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庄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雷庄镇河北省滦州市辖镇。1958年建雷庄公社,1984年改雷庄镇。西邻唐山市古冶区卑家店乡,是滦州的西大门,距滦州市中心10公里。东连安各庄镇和滦州镇,南接小马庄镇,北与迁安市沙河驿镇接壤。镇政府驻地雷庄村。全镇总面积77.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673人(2017年)。七(道桥)滦(州)铁路、205国道横贯境内。辖石佛口、邵庄、杨各庄、黄庄子、前何寨、黄庄、纪庄子、曹各庄、陈山头、后店子、颜庄、后羿各庄、前羿各庄、董庄子、新农村、贾各庄、新店子、西郭各庄、樊店子、徐庄、后张亭子、前张亭子、郝家院头、土山、后何寨、雷庄、中新立庄、解各庄、大阚庄29个村委会。[1]
经济概况
全镇耕地面积68411亩,基中水浇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2%。近几年来,雷庄镇科学谋划,合理规划,农业经济使农业结构得到实质性的优化调整。 传统农业作物增减适度。粮食作物以冬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花生为主,粮食用物面积为38900亩,同比减少15%,花生面积稳定在31600亩,占耕地面积的近50%。深地瓜菜面积达2万多亩,占粮食面积的50%,其中设施瓜菜达到2120亩,占高效作物的10.6%。
新型农业发展迅猛。食用菌成规模发展,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吨,并以逐渐形成名牌产业走向全国。
养殖业势头强劲。高效养殖业形成牛、猪养殖两大支柱产业,年存栏分别达到5357头,15801头,全镇养殖小区已达16个,其中养牛小区3个,养猪小区2个,养鸡小区3个。特种养殖小区为6个,以貂、狐狸、貉子为主。全镇畜牧业年产值达到5729万元,占农业经济收入比重近37%。
产业组织
镇政府组织成立了农业产业协会组织,负责产品宣传、销售及售后服务, 为各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食用菌协会。主要负责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发布;组织食用菌栽培户进行经验交流;根据市场导向为其提供菌种、技术、销售全程服务,对内实施技术跟踪,对外发布销售、招商信息,全方位引导全镇食用菌产业发展走向。
养殖协会涵盖牛、鸡两大种类及狐狸、貉子、貂等特种养殖。主要为牛、鸡、特畜三大基地提供无公害喂养技术,提供最新的市场动态搜集发布销售信息,并负责组织防疫等工作。养殖协会凭借着遍布北京、天津、秦皇岛等地的强大销售网络,日益显示着越来越重要的中介桥梁作用。
地名来历
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年)房姓从雷庄迁来建村,以姓氏命名为房庄。光绪年间,因雷庄势大,房庄不得安宁。房庄有人迷信认为“房经不住雷击”。为此在魏姓的倡议下,在村后筑起高墙,示想挡住雷击。后来村里有些户真的富起来了。人们为了纪念筑墙的人,改名为魏庄。
特色产业
食用菌产业作为该镇的特色产业,已形成规模发展,并走上了发展区域化、经营产业化、品种多样化、管理规范化的道路。全镇食用菌生产具备了400万棒的生产能力,可年产食用菌1000吨。有食用菌大棚280个,并建成颜庄村、石佛口村、新农村三个规模村,形成了以国道北9个村连片发展的特色。食用菌品种由过去的单一主打品种杏鲍菇发展到秀珍菇、白灵菇、鸡爪菇等17个普稀品种,成功掌握了按时间、季节差栽培秀珍菇、地面栽培16.6斤特大白灵菇等技术要领,为食用菌业在我镇的快速奠定了基础。食用菌产业具有强大的销售网络,在占领唐山、秦皇岛食用菌市场的同时,在北京、深圳等地分别建立了以网络销售的基地,在销售旺季,平均每天可外销5吨食用菌。[2]
产品基地
食用菌基地。以新农村、颜庄、石佛口村为主,形成规模发展,涉及杏鲍菇、秀珍菇、茶树菇等17个普通及珍稀菌种,基地建有大型冷藏设备,颜庄村深加工龙头企业基本建成,基地协会组织不断完善,促使基地的食用菌产业形成供销两旺局面。
肉牛养殖基地,以小川农物科技园为中心,肉牛养殖小区2个,养殖大户6户,辐射农户48家。小川农牧科技示范园为主,品种有夏洛菜、西门塔乐体形庞大牛种,主要销往香港、澳门国内沿海地带及本地周边地区,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7万元。基地年存栏可达540头。可生产成品肉牛300头,
生猪养殖基地,以唐山京安斯格种猪有限公司为龙头,有生猪养殖小区1个,养猪大户16户的。生猪年出栏27100头,可实现销售收入2926万元。除本地猪种以外,基地新发展意大利斯格种猪、比利时长白猪等。斯格种猪以其产仔率、精瘦肉比率高等特点占领了东北巨大市场。
特种养殖基地覆盖雷庄、曹各庄、后何寨、前何寨等村,以纪庄子村王强养貂小区,前何寨村王焕狐狸养小区为主,特养小区10个,特养大户27户,主要品种有狐狸、貂、貉子等,年存栏分别达到2800头,3400头,343头,年出栏总量达1853头,可实现利润448万元。
花生加工基地。占地3亩的盘古花生制品座落在樊店子村,主要生产奶油味、孜然味、麻辣味、五香味四种口味花生豆,日产量达2吨多,最低年产量达1000吨。该花生制品厂充分依托本地强大的花生产区优势,产品风味独特,质高价廉,货源充足。成品花生豆在唐山、天津、北京、内蒙、秦皇岛等地占有自己的固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致富典型
颜士江,雷庄镇颜庄村人,颜士江在全镇努力发展食用菌特色产业的大形势下,认准食用菌致富门路,自2001年起,他投资30万元,建成食用菌大棚25个,主要食用菌品种有白灵菇、杏鲍菇、秀针菇等,并探索成功反季节秀珍菇地下休眠栽培技术,年生产能力达20万棒,年纯收入达10万元,为全镇食用菌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
王强,雷庄镇纪庄子村人,自2000年起发展养殖,以貂、貉子、狐狸为主,现存栏分别达到貂430只,貉子110只,狐狸25只,总价值约14万元,平均年纯收入4万元以上,是雷庄镇特种养殖业的核心。
杨太军,雷庄镇雷庄村民,小川公司集团法定代表人,下辖涉及养殖、运输、建筑、娱乐四个行业的公司,养殖业以“小川农牧科技园”为主,是雷庄镇肉牛养殖的龙头企业;运输公司有挂车、装载机、挖沟机等10辆,主要承接大型运输业务、土建工程;建筑公司拥有300名职工,主要进行楼层房建筑、商品房开发;娱乐业拥有快乐大本营一座。小川公司集团现拥有固定资产800万元,创利税40万元。
郑海军,雷庄镇石佛口村村民,全镇食用菌产业,是发展最前沿的致富典型,是该镇食用菌发展的创造者。他拥有占地22亩的军威食用菌菌种繁育中心,有食用菌大棚5个,为食用菌栽培户提供优质菌种、技术服务,商品菇外联销售,是滦县范围内雷庄镇、茨榆镇食用菌繁育、高新品种栽培试验、对外销售的基地。[3]
新特产品
白灵菇,具有很高的食、药两用价值,其子实体洁白、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是天然营养保健补品。以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白灵菇中含蛋白质14.7%,脂肪4.31%,粗纤维15.4%,碳水化合物43.3%,氨基酸总量10.6%,1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多种矿质元素、维生素D、E丰富及多种微量元素,真菌多糖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人体生理平衡作用,同时它还具有阿魏中药相同的医药疗效,即有消积、杀虫、镇咳、消炎,防治妇科肿瘤等功效。
杏鲍菇是一种名贵的珍稀食用菌,它因具有杏仁味,肉肥厚似鲍鱼而得名。全体洁白,质地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平菇王”、“草原上牛肝菌”的美称。
斯格猪,是意大利猪种,此猪猪形细长,其特点产仔率高,精瘦肉比率高,在唐山首家代理企业为唐山京安斯格种猪有限公司。
基础建设
招商引资
雷庄镇有着良好的镇域招商引资环境,招商组织健全,减免税费及优惠扶持政策完备,是外地客商来雷投资办厂的宝地。2003年引进、新上项目21个,其中200万元以上规模项目8个,农业项目以投资500万元的京安斯格种猪为龙头。依托强大的食用菌生产规模和肉牛养殖规模,雷庄镇积极创造条件,为引进食用菌加工、肉牛加工方面的项目多方努力。
食用菌生产及深加工项目。项目内容:雷庄镇食用菌生产集菌种制作、生产基地、示范基地、产销服务于一体,为农民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雷庄镇300个食用菌大棚拥有年生产100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军威珍稀食用菌种场每周期可制菌种40万瓶,涉及7个品种,有技术人员3名,保证食用菌生产成功。在新农村、颜庄村、石佛口村有生产基地20亩。我镇将真诚的为投资者提供土地、包装物、部分厂房等。
教育事业
境内有国办高中1所,镇办中学2所,完小6所,在校生4553人,教师301人。1996年8月在雷庄小学建成全太阳能教学楼,该年度全镇中小学教师达标率、中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均达到普九标准。1998—2003年投资150多万元完成贾各庄小学、石佛口小学、郝院头小学的新建、搬迁工程。投资22.4万元,为中小学配置电脑98台,实现了现代化教学。2003年该镇先后被评为县级“改善办学条件先进单位”,“市级校园环境建设示范镇”。曹各庄小学、雷庄小学、石佛口小学分别进入县级一类校行列。[4]
发展目标
滦州市雷庄镇强化三个保障打造“和谐雷庄”。一是抓经济发展,强化物质保障。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争取投资6000万元的宏林洗煤厂早日开工;做好晶华美二期项目投产后的服务工作,使其正常运转;保障投资3260万元的小川养殖公司扩建项目于9月底正式完工。做强做活民营企业,健全行业协会的作用,引导企业加大技改力度,使“南石粉、北线材”的产业格局不断优化升级。二是抓环境建设,强化动力保障。下半年,投资1410万元,建设封闭市场1座、建筑面积12000平米的住宅楼3栋、二层商住楼35栋、水上公园一座以及美化、亮化、绿化、硬化等辅助设施。同时,以小城镇为示范基地,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不断增强城镇建设内涵,推进全民环境教育。三是抓实事工程,强化民心保障。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搞好引企进“城”、招商育市、市场建设等项工作,年内安排解决农村劳动力200人。推进文明生态村的创建,将现有9个试点村打造成带动全镇的典型。全镇建立22个“村村通”油路管护队伍,将13条公路纳入管护范围,延长使用年限。以农村低保、城镇低保为中心做好扶贫助困活动,投资267万元搬迁镇敬老院,提高老人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