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双喜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双喜图

这是一幅情景交融的佳作。

画家的写实,并非只是简单地写形、求真,而是通过对形的细微刻画以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意境。

中国画的写实,从一开始就兼顾形、神,追求意境。离开了形,何以言“神”?即使自言“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其实也只是笔墨精炼,形象简括而已,并非超脱形外。

画家简介

崔白(1004-1088),北宋画家,字子西,活跃于宋神宗前后,濠州(今安徽凤阳)人。

崔白是开始发挥写生精神的画家,其无前人的画稿可临摹或参考,但其依靠超越前人的观察研究及描绘能力,探索花木鸟兽的生意,摆脱花鸟属装饰图案的遗影,开创新的发展方向。

其擅花竹、翎毛,亦长于佛道壁画,画佛道鬼神、山水、人物亦精妙绝伦,尤长于写生。所画鹅、蝉、雀堪称三绝,手法细致,形象真实,生动传神,富于逸情野趣。一改百馀年墨守成规的花鸟画风(指“黄筌画派”),成为北宋画坛的革新主将,数百年来颇受画坛尊崇。[1]

赏析

《双喜图》是崔白五十岁以后的作品,也是他花鸟画中的代表作。

画家在偶然中见此生动有趣的一幕,便以精练的技法忆写稍纵即逝的景象。

两只山喜鹊向一只路过的野兔鸣叫示警,一只据枝俯向鸣叫,另一只则腾空飞来助阵。野兔慢条斯理地看看这两只张翅示威的山喜鹊,像是告诉它们“我只是路过,何必紧张呢?”三者间的姿态及相互呼应的关系,正好构成“S”型的韵律动感。[2]

枝叶、竹、草则因受风而飒飒作响,更增添了活泼生动的神韵。

在表现技法方面,灵活地运用工谨与粗放的笔趣,以工笔双钩填彩法描绘山喜鹊。画兔子基本上与双钩填彩有关,但表现皮毛,则用细腻的线条描绘处理,隐去轮廓边线,达到更写实的形貌。树叶、竹、草也是双钩填彩法,但荆棘则是没骨法染画而成,树干则以粗放的笔意描绘,笔锋的折转变化极为明显。土坡侧笔放胆挥毫,粗细笔调相融和谐,增添活泼之意。

本幅于树干上有崔白款:“嘉祐辛丑(1061)年崔白笔。”

作品

双喜图 绢本淡设色 193.7x103.4cm

国立故宫博物院收藏。[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