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雕山書院記(耿永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雕山書院記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雕山書院記》中國當代作家耿永君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雕山書院記

在陝北榆林這塊土地上,從唐代到元代,以綏德為中心的諸縣逐步興立學宮辦儒學,明清開始創辦書院。當時,榆林地區有書院11所,幾乎縣縣有書院,但有些書院不過是地方官紳為沽名釣譽而設,時興時衰,辦的最好的當數綏德雕山書院和榆陽書院。

綏德教育早興。從秦漢開始,就興辦私塾,唐設儒學,明初建試院,清朝設書院。民國年間創建師範學校,建國後設立院校,一路領先,開陝北教育之先河。

創建於清雍正年間的雕山書院,位於綏德城東北疏屬山腰(現實驗中學院內)。山頂為秦長子扶蘇墓,山腳為縣城街道。書院辦在山上,避開鬧市,高天厚土,氣脈沉綿,可見其創辦者的獨具匠心,它包含着學術文化傳遞和研究所必須的某種獨立精神和超逸情懷。書院命名亦含意深遠,雕山取縣城西雕陰山之名。

最讓我動心的,是古綏州歷任官員,「廉干有為,勤於政事」,多次捐款辦學,幾經更換書院名稱,傾心教育,造福百姓。在中國,許多有名氣的書院,比如湖南嶽麓書院,廬山白鹿洞書院,都是「民辦官助」,而我們的雕山書院卻是「官辦民助」。據縣誌記載,乾隆36年(1771),知州舒元琅,這位來自浙江杭州的進士,積極在州紳中捐銀擴建書院,更名為文屏書院。乾隆49年(1784),臨潼人吳忠浩到綏赴任,再次捐銀購田擴建書院,改名重文書院。道光4年(1824),知州陳元煦倡捐廉奉給師生作伙食補助,又恢復舊名雕山書院……

當江士松出任知州時,已是道光22年(1842)。時光如流,歲月匆匆,綏德人可以忘卻許多碌碌無為的州官縣令,但萬萬不可忘了知州江士松。江公以其寬闊胸懷,將滿腔熱忱傾注筆端,在雕山書院下面的摩崖石壁上大書鐫刻「天下名州」四個隸體大字,蒼勁挺拔,酣暢淋漓,充分表達了這位順天大興人對綏德的讚美和一往深情,大大提升了綏德文化品位和知名度。同時,江士松以其書法家的大手筆,大氣勢,把雕山書院裡里外外重新打理了一遍:改建大門、修築齋房、講堂,新建文昌閣,使雕山書院進入鼎盛時期。

特別令我感動的是,江知州不僅注重書院的外在美觀大氣,更關注書院內在的文化品位和環境對人的薰陶。比如在講堂正中懸匾書「樂育英才」,下置楹聯:「學問務高深秀髮文山理水,科名期顯達祥呈鳳嶺龍灣。」 在書院的布局和綠化上,江士松在《重修雕山書院碑記》中寫道:「大門內隙地,樹以文杏,望及第也;二門內樹以桃李,受春風也。講堂下蒔以牡丹、芍藥,將離此者盡富貴也;內宅門內,舊有玫瑰培植之,存其固有,蔭自芳也;而廣種桐、棗、柏雜木於其後,亦然而深秀,群然而競起之意也!」作為知州如此傷神費腦建書院辦教育,令人敬佩。

那時負責書院工作的叫山長,直接由知州任免。教師由山長聘請,多由當地有識有望的紳士充任。書院第一任山長是本州舉人柳基昌。特別是名儒張瑚樹執教主講期間。書院聲望極高,吸引周圍各縣才子入院攻讀,「一時間屬縣諸生均附雕山會課,故門下多名士」(《綏德州鄉土志》),培養出一大批飽學之士。雕山書院成為陝北書院中辦得最好的書院。光緒2年(1876),書院開設詩賦課,書院教學方法比較自由,一般由山長或教師十天半月講一次課,其餘時間由學生自學。遇到疑難問題互相討論研究或請教老師。書院充滿一種令人醉心的自由民主的學習氣氛,而這種濃厚的學習氛圍有時可能比課程本身更能薰陶人和感染人。據縣誌記載,僅明清兩代,綏德就考取進士55人,舉人157人,貢生547人,留學生1人。城內圍窯「一門三進士,父子二翰林」的張璨父子便是當時綏德精英的突出代表。

光緒24年(1898),光緒皇帝接受康有為等變法主張,詔諭全國書院改為學堂,吸收西學教育內容。光緒28年(1902),榆林各地書院除雕山書院和楡陽書院改為中學堂外,其餘均改為小學堂。書院的使命隨着光緒30年(1904)科舉制度廢除而結束。知州孔繁朴將雕山書院改建為中學堂後,辦學更加規範,課程業已齊全,成為綏德歷史上第一所中學。期間,陝北知名人士李鼎銘受聘於此任教,杜斌丞先生曾在此就讀。

民國12年(1923)春,在陝北旅京學生李子洲等人倡議下,於雕山書院成立了陝西省第四師範學校(簡稱「四師」)。李子洲出任校長,聘任進步知識分子任教,改革教育制度,推行民主辦學,開展黨建工作,使雕山書院掀開嶄新一頁。綏德師範創建以來,為國家特別是陝北地區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被譽為「革命堡壘,人才搖籃」。1940年和1941年暑期,綏師被評為全國教育先進單位,校長欒醒民代表學校出席了全國群英會。1978年,孫秉悅校長當選為全國五屆人大代表。在綏師建校八十周年之際,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許嘉潞題詞曰: 「自古驚心無定河,艱難苦恨英雄多。

春風喚醒花千樹,舊圃育出樹萬棵。

回首豐碑已聳立,遙瞻前路需爬坡。

陽光正好群情奮,廿載來吟百歲歌。」

我曾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到綏師一游。那時雕山書院舊址保留基本完好,現在還依稀記得江士松所修建的大門、講堂和文昌閣,我被眼前的古建築驚呆了,沒想到在綏德還有這麼一處古色古香、氣勢不凡的書院,看着校園裡里學子們讀書與生活的愉快情景,我竟羨慕不已……

雕山書院舊址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拆除的,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教學樓和學生公寓樓。新世紀伊始,綏師遷址於縣城東門灘,原校址又辦起綏德實驗中學。當我走進實驗中學時,書院舊址已蕩然無存,只留後面山上幾齋舊窯洞。我在校園裡久久駐足,不禁感慨:偌大一個縣城,卻容不下延續了近三百年的一塊老祖宗用血汗築起的教育高地,一方獨具特色的文化堡壘。我不禁想起幾年前在漢中見到的「漢南書院」,那是清代以來漢中最著名的學府,現在雖然改為「漢中中學」,但完好地保留了古樸、蒼老卻又威嚴的大門、二門、孔子雕像、禮堂、教員院、蓮花池遺址以及許多石刻遺存,漢中中學則在書院旁另建新校區。步入其中,歷史滄桑與古代書香撲面而來,讓你感到歷史文化從未走遠。漢中中學的一些講座、報告、演出、展覽依然在書院禮堂和學堂舉行,據說,周圍小學生的入隊儀式,中學生畢業照相等活動都選在中院孔子雕像前舉行。倘若我們的雕山書院仍然屹立於疏屬山腰,該是品讀綏德乃至陝北教育文化發展的一本多麼生動而形象的教材。 [1]

作者簡介

耿永君,中學語文高級教師,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