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雁鹅

中文名:雁鹅

分布区域:中国东北、华北

英文名称:Yan Goose

:脊索动物门

:动物界

:雁形目

:鸭科

:鸟纲


雁鹅是中国鹅灰色品种中的代表类型。原产于安徽省六安地区的霍丘、寿县、六安、舒城、肥西及河南省的固始等县。分布于安徽各地,以港澳村干部与安徽省接壤的镇宁丘陵区发展较快,安徽的郎溪、广德一带成了新的雁鹅饲养中心。雁鹅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耐粗饲,抗病力强,生长快,肉用性能好;但产蛋量较少。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雁鹅

分布区域:中国东北、华北

英文名称:Yan Goose

:脊索动物门

:动物界

:雁形目

:鸭科

:鸟纲

品种来源

​雁鹅起源于鸿雁,由栖居在中国东北、华北的一种野鹅驯化而来,是中国古老而稀有的优良家禽品种。雁鹅的形成历史较早,在明代嘉靖年间即有文字记载,已有四百余年历史。

雁鹅原产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农业开发较早,盛产水稻、小麦、大豆花生、甘薯等,农副产品极为丰富,饲料条件良好。这一带山丘、平原、洼地互相交织,平原地带水域宽广,河流交错,水草丰盛;丘陵地,空闲地较多,野生牧草繁茂,为发展养鹅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产区分布

雁鹅原产于安徽省西部六安市的霍邱县、寿县、金安区、裕安区、舒城县以及合肥市的肥西县和河南省的固始县等。分布于安徽省各地,以江苏省西南部与安徽省接壤的镇宁丘陵地区发展较快。

雁鹅和皖西白鹅的产地同源。由于消费习惯的改变和当地市场对白色羽绒的需求偏好性,导致原产地的雁鹅饲养量萎缩,逐渐向东南迁移。目前,安徽省宣城市的郎溪、广德一带是新的雁鹅饲养中心。安徽省郎溪县沿南漪湖周边的幸福、东夏、毕桥、飞里等乡镇为中心产区,凌笪、钟桥、建平、涛城等乡镇亦有农户饲养。在江苏西南的镇宁丘陵地区和上海的白茅岭农场附近地区也有大量饲养,湖北汉口也从安徽省农科院畜牧所引进饲养。

产区环境

  • 地理条件

原产区介于东经115°20'~117°14',北纬31°01'~32°40'之间,地势西南高峻,东北低平,呈梯形分布,形成山地、丘陵、平原三大自然区域,具体可以划分为大别山北坡山地、江淮丘陵、江淮岗地和平原圩畈四大单元。

现产区位于东经117°58′~119°40′和北纬29°57′~31°19′之间。地势南高北低,地貌复杂多样,大致可分为山地、丘陵、盆(谷)地、岗地、平原五大类型。南部山地、丘陵和盆谷交错,海拔高程一般200~1000 m以上;中部丘陵、岗冲起伏,高程一般15~100 m;北部除一部分破碎的丘陵外,绝大部分为广袤的平原和星罗棋布的河湖港汉,圩区一般高程为7~12 m。

  • 气候条件

原产区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转换的过渡带,全年日照1876~2003.5小时,各县区年总降水量1008.5~1545.7 mm,蒸发量为1300~1500 mm。年平均气温16.7~17.9 ℃,无霜期年平均为211~228天。

现产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全年日照2107.5小时,年平均温度为15.6 ℃,最热月平均28.1 ℃,最冷月平均2.7 ℃。无霜期约240天,初霜期始于11月14日,终止于次年3月17日。干燥度介于0.68~0.90之间。年降水量在1200~1500毫米之间,平均约1350 mm。梅雨季节约25天左右,平均降水量量200~350 mm,一般约占全年雨量的四分之一。年平均风力3~4级,最大风力8~9级。

  • 土质水源

原产区六安市地表水资源总量为99.9亿立方米。境内有淠河、史河和杭埠河等7条主要河流以及佛子岭、梅山、磨子潭、响洪甸和龙河口五大水库,水源丰富,水质良好。土壤类型有黄棕壤土、水稻土、潮土、砂姜黑土、山地草甸土等,其中水稻土占36%。

现产区河流湖泊主要属长江流域,仅宁国县东南部的茅坦河流向钱塘江。境内有青弋江、水阳江两大水系,湖泊有南漪湖及固城湖的一部分,水源比较丰富,水质良好。土壤类型多种多样,包括红壤土、黄壤土、黄棕壤土、紫色土、黑色石灰土、粗骨土、红粘土、潮土和水稻土等。其中,红壤土类是本区最大的一类地带性土壤,面积827.98万亩,占全区土壤面积52%;水稻土土类是本区的主要耕地土壤,面积274.58万亩,占全区土壤面积17.3%;黑色石灰土土类面积85.66万亩,占全区土壤面积5.4%;粗骨土土类面积88.82万亩,占全区土壤面积5.6%;潮土土类面积21.55万亩,占全区土壤面积1.4%。

  • 饲料作物

原产区是农业大市,农产品品种多,产量高,质量优。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芝麻、棉花和麻等。除人食用外,剩余部分和农副产品均用来饲喂家畜家禽。

体型外貌

  • 体型特征

公鹅:体型较大,体质结实,全身羽毛紧贴。胸深广,腹下有皱褶,背宽平,腿粗短。

母鹅:颈细长,胸深背宽,腹下有皱褶,腿粗短。


  • 遗传特征

公鹅:羽毛灰褐色或深褐色,颈的背侧有一条明显的灰褐色羽带;体躯的羽色由上向下从深到浅,至腹部成为灰白色或白色;除腹部的白色羽毛外,背、翼、肩及腿羽都是镶边羽(即灰褐色羽镶白色边),排列整齐。

母鹅:羽毛灰褐色或深褐色,颈的背侧有一条明显的灰褐色羽带;体躯的羽色由上向下从深到浅,至腹部成为灰白色或白色;除腹部的白色羽毛外,背、翼、肩及腿羽都是镶边羽(即灰褐色羽镶白色边)。

雏鹅:全身绒毛墨绿色或棕褐色;喙、胫、蹼均为黑色。

  • 肉色

成年雁鹅皮肤多数黄白色,胫、蹼橘黄色(少数有黑斑),爪黑色。喙黑色。雏鹅喙、胫、蹼均灰黑色。

  • 头部特征

公鹅:头部圆形略方、大小适中,头上有黑色肉瘤,质地柔软,呈桃形或半球形向上方突出,肉瘤边缘及喙的后部有半圈白羽。眼球黑色,大而灵活,虹彩灰蓝色。喙扁阔,无顶星毛。

母鹅:头呈方圆型,有黑色肉瘤,呈桃形或半球形向前方突出。肉瘤边缘及喙的后部有半圈白羽,扁阔黑喙,眼球黑色,虹彩灰蓝色。无顶星毛。

产肉性能

  • 体重

根据郎溪县雁鹅保种场核心群2006年统计资料:初生重公鹅为100~109 g,母鹅为95~106 g;四周龄公鹅平均重为790 g,母鹅平均重为810 g;八周龄公鹅平均重为2440 g,母鹅平均重为2170 g;十二周龄公鹅平均重为3950 g,母鹅平均重为3470 g;十六周龄公鹅平均重为4510 g,母鹅平均重为3955 g。[1]

  • 存活率

雁鹅育雏期存活率95%以上,育成期成活率90%以上。

蛋品质量

根据2007年4月12日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抽测雁鹅保种群鹅蛋,样本数为18个,检测结果如下:

  • 1、蛋重:138.11±6.35 g。
  • 2、蛋形指数:1.42±0.03。
  • 3、蛋壳厚度:0.51±0.003mm。
  • 4、蛋的比重:7±1.13级。
  • 5、蛋黄色泽:5.28±0.96级。
  • 6、蛋壳色泽:白色。
  • 7、哈氏单位:60.51±6.71。
  • 8、蛋黄比率:31.46%±0.02%。

繁殖性能

  • 开产日龄

雁鹅开产日龄为240~270天。

  • 种蛋受精率

85%~90%。

  • 受精蛋孵化率

75%~80%。

  • 产蛋数

年产蛋25~30枚。

  • 蛋重

135~150 g。

  • 就巢性

有就巢性,比例为100%。

  • 性成熟期

雁鹅的性成熟期:公鹅120~150日龄,母鹅210~240日龄;种鹅的适时配种期为:公鹅180~210日龄,母鹅240~270日龄。公母鹅种鹅的比例为1:5。

濒危保护

2000年,雁鹅被农业部列为重点保护的地方鹅品种之一,现处于濒危保护状态。

相关资料

相关视频

鹅界新品种——雁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