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雪松流胶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雪松流胶病又叫树脂病,该病主要发生在雪松的主干和枝干上,发病初期病部呈灰褐色,并渗出半透明黄褐色的树胶,病部树皮松裂、脱落,木质部显露,周围出现隆起的疤痕,病斑表面或表皮下密生黑色小粒点。流胶病属真菌病害,冬季气温较低时常因寒潮以及早霜使枝干冻伤,容易诱发流胶病。[1]

[]

防治方法

根据以上症状及发病规律,防治此病应以农业防治与人工防治为主,化防为辅,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对病树多施有机肥,适量增施磷、钾肥,中后期控制氮肥。合理修剪,合理负载,协调生长与结果的矛盾,保持稳定的树势。雨季做好排水,降低湿度。适时夏剪,改善透风透光条件,同时防治好其它病虫,特别是枝干害虫,减少病虫伤口和机械伤口。冬季需剪除病枯枝干集中烧毁,喷施29%石硫合剂150倍液及树体消毒,减少菌源。冬季气温下降时,进行培土,茎干绑草或树干涂白防冻。

2、刮疤涂药

(1)涂生石灰法 该法省工、省钱、方法简单,随发现随治疗,治愈率可达lOO%。

最佳防治适期为树体树液开始流动时,对于危害较轻的树木,用生石灰粉涂沫于流胶处,涂沫后5~7天,流胶便自然消失,不再复发。阴雨天防治最好,阴雨天树皮流出的胶液黏度大,容易占上生石灰粉。

对于流胶严重的树木或老龄树木,用刀刮除流胶和老翘皮,露出嫩皮后涂抹生石灰效果更好。

(2)抹特效防治涂刷剂 该制剂治愈率高达96%,制作方法如下:

取生石灰5公斤用水溶化去渣,晶体石硫合剂0.5公斤轻轻搓碎,加食盐0.5公斤和茶油0.15公斤充分搅拌均匀,再慢慢加水适量,待混合药剂拌成水糊状时即成,可使用涂剂。

使用方法:雪松流胶时,先刮去病部死皮、裂口和流胶,然后用硬毛刷蘸涂剂用力刷病部,使涂剂渗透入内,最后用薄膜包扎,防雨水渗入伤口,配制好的涂刷剂,最好当天用完。一般20~30天后,病部伤口出现凸形新旧交替疤痕时,伤口即愈合,可掀去薄膜。这种方法防治流胶病,有防病、消毒杀菌和杀虫等多种功能。且可以随发现随治疗。注意:配制涂刷剂时,如无晶体石硫合剂,可改用波美5度石硫合剂,但要去掉石灰。如无茶油,可改用菜油,其用量不变。涂刷树干病斑时,严禁刷到叶片和果实上,以免灼伤。

(3)涂紫药水 对于因冰雪伤或天牛吉丁虫、蝽象等害虫造成的虫伤或机械伤引起的流胶病,据实践,用紫药水防治效果达92.5%。具体方法是:在流胶病株上,用刀刮去桃胶块,用紫药水涂抹受伤部位及伤口,每隔5天1次,连续涂抹3次即愈。

3、喷药防治 

早春树芽萌动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杀死越冬后的病菌,每10天喷一次,连续2至3次。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发病初期,喷72%农用链霉素4000~5000倍液,隔7天喷一次,连喷2~3次,也可用50%多菌灵800~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每10天喷一次,连喷2至3次。在开花旺盛期,采用25%施保克乳油500~800倍液、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10天喷一次,连喷3~4次。

分布与危害

雪松原产于我国西藏南部高原,特别是西马拉雅山生长最多,它喜温暖、干燥的环境气候,也耐寒冷,能适应各种立地,是城市绿化优良树种。雪松是我国最负盛名的园林风景树种之一,与日本金松、南洋杉、金钱松、北美红松一起,被誉为“世界五大观赏树种”。它株形挺拔高大,茎干坚韧刚强,枝条密集,在园林绿化中应用很广泛。近年来,许多城市公园、广场、道路绿地内种植的雪松,常发生流胶现象,并逐年呈上升趋势,开始树叶变黄,脱落,严重时可导致树枝于枯直至死亡,生长旺盛的大树也常发生,严重影响城市景观效果。

症状

流胶病又叫树脂病,该病主要发生在雪松的主干和枝干上,发病初期病部呈灰褐色,并渗出半透明黄褐色的树胶,病部树皮松裂、脱落,木质部显露,周围出现隆起的疤痕,病斑表面或表皮下密生黑色小粒点。流胶病属真菌病害,冬季气温较低时常因寒潮以及早霜使枝干冻伤,容易诱发流胶病。

病原

1.非侵染性病原

(1)由于剪口、雹害、虫害、机械和人为等所造成的伤口等引发。树木流胶以春季发生严重。

(2)不良环境条件,如排水不良、灌溉不适当、土壤黏重、土壤盐碱化或酸化、土壤缺镁、空气硫害、氨害等,使桃产生生理障碍,也能引起流胶。

(3)冻害、日灼、涝害、旱害等引起树势衰弱而导致流胶病的发生。

2.侵染性病原

(1)雪松枝枯病引发的流胶

雪松枝枯病主要发生在枝条和树干上,大树多发病侧枝,小树上有顶梢发病。最初发生顶梢干枯,后迅速由上向下发展,最后整株死亡。病斑不明显,与健康树皮不易区别,但用小刀剥开发病部位可见皮层发黑,同时,有的树体大量流出透明灰白色胶状物质,自上而下黏着在树干周围,经过一段时期后变成棕褐色。后期树皮开裂,受害部位分布大量纵裂纹,其症状和杨树溃疡病较为相似,但出现流脂现象。

(2)枝干被害虫如红颈天牛、吉丁虫等蛀食,引起主干、主枝、小枝流胶。

发生规律

雪松流胶病发病期在每年3~11月份,4~6月份、9~10月份出现两次发病高峰;最高发病高峰存5月初到5月下旬,次高峰在9月中下旬到10月初,而7月、8月高温季节流脂相对较轻。其发病温度为6.1℃~26.9℃,适宜温度为17.8~18.5℃。7月初到7月下旬病指下降到低限,为l3%~l7%,随后温度下降又呈上升趋势,到9月中旬初形成第二高峰,后随温度下降,发病逐渐减轻,到11月中下旬下降到8%。温度继续下降,发病停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