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雍正

增加 15,479 位元組, 1 年前
Young Main 已移動頁面 市正 覆蓋重新導向頁面至 雍正,未留重新導向頁面:回退
{[[File:雍正.jpg|缩略图]]
{{Eranamebox
|年号 = 雍正
| 片 = 雍正.jpg
|起讫时间 = 1723年-1735年
|政权 = [[大清]]
|帝王 = [[清世宗]] 覺羅 觉罗 胤禛
|历时 = 13年
}}
'''雍正'''({{lang-mnc|ᡥᡡᠸᠠᠯᡳᠶᠠᠰᡠᠨ ᡨᠣᠪ|v=hūwaliyasun tob|a=hvwaliyasun tob|p=huuwaliyasun tob}}<ref>满语直译:和睦公正。“{{ManchuSibeUnicode|ᡥᡡᠸᠠᠯᡳᠶᠠᠰᡠᠨ}}”意为“和睦”,“{{ManchuSibeUnicode|ᡨᠣᠪ}}”意为“公正”。</ref>;{{mong|m=ᠨᠢᠶᠢᠷᠠᠯᠲᠤ ᠲᠥᠪ|k=найралт төв|Ppp=nayiraltu töb}},[[公元]]1723年至1735年)为[[中国]][[清朝]]入 關後 关后 第三位[[中国皇帝|皇帝]][[清世宗|清世宗 覺羅 觉罗 胤禛]]的年号,前后共13年。因 雍正帝之前曾被封雍 王({{lang-mnc|ᡥᡡᠸᠠᠯᡳᠶᠠᠰᡠᠨ <br>ᠴᡳᠨ ᠸᠠᠩ|v=hūwaliyasun cin wang}}),即位 採用雍正一 ,除取其名「禛」之 音外,亦有正 、名正的意思。以辟民 間奪 间夺 位的 言。
[[File:雍正4.jpg|缩略图|左|雍正:青年胤禛读书像。]]雍正十三年八月[[清高宗]]即位沿用<ref name="李崇智">{{Cite book zh | author = 李崇智 | title = 中国历代年号考 | format =| url =| date = 2004年12月 | publisher = 中华书局 | location = 北京 | id=ISBN 978-7-101-02512-5 | accessdate =|pages=223}}</ref>  康熙皇帝驾崩后,[[隆科多]]便立即封锁了宫门,让军队进驻京城,一直到了七天之后雍正登上帝位。 [[File:雍正5.jpg|缩略图|左|雍正:雍正皇帝读书像。]]这样的事情如果没有精心的谋划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到的,而且在此期间坐拥雄兵的川陕总督年羹尧没有丝毫的举动,坐镇西北,很明显就是要监视先皇最为喜欢的皇十四子,逼迫其彻底断绝继位的念头。 [[File:雍正6.jpg|缩略图|左|雍正:[[允礼]]所作雍正帝像。]]所以,隆科多和[[年羹尧]]都是这场事件中的核心人物。与其说是篡位,倒不如说是夺位,因为毕竟雍正也是皇子,篡位是对非皇室人员当权的说法,所以将他的继位称为夺位更为贴切合适一点。这位皇四子无论采用了何种手段,到底还是稳稳地坐在了皇帝的宝座上。<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72159632466616&wfr=spider&for=pc 对雍正帝继位的几点看法]</ref> [[File:雍正7.jpg|缩略图|左|雍正:雍正皇帝。]]==改革==[[File:雍正8.jpg|缩略图|左|雍正:雍正皇帝农装图。]]===爱新觉罗·胤禛——承上康熙、下起乾隆===[[File:雍正9.jpg|缩略图|左|雍正:雍正帝蒙古族服装图 。]]雍正在位13年,对清廷机构和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耗羡银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特别是雍正七年(1729年)在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为提高军务效率,在离[[养心殿]]百步之遥的隆宗门内设立[[军机处]],更是铸就了沿袭至清末的帝后独揽军政要务的集权模式。 [[File:雍正10.jpg|缩略图|左|雍正:雍正西服画像 。]]有鉴于[[康熙]]朝诸皇子争储位的惨痛教训,雍正创立秘密建储制,即将已选定的储君姓名,写好密藏匣内,再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以备不测。这一制度,有助于以后乾嘉道咸几朝皇权的顺利过渡。 [[File:雍正11.jpg|缩略图|左|雍正:雍正皇帝道装图。]]他是个明君而非仁君,明君指的是治理国家能力很强,但在某个地方也犯下了严重错误,但总的来说是七三开的,即成绩七分,过错三分。可以这样说,雍正是一位十分复杂而矛盾的历史人物,他是勇于革新、勤于理政的杰出政治家,对康熙晚年的积弊进行改革整顿,一扫颓风,使吏治澄清、统治稳定、国库充盈、人民负担减轻。但他毕竟是封建皇帝,有着重大过失和种种局限,他的继位为帝,也存在很大疑点。雍正的继位存在很多疑点。 这样说并不是要抹煞他的历史功绩,应该说封建统治者骨肉相残是经常发生的。封建社会中,即使一个英明的君主也往往要用阴谋手段和残酷斗争来夺取和巩固统治,[[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努尔哈赤]]都有屠兄弟、杀儿子、逼父亲的行为,雍正并不是个例外。 他作为一个最高统治者,勤于政务,洞察世情,以雷厉风行的姿态进行整顿改革。雍正统治十三年是清朝统治的重要时期,承上启下,为以后乾隆时期的繁荣盛世打下了基础。<ref>[http://www.qulishi.com/renwu/yongzhengdi/ 雍正皇帝简介]</ref> ==人物评价== ===总评===雍正帝与康熙帝一样勤于政事。后人收集他在位的13年中朱批过的折子就有360卷。雍正在位期间,“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史书评价===《[[清史稿]]》:“圣祖政尚宽仁,世宗以严明继之。论者比于汉之文、景。独孔怀之谊,疑于未笃。然淮南暴伉,有自取之咎,不尽出于文帝之寡恩也。帝研求治道,尤患下吏之疲困。有近臣言州县所入多,宜釐剔。斥之曰:‘尔未为州县,恶知州县之难?’至哉言乎,可谓知政要矣!  ===历代评价=== 康熙帝:“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 清宗室、史学家[[昭梿]]说:“宪皇在位十三载,日夜忧勤,毫无土木、声色之娱。余尝闻内务府司员观豫言,查旧案档,雍正中惟特造风、云、雷、雨四神祠,以备祈祷雨旸外,初无特建一离宫别馆以供游赏。故当时国帑丰盈,人民富庶,良有以也。”  [[濮兰德白克]]:“控御之才,文章之美,亦令人赞扬不止,而其批臣下之摺,尤有趣味,所降谕旨,洋洋数千言,倚笔立就,事理洞明,可谓非常之才矣! ” 法国传教士[[杜赫德]]评论道:“尽管雍正皇帝很少表现得像是一个天主教的支持者,但不能不值得称赞的是他不知疲倦地热衷于政事,他为了天下百苍生的福乐安康夜以继日地致力于改革政弊。您能给雍正皇帝带来最的乐事就是向他提出一个能够提高民众福利、缓解百姓的生活压力的良策;他会不惜一切代价努力将这项计划尽快诉诸实践。他制定了一系列弘扬美德奖励善举的政策,使得臣工们纷纷效法雍正皇帝(节俭的作风)以帮助灾荒之年的百姓渡过难关。这些优秀的品质使得雍正皇帝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全国百姓的拥护与爱戴。”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伏尔泰]]评价道:“新帝雍正爱法律、重公益,超过父王。帝王之中无人比他更不遗余力地鼓励农事。他对这一于国民生计不可缺少的百艺之首亟为重视。各省农民被所在州、县长官评选为最勤劳、能干、孝悌者,甚至可以封为八品官。农民为官,并不需为此放弃他已卓有成效的农事耕作,转而从事他并不了解的刑名钱谷。” [[魁奈]]:康熙皇帝的继承者(雍正)制定了各种法规,全都有助于树立起尊重农民的观念。除了他自己亲自犁田播种作出表率外,还下令各城市的总督每年度都在其所辖地区选拔出勤恳耕种、诚实正直,并富有卓越管理才能的杰出农民,加官至八品,享有崇高的声誉及相称的特权。”  著名中国史研究专家[[史景迁]]评价道:“雍正的父亲康熙为政宽松,执政末期受储立之争所扰且出现典型长寿帝王的统治能力退化现象,雍正即位之初的满清实已浮现官僚组织膨大腐败、农民生活水平恶化的危机;由于雍正即位时正处于政治历练、精神与人格上的成熟阶段(45岁),因此得以精准的分析问题并有魄力的作出应对。他的改革同时包含力行整顿与和现实的妥协(如火耗归公与养廉银)。” 近代日本学者、清史研究专家[[稻叶君山]]说:“帝承康熙疏节阔目之后,稍加清理,遂创定清朝财政之基础。至日后盛运期之财政,实帝之所赐也。譬如农事,康熙为之开垦,雍正为之种植,而乾隆得以收获也。” 中国历史学家、清史专家[[萧一山]]说:“世宗刚毅明察,纯系政治家之作风,任法尚廉,吏道澄清,库藏充裕,海宇义安。倘使厥年克永,可为吾国政治变换一种积极性质,扫除数百年来颟顸无为之消极思想,社会亦不至停滞而不进矣。无奈宵旰不遑,求治太切,颇不易得社会之谅解,遂致有暴崩之传说。” [49] “世宗治国天资独高,循名责实,信赏必罚,好名图治,於国有功,以文景之治的景帝喻之。” 清末民国时期历史学家[[孟森]]说:“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及世宗者。”“要之圣祖诸子,皆无豫教,唯世宗之治国,则天资独高,好名图治,于国有功。则天之佑清厚,而大业适落此人手,虽于继统事有可疑,亦不失为唐宗之逆取顺守也。” 著名清史研究专家[[冯尔康]]说:“雍正本人是有作为的、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贡献的君主,而雍正朝,上承康熙,下启乾隆之治,使康雍乾三朝持续发展,成为清朝的鼎盛时期。更有甚者,雍正立志清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数百年积弊,所实行的摊丁入亩政策,成功解决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人口税问题,是巨大创举。所实行的耗羡归公和养廉银政策,具有现代财政预算、财政管理的意义。在古代历史上,唐朝刘晏实行两税法,明朝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很得人们的赞誉,雍正的经济政策,比之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统观雍正的历史地位,他应当是古代历史上的杰出帝王。” 清史专家[[杨启樵]]说:“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要不是雍正的整饬,满清恐怕早已衰亡。 ”“有人说他雄猜阴鸷,是否如此姑且不论,但在位十三年中,宵旰焦劳,勤于庶政确是事实,在政治上有一定的贡献,但为期过短,遽尔暴卒,留下尚未完成的任务;即使已经施行的,由于“人亡政息”,反而引起流弊的也有。正如遗诏中所说:‘志愿未竟,不无微憾’。他如果像乃父康熙那样的寿考,多活十一年,政局就会不同;要是像儿子乾隆那样的长命,多活三十一载,政治上变化之大,自不在话下——夸大的说,也许因而改易了此后中国的命运,亦为可定。” 日本东洋史学者、文学博士[[佐伯富]]:“谚语云‘王朝基础多奠基於第三代’,雍正帝正是清入关后第三代君主,有清二百数十年的基础盘石,即为雍正所奠定。” [[林瑞汉]]:“雍正在位十三年,严厉明察、循名责实、整饬吏治、清理财政,大大矫正康熙以来宽纵的弊端,雍正一朝吏治清明,臣下莫不奉公守法,吏治之隆是清代之最,历代仅见。”  清史研究专家[[杨珍]]说:“雍正帝在位仅有13年,然而他却通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迅速扭转了康熙晚期积弊严重,社会发展受到阻止的局面。在此基础上,康乾盛世方能进入鼎盛时期,使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达到其最高峰。这一为期百年的历史进程中,雍正帝所具有的承先启后作用,无可或缺。如果从在位时间相对短暂,但建树之多,政绩之大并不亚于其他历史名君这一角度审视,雍正帝当属更为不易。” 著名历史学家[[郭福祥]]说:“清代的雍正皇帝在历史上是一位富有传奇性的人物,他那出色的才华、刚强的性格、传奇式的政治生涯以及充满矛盾的思想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冯佐哲]]说:“雍正帝是一个卓越的实用主义政治家。” [[刘桂林]]:“清世宗初政所表现出来的才能,非同一般,其精力过人、勤奋、干练,亦为常人所难及。”  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南怀瑾]]说:“清朝入关定鼎八十年后,有了一位文学词章并不亚于任何一位翰林学士;谈禅说道,并不逊于禅门宗师的雍正皇帝。他的为政之道,使人不敢欺,亦不可欺。内肃权贵,不避亲疏。外立纲常,赫如烈日。用此守成,当然可使内外肃穆,谁敢与之抗衡。他是真实奠定了清朝的江山,付予儿孙好自经理。实在可算是历代定鼎守成帝王中的一代奇才,为历代职业皇帝中绝无仅有的一人。” 著名历史学家[[易中天]]说:“他刻薄是真刻薄,但不寡恩;冷酷是真冷酷,但非无情。雍正一朝无官不清的说法,也许夸张了点,却是对雍正治国的公正评价。雍正无疑是一个极有个性的人,也是一个杰出的人物。他感情丰富,意志坚强,性格刚毅,目光锐利,而且奋发有为。” 日本人亦尊重和推崇雍正帝,将雍正帝称为“希世仁君”。 ==轶事典故== ===资助书生===雍正帝当皇子时喜欢微服出行,广结侠义。某年到[[杭州]],准备泛舟[[西湖]]游玩一番,刚出涌金门,看到一个书生在卖字,笔法颇为精到,胤禛便让他写了一副对联。其中有个“秋”字,书生却将“火”字旁写在了左边。胤禛便问:“这个‘秋’字你是不是写错了?”书生不以为然,说没写错,然后拿出一本名帖,翻开让胤禛比对。胤禛说:“你既然如此博学,为何不去博取个功名呢?干嘛要在这卖字为生?”书生说:“我家里穷,连老婆孩子都养不活,只能靠卖字为生,哪敢想什么大富大贵呢!”胤禛于是慷慨解囊,说:“我这有钱,可以资助你博取个功名,到时候别忘了我就行。”书生万分感谢,后来还真就考取功名,入了翰林。 此时胤禛也已登基,一日从名册上看见书生的名字,想起那次杭州之行,于是便召其入内。胤禛随手写了一个“和”字,故意将“口”字边写在了左边,然后让人拿给书生看。书生不明所以,回答说这是个错字。胤禛微笑不语。第二天,胤禛让书生拿着诏书去[[浙江]],浙江巡抚受诏,诏中说:命此书生在涌金门再卖字三年,再来供职。书生这才恍然大悟。 ===崇仰佛道===雍正帝青年时代就喜欢阅读佛家典籍,与僧侣往还,并著《[[集云百问]]》论佛旨,自号“破尘居士”、“圆明居士”。即位初期自比“释主”,用比丘[[文觉]]密参帷幄,引起朝臣的反对。雍正帝否认缁衣参政,但对释氏有节制。到晚年,在宫中做法会,亲自收门徒。他大修古刹名寺,给僧人赐封号,支持禅宗中的一派,著作《拣魔辨异录》,参与佛教内部宗派的斗争,又搞了《御选语录》一书,阐扬其佛学观点。雍正帝与道士也频繁接触,宫中养着[[娄近垣]]、[[贾士芳]]、[[张太虚]]等人。雍正帝看中佛老,是他认识到儒、佛、道三教学说中的一致性:“三教之觉民于海内也,理同出于一源,道并行而不悖”。 雍正的佛学著作,以中国佛教特有的禅宗为主,安抚喇嘛教只是为了防止西藏叛乱。雍正曾自号“圆明居士”,把古德参禅语要编辑成《御选语录》共十九卷,更从[[章嘉]]国师学习禅学。章嘉国师就是负责把《[[藏文大藏经]]》全部翻译成满文。世宗皇帝,自许为禅宗血脉,编集《雍正御选语录》,并撰写《拣魔辨异录》,以上谕要求各地地方官对法藏、弘忍一系的僧人严加调查取缔,这样实属国王护法。 ===西式服装===在中国最早穿西服的是雍正帝,至今在故宫尚保留他的这一画像。这位精力充沛的皇帝喜欢玩赏钟表等西洋事物,他穿西装更多的是满足追新求异的猎奇心理。  ===御用眼镜===眼镜最早出现于1289年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是[[欧洲]]人的一项重要发明。雍正帝很喜欢西洋眼镜,倒不是雍正帝附庸风雅,确实是他已经眼花了,需要眼镜的帮助。据不完全统计,造办处为雍正帝专门制作的各式眼镜达35副之多,如水晶、茶晶、墨晶、玻璃眼镜等等。雍正帝把这些眼镜随处安放,每到一地,随手可取。在雍正帝经常起居的大内与圆明园的宫殿里,甚至在他的銮轿中,都放有专门的御用眼镜。不仅如此,雍正帝还把眼镜发放给泼灰处的工匠,作为一种实用的福利待遇。 ===迷恋丹药===雍正帝对道教也颇有兴趣,特别宠幸[[龙虎山]]驻京道士[[封娄近垣]],封他为四品龙虎山提点、钦安殿住持,并加封为“妙正真人”。雍正帝早在当皇子时,就对炼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炼丹的主要目的是做给他父皇看,说明自己不谋求皇位,只一心炼丹。他还因此写过一首题为《烧丹》的诗: “铅砂和药物,松柏绕云坛。 炉运阴阳火,功兼内外丹。” 雍正帝对丹药的痴迷程度可谓是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一位宠信道士迷恋丹药的皇帝
康熙皇帝驾崩后,隆科多便立即封锁了宫门,让军队进驻京城,一直到了七天之后雍正登上帝位。这样的事情如果没有精心的谋划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到的,而且在此期间坐拥雄兵的川陕总督年羹尧没有丝毫的举动,坐镇西北,很明显就是要监视先皇最为喜欢的皇十四子,逼迫其彻底断绝继位的念头。所以,隆科多和年羹尧都是这场事件中的核心人物。与其说是篡位,倒不如说是夺位,因为毕竟雍正也是皇子,篡位是对非皇室人员当权的说法,所以将他的继位称为夺位更为贴切合适一点。这位皇四子无论采用了何种手段,到底还是稳稳地坐在了皇帝的宝座上。
<ref>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72159632466616&wfr=spider&for=pc</ref>
== 公元纪年对照 ==
{| class="wikitable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雍正!!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
|-
==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
* [[享保]](1716年六月二十二—1736年四月二十八):日本—[[中御门天皇]]、[[樱町天皇]]之年
* [[保泰]](1720年—1729年):[[后黎朝]]—裕宗[[黎维禟]]之年号
* [[永 ]](1729年—1731年):后黎朝—昏德公[[黎维祊]]之年号* [[ 德]](1732年—1735年):后黎朝—纯宗[[黎维祥]]之年号
* [[永佑]](1735年—1740年):后黎朝—懿宗[[黎维祳]]之年号
== 考文 ==
{{Reflist}}
 
[[category:清朝皇帝]]
4,01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