長1710米,東牆長1275米。城牆寬約15—20米,中為夯築,內外砌磚。已經勘查出南牆正中的應天門(隋名則天門)、東邊的明德門(隋名興教門)、西邊的長樂門(隋名光政門)和北牆的玄武門、西牆的嘉豫門。
在宮城中軸線上,發現多處大片夯土殿址,西部已發掘出多處長方形基址和一處石砌圓形基址。應天門內右側發現了為營建宮室而設置的窯場,出土大批註明官、匠或官工的印字磚瓦。勘查探明了宮城東南側自成一城的東宮以及北部的陶光園、中部偏北的徽猷殿、西北部的九洲池,特別是宮城內武則天時的明堂遺址的發掘,是迄今洛陽隋唐都城考古最重要的發現。
遺址的方位、形制、建築特點,與文獻記載的明堂(含元殿〕頗相符合。在夯土殿基正中,有由4塊大青石構成的巨型柱礎。柱礎外圈直徑4.17米,內圈直徑3.87米,它的發現為進一步弄清宮城內宮殿的布局,逐步復原宮城、皇城內的建築,確立了準確標誌。
皇城
皇城圍繞在宮城的東、南、西三面,名曰太微城,其東西兩側與宮城之間形成夾城。由於洛河北移,皇城東南部被沖毀,南牆僅存西段,長約540米,東牆現存長約1115米,西牆長約1670米。已勘查出東牆的宣耀門、西牆的宣輝門和南牆西部的右掖門。右掖門已發掘,殘高2.15米,進深17.5米,為一門三道,每個門道寬6米,左右門道外側各有13根立柱,採用上架過梁的形式,其上蓋築門樓,內有寬1.25米的車轍。皇城內發掘了隋代的子羅倉。
小城
其他諸小城曜儀城在宮城之北,為狹長形,東西長約2100米,南北寬約120米。曜儀城以北是圓壁城,東西長2110米,南北寬為460(西端)—590米(東端)。圓壁城的北牆即外郭城北牆西段。已勘查出這兩座小城的斷續城垣以及兩城中部相通之門道和圓壁城北牆正中的龍光門。在皇城東側發現有東城,城址為縱長方形,南北長約1270米,東西寬約620米。在宮城東北角和西北角外,還有面積較小的東西隔城。
從考古發現看,諸小城中最重要的是東城北面的含嘉倉城。城平面為長方形,南北長725米,東西寬615米。有城門4座,即倉東門(東門)、倉中門或圓壁門(西門)、德猷門(北門)、含嘉門(南門)。
德猷門經發掘為單門道,寬4.9米,進深17米,門道留有車轍。東北部和南半部,已探出糧窖287座,東西成排,南北成行。先後發掘了12座糧窖,其中9座出有銘磚,有唐代調露、長壽、天授萬歲通天、聖歷等年號,記載着糧窖在倉城中的方位,儲糧的品種、數量,糧食來源、入窖年月、運輸和管理人員的官職和姓名。第160號窖還保存有約25萬千克的炭化穀物。含嘉倉城的發掘,為研究隋唐時期大型官倉的倉儲和管理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