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雅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雅乐儒家六艺之一,雅乐作为“正乐”需雅化或改造各地俗乐,去繁声存骨干以易统一风格来用作周朝宗庙祭献和朝廷的使用。

相对于雅乐的正,郑国音乐的“郑声”具有负面价值意义,朱熹认识到《诗经》有“雅郑邪正”之别。

近代亚洲各国积极从事雅乐复兴,包括日本韩国琉球越南、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2009年开始现代雅乐复兴计划。中华民国1966年起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采用明制来复原明制孔庙雅乐,而台湾雅乐在清朝及日治时代则以清制孔庙雅乐为主。在乐器复原的过程中,台湾台南孔庙的雅乐十三音、河北的南音会,和琉球御座乐都有相似之处。

雅乐简介

“雅乐”的意思即“典雅纯正的音乐”。是中国古代汉族的传统宫廷音乐。雅乐的体系在西周初年制定,与法律礼仪共同构成了贵族统治的内外支柱。以后一直是东亚乐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韩国和日本的雅乐与古代中国所指的雅乐有所不同,不是在祭祀时用的那种规范的乐曲,而是混杂了很多娱乐民俗音乐的宫廷音乐集合。 日本的“雅乐”起源于中国唐朝的燕乐,例如《兰陵王》《拨头》《苏莫遮》等,在唐朝属于“百戏”实际上是类似于一种助兴的曲艺型节目。对于日本雅乐,日本学界也普遍认为他来源于唐朝[1]

韩国现有的宫廷音乐中有“乡乐”和“唐乐”之分。乡乐就是韩国本土的宫廷音乐。唐乐指的是“唐宋时期的世俗音乐”,例如《步虚子——长春不老之曲》来源于宋代的“辞乐”或者是“词曲”,本身不是宫廷的。早期使用编钟编磬,教坊鼓和方响等乐器。后来加入了轧筝,去掉方响,教坊鼓等乐器。宗庙祭礼乐也是韩国人自己编纂的,韩国目前保留的带有雅乐性质的音乐就是《文庙祭礼乐》,使用的乐器,是仿照中国明王朝的礼乐制度。

日本的雅乐兴盛于平安时代,也是以大规模合奏型态演奏的音乐。乐曲以器乐曲为多,至今仍是日本的宫廷音乐。雅乐最初在奈良时代自中国及朝鲜传入日本,随后经模仿及融合而产生日本雅乐。不伴随舞蹈的乐器合奏称为管弦;伴随舞蹈的是舞乐;在神乐、东游、久米、催马等曲式中,还包含汉诗(中国诗)的吟诵,称为朗咏。

中国古代雅乐

战国时期,人们将古乐视之为雅乐,这些古乐是指古代祭祀天地、祖先和朝会、宴享时使用的正统音乐。以六代舞最著名,它们是《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部乐舞,相传分别创作于黄帝六个时代。六代舞也称大舞 ,是郊庙祭祀之乐。另外,周代还有六个 小舞 ,即《帔舞》、《羽舞》、《皇舞》、《旄舞》、《千舞》、《人舞》,是教育贵族子弟的舞蹈,有时也用于祭祀。大舞和小舞还可分为武舞和文舞两类,执干(盾)、戚等兵器的称武舞,其余的称文舞。这些古乐一般和礼制相结合,有一定的使用规范,不同等级、不同背景的人使用不同的乐舞,不得逾制。这些乐舞由于长期和礼制紧密结合,成为典礼仪式性的乐舞,艺术上走向僵化,先秦以后不再受到人们的欢迎。雅乐是用于郊庙祭祀、春秋飨射以及朝廷举行的各种典礼仪式上的乐舞[2],乐人多由具有一定身份的良家子充当,乐器虽然也有丝竹乐器,但以为主,是金石之乐。雅乐表演时,舞人俱进俱退,整齐划一,闻鼓而进,击铙而退,文武有序,音乐和谐,气氛庄重。

视频

雅乐 相关视频

雅乐|中国唐朝宫廷音乐
《空山鸟语》宫廷雅乐风,宋代装束,秦时明月

参考文献

  1. 那些消失的华夏传统 ,搜狐,2019-2-25
  2. 中国历代祭孔雅乐佾舞的演变,新浪网,2019-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