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雷巴齐斯龙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雷巴齐斯龙属
图片来自dinosaurpictures

雷巴齐斯龙属名Rebbachisaurus,意为“Aït Rebbach的蜥蜴”)或译雷巴琪龙,是一梁龙超科蜥脚下目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之初(森诺曼阶,9900万至9700万年前)的北非

归入本属的遗骸已在摩洛哥尼日阿尔及利亚突尼西亚等地发现,但只有来自摩洛哥的遗骸确定是属于它的。在南美洲发现的雷尤守龙几乎与雷巴齐斯龙完全相同,支持了白垩纪早期非洲与南美洲仍有陆桥连接的理论,远比过去普遍认为两个大陆分裂的时间点还晚。

发现和历史

1954年,雷内·拉瓦卡特(Rene Lavocat)在摩洛哥拉希迪耶加拉斯巴的奥佛斯组发现了雷巴齐斯龙的正模标本,包含十个肋骨、右肩胛骨、十一个脊椎、荐骨、一个肱骨、以及两个可能属于骨盆的骨头。他于同年命名了模式种加拉斯巴雷巴齐斯龙Rebbachisaurus garasbae),但只对肩胛骨和十一节中的一节脊椎进行了简略的叙述,而且没有插图说明。剩馀未被描述的化石长年来一直被忽略及遗忘,直到2015年杰佛瑞·威尔森(Jeffrey Wilson)和罗南·阿连(Ronan Allain)清修了正模标本并叙述。[1]第二件归入的标本是个部分脊椎,也发现于奥佛斯组,经测量完整时可达1.45公尺。

第二个物种塔梅斯雷巴齐斯龙(Rebbachisaurus tamesnensis)由阿尔伯特-菲力克斯·得·拉伯伦于1960年命名,他在伊尔哈泽地层的Gall地点采集到模式标本,包含两个肱骨和两个股骨,以及第二件标本包含四个单独的牙齿、一个带有牙齿的齿骨碎片、超过一百个脊椎、六个人字骨、12个肋骨、5个肩胛骨、一个髂骨、两个坐骨、还有许多肢骨材料,但是这个分类单元的材料收集自整个撒哈拉的多处地点,例如尼日埃尔哈兹组的多处地点,不太能够归入雷巴齐斯龙。塔梅斯种可能是塔氏尼日龙异名嵌合体,虽然一些研究人员(例如保罗·赛里诺)认为这个种其实属于约巴龙(头拉伦组唯一已知的蜥脚类)。

第三个物种由卡尔沃和萨尔加多于1995年命名为特氏雷巴齐斯龙Rebbachisaurus tessonei)。发现于阿根廷的坎德拉罗斯组,接近卡洛琳南方巨兽龙正模标本的发现地。这个种后来于2004年被建立成独立的属利迈河龙

叙述

2010年葛瑞格利·保罗测量雷巴齐斯龙长14公尺及重7吨。托马斯·霍茨给出了较大的估计值20公尺长。2020年莫里纳-佩雷兹和拉腊曼迪给出更大的测量值26公尺长及40吨重。[2]它具有小头、长而纤巧的颈部以及一个鞭状的尾部。雷巴齐斯龙的鉴定特征为异常高而棱脊的背部以及背上的棘刺或帆状物,可由正模标本和其他标本保存下来的背椎显示出高的棱脊观察到。

参考文献

  1. Wilson, Jeffrey A.; Allain, Ronan. Osteology of Rebbachisaurus garasbae (Lavocat, 1954), a diplodocoid (Dinosauria, Sauropoda) from the early Late Cretaceous–aged Kem Kem beds of southeastern Morocco.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15-06-23, 35 (4): e1000701. ISSN 0272-4634. doi:10.1080/02724634.2014.1000701. 
  2. Molina-Pérez & Larramendi. Dinosaur Facts and Figures: The Sauropods and Other Sauropodomorph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20: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