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雁盪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雁盪山以山水奇秀聞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史稱中國"東南第一山" ,主體位於浙江溫州市東北部海濱,小部在台州市溫嶺南境。雁盪山形成於一億二千萬年以前,是環太平洋大陸邊緣火山帶中一座白堊紀流紋質破火地。

簡介

《載敬堂集》載:"雁盪山以甌江自然斷裂,分北雁盪山和南雁盪山。以景觀區位分有北雁盪山南雁盪山、西雁盪山、東雁盪山中雁盪山之稱。"其開山鑿勝始於南北朝,興於唐,盛於宋。歷代文人墨客紛至沓來,謝靈運、沈括、徐霞客、張大千、郭沫若等都留下了詩篇和墨跡。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雁盪山 特點 蘆葦茂密,結草為盪
英文名稱 Yendang Mountain 形成時間 一億二千萬年以前
所屬山系 環太平洋大陸邊緣火山帶 所屬城市 浙江省溫州市
地理位置 浙江溫州市境和台州市南部 所屬國家 中國
主峰 北雁盪山和南雁盪山 適宜遊玩季節 5月-11月
總面積 450平方公里 建議遊玩 時長2天
景點 500 多個 開放時間 5:30~18:00

歷史沿革

雁盪山,又名雁岩、雁山。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盪,南歸

秋雁多宿於此,故名雁盪。

南朝時期,梁國昭明太子在芙蓉峰下建寺造塔,為雁盪山開山之始。唐代時期,西域高僧諾詎那因仰慕雁盪山"花村鳥山"之美名,率弟子三百來雁盪山弘揚佛教。其人被奉為雁盪山開山鼻祖。

宋代時期,雁盪山開發規模逐漸增大,共建有十八寺、十院、十六亭,為雁盪山發展鼎盛時期。

公元2004年,雁盪山獲准授牌為"國家地質公園",主要包括靈峰、三折瀑、靈岩、大龍湫、雁湖西石樑洞、顯勝門、仙橋-龍湖、羊角洞、方山、長嶼硐天、楠溪江等景區,2005年又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

地質地貌

位置境域

雁盪山,位於浙江溫州樂清市境內,地處北緯27°50′~28°30′,東經120°27′~120°41′,總面積450平方公里。雁盪山(龍西鄉)南距溫州市龍灣區的永強機場僅80公里(一級公路,車程不到2小時,北距台州市路橋區的黃岩機場僅60公里(高速公路),車程不到1小時。

地質概況

雁盪山是亞洲大陸邊緣巨型火山帶中白堊紀火山的典型代表,也是流紋岩漿噴發的大型破火山。

雁盪山古火山來源於板塊運動:在中生代時期,太平洋板塊(稱古太平洋)向亞洲大陸板塊俯衝過程中,擠壓摩擦產生熱能,使上地殼和下地殼部分熔融形成岩漿。當有斷裂通往地表時,岩漿就沿着這一通道上升到地表,火山就噴發了。在經歷火山爆發、塌陷、復活、隆起的過程後,岩漿覆蓋在原始地貌上,岩漿中的流紋岩成為了雁盪山的主要地質。

地貌特點

雁盪山屬於浙東南中低山、丘陵區,地勢西高東低,西部為低山丘陵,東部與樂清灣相接,為海積平原。山脈多呈北東一南西向展布,海拔一般500到600米,最高峰百崗尖海拔1056.5米。

雁盪山地貌分三類:

第一類是中山,海拔大於800米,主要分布在地質公園中央部位,西自雁湖,東至百崗尖一烏岩尖,構成分水嶺。岩性為破火山中央侵入體一石英正長岩。

第二類是低山,以岩性分三種。第一種,岩性為雁盪山火山第三、第四期噴發的凝灰岩,熔結凝灰岩。受到NEE向斷裂或劈理的作用,常呈銳峰、象形山(石)或由柱狀節理組成的石柱山和V型峽谷。海拔在600~800米。第二種,岩性為雁盪山火山第二期噴溢的流紋岩。由3~5個岩流單元疊置的巨厚流紋岩層,是構成雁盪山風景地貌的主體。主要有疊蟑、方岩、石門、柱峰、岩洞、天生橋與蟑谷。海拔在600米以下。第三種,岩性為英安質(低硅)熔結凝灰岩,構成的山體坡度較緩,缺乏陡的岩壁,發育v型谷與澗溪,局部有象形石。處地質公園外圈,呈半環狀分布。

第三類是平原,分河谷沖積平原,分布於河流沿岸;洪積平原,分布于山間小盆地;海積平原,分布於沿海地帶,常構成灘涂濕地。

水文特點

雁盪山山體基本是緻密的火山岩裸露,土壤層很薄,積水面積較小,基本沒有含水層,大量降水都通過地表水流走了。大龍湫的水源補給來自龍湫背,上游流域面積僅0.98平方公里。沒下雨時,大龍湫只能依靠不到1平方公里的地下水進行補給,一旦降雨少了,沒有地下水補給,溪流就會變干,瀑布也會變小。雁盪山900米高度上有一層很厚的風化作用形成的疏鬆岩石與土壤,地學上稱作風化殼,大龍湫源頭流域和雁湖底層都有這層厚厚的風化殼。風化殼的作用就像海綿,起到蓄水的作用。 雁盪山水系多呈放射狀、樹枝狀展布,自西而東注入樂清灣,較大的有大荊溪和清江。

氣候特徵

雁盪山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雨量充沛,氣候溫暖,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3.5℃,最冷一月平均氣溫5~7℃,極端最低氣溫一7℃,最熱7月平均氣溫27℃,極端最高氣溫33℃,平均無霜期269天。

年平均降雨量1935.6毫米,年最大降水量2127毫米,平均相對濕度77%。季節性降雨明顯,夏初5~6月梅雨季節,陰雨連綿,雨量占全年的26~28%,7~9月受颱風影響多雷陣雨或大暴雨,雨量占全年3340%,平原谷地易受水災。主峰海拔1056.5米,有阻擋北來寒流作用。

雁盪山雲海平均日數隨季節發生變化。春季(3~5月)雲海出現日數最多,秋季(9~11月)最少。春季平均雲海日數50.89天,最多為70 天(1960、1973、1980年);秋季平均雲海日數32.02天。

主要山脈

雁盪山除雁盪山主體山脈外還包括蒼山支脈,整體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為北雁盪山、中雁盪山、南雁盪山、西雁盪山(澤雅)、東雁盪山(洞頭半屏山)。

東雁盪山

東雁盪山面積0.95平方公里,東部沿岸斷崖峭壁,猶如刀削斧劈,山成半片,直立千仞。連綿數千米的絕壁依次展開惟妙惟肖的迎風屏、赤象屏、孔雀屏、鼓浪屏等巨幅岩雕畫屏,是中國最長最大的海上天然岩雕,被譽為"神州海上第一屏"、"海上天然岩雕長廊"。

西雁盪山

西雁盪山位於溫州市甌海區澤雅境內,相距市區35公里,總面積128.6平方公里。其內景觀以群瀑、碧潭、幽峽、奇岩為特色,融樸野的山村風情為一體,有金坑峽、七瀑澗、高山角、珠岩、西山、龍溪、崎雲、五鳳八大景區,230多處名勝景點。

西雁盪山境內山清水秀,峰險洞幽,素有"浙南大峽谷"的美譽,設有金坑峽景區。

南雁盪山

南雁盪山,簡稱南雁,位於平陽縣西部,距溫州市區87公里。主峰明王峰,海拔1.08千米,山頂有泥塘沼澤,秋科時節有大雁在此棲息,且與北雁盪山遙望相對,故名南雁盪。南雁盪山總面積97.68平方公里,群巒疊翠,飛瀑溪潭,共有67峰、28岩、24洞、13潭、8潭、9石。南雁盪的開發較早於北雁盪,五代時高僧願齊就率門徒三百在此開發。[1]

北雁盪山

北雁盪山位於樂清市境內東北部,萬山重疊,群峰爭雄,懸嶂蔽日,飛瀑凌空,古木參天,自古就有"寰中絕勝"之譽,是全國十大名山之一。北雁盪山有102峰、64岩、26石、46洞、14嶂、18瀑、28潭、13坑、13嶺、10泉、2水、8門、4闕、7溪1澗、8橋2湖、5尖2峽等,由此將其分為靈峰、靈岩、大龍湫、顯聖門、雁湖5個景區。[2]

中雁盪山

中雁盪山原名白石山,位於樂清市西南10公里,距溫州市區20公里。總面積93.44平方公里,境內以峰雄嶂險、洞幽寺古、潭碧林翠著稱,設有玉甑、西漈、三湖、東漈、鳳凰山、楊八洞、劉公谷等七大景區,共計景點300餘處。歷代文人雅士慕名而來, 留下大量珍貴的墨跡。南朝謝靈運詩云:"千傾帶遠堤,萬里瀉長汀";宋朝王十朋也寫道:"十里湖山翠黛橫 兩溪寒玉斗琮琤"。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雁盪山有種子植物160科1248種(包括引種栽培植物)。其中裸子植物9科29種、被子植物151科1219種。這160科1248種種子植物中,木本植物有730種,隸屬於105科303屬,以及大量的草本植物。 其中數量較多的有薔薇科、豆科、樟科等分別占總種數的9.9%、5.5%、4.5%。屬中國一、二級保護的樹種有南方紅豆杉、銀杏、水杉等20種,雁盪潤楠、雁盪三角槭等均為特產樹種。

雁盪山珍惜動物豐富,截至2014年,雁盪山共有白琵鷺、獼猴、斑羚、野山羊、玉帶海雕、白鶴、大靈貓、雲豹、穿山甲、畫眉貓頭鷹以及蛇類等野生動物分布。

礦產資源

雁盪山礦產資源較豐富,經五十年的地質勘查,已發現各類礦產38種,礦產地350處,其中大型礦床8處,中型礦床11處,小型礦床29處,礦點122處,查明有資源儲量的礦產18種[2]。總的特點是以非金屬礦產占主導地位,主要有明礬石、葉蠟石、花崗石、建築石料、建築用砂、伊利石、高嶺土、長石、絹雲母、黃鐵礦、地熱、礦泉水等礦產;金屬礦產主要有鐵、鈦(金紅石)、錳、銅、鉛、鋅、金、銀、錫、鉬和鎵、鍺等,多數規模較小,利用價值較小,僅鉬、銅等有少量開採。[2]

景觀資源

雁盪山地質景點共統計260處,其中火山岩底層類33處、地質地貌類167處、(古)地質災害類2處、生態景觀資源33處、地質文化史記類25處。

雁盪山的開發始於南北朝,興於唐,盛於宋,長達1200多年的歷史留下了豐富的人文景觀,其中有寺院、亭閣塔、牌坊、墓葬、景觀建築等28處,摩崖石刻400餘處和名人山水文化史跡。

開發保護

遊覽區開發

截至2006年,雁盪山開闢了4片10區2帶地質遊覽區和生態遊覽區。南片---地質遊覽、觀光覽勝精品片,內含4個景區,即靈峰景區10.2平方公里、三折瀑景區2.3平方公里、靈岩景區6.2平方公里和大龍湫景區4.5平方公里;北片---地質遊覽及農業觀光休閒區,即仙溪景區2.1平方公里、顯勝門景區14.3平方公里、仙橋龍湖景區17.2平方公里;西片---地質遊覽及觀光覽勝,即雁湖區石樑景區5.8平方公里 和筋竹澗景區4.2平方公里;東片---濱海觀光休閒,即合作塘灘涂觀光休閒區2.3平方公里。

科學考察區開發

雁盪山為吸引國內外地質專家、地質工作者和地學專業學生教學、實習考察,到2006年為止共設置了3條地質科考路線,包括上靈岩-方洞-烏岩尖科考區1.2平方公里、王家岙-七星洞-五峰山科考區0.9平方公里、智仁科考區1.1平方公里。

地質遺蹟保護

雁盪山根據地質遺蹟的分布狀況、景觀類別、地位、科學價值和環境綜合價值等因素對自然與人文景觀實行分類分級保護。地質遺蹟實行三級保護,其中一級保護區面積8平方公里、二級保護區面積49平方公里、三級保護區120平方公里,每級保護區都有詳盡具體的保護措施和辦法。[3]

生態保護

雁盪山管委會嚴格按照《國家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88)》、《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的要求對景區進行保護。具體保護措施有:建立生態保護區;推廣使用微型生物處理污水;規範垃圾收集、處理的管理辦法;完善區內交通方式,限定燃油車進入、限制車速和禁止鳴笛等;選擇優質燃料,完善淨化裝置;加大恢復植被的地帶性和多樣性投入的保育措施;洪水、颱風、地質災害和森林火災的防治。

史跡保護

雁盪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對十八古剎遺蹟、觀音洞、龍鼻洞石刻、仙姑洞石刻、南閣古牌坊群、芭蕉庵、覺性庵及大龍湫石刻等人文遺蹟點進行保護。具體保護措施有:史跡原貌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建立史跡的保護設施與標誌;不協調建築物的分期遷出或拆除;建立史跡的科學保護管理檔案;加強文物保護的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的文物保護意識。

相關視頻

東南第一山,浙江溫州最美雁盪山

航拍中國:雁盪山封閉的內部形成了獨特的方言

參考資料

  1. 雁盪山玻璃棧道上的玻璃一踩就「碎」,太嚇人了! , 搜狐 2018-08-20
  2. 雁盪山 , 中國台灣網綜合 2010-04-19
  3. 雁盪山旅遊攻略 , 攜程旅行網 201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