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菌性外陰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黴菌性外陰炎 |
英文名稱 :fungal vulvilis 就診科室 :婦科 常見病因 :衛生工作不到位,抗生素使用不當性生活傳染,機體抵抗力下降 外陰損傷 性交痛,外陰周圍常發紅、水腫,表皮炎 |
黴菌性外陰炎是外陰、陰道炎的發生與妊娠、糖尿病、外陰損傷或浸漬,口服避孕藥及抗生素等免疫抑制藥時、在妊娠期細胞間的免疫力或糖代謝改變,或陰道上皮糖儲存豐富等有關。陰道上皮細胞糖原增多,酸性增強時,黴菌繁殖迅速引起炎症,故多見於孕婦、糖尿病及接受雌激素治療的患者。長期應用抗生素可能抑制腸道或皮膚的其他細菌而導致念珠菌活躍。 [1]
目錄
病因
黴菌性外陰炎是由一種類酵母菌所致的外陰部炎症。最常見的病原菌是白色念珠菌,其屬於機會致病菌,主要為內源性感染。
衛生工作不到位
大部分女性不注意自身的衛生工作導致感染外陰炎症,例如使用不潔的衛生紙、衛生巾。和別人混用洗盆、洗具,經常坐在公共浴室或者是泳池內等,都有可能會導致女性感染外陰炎。
抗生素使用不恰當
大部分女性是由於濫用抗生素或長期使用抗生素或者是洗液,這些都有可能會打破細菌之間的平衡,反而讓女性容易感染外陰炎。
性生活傳染
夫婦之間一方帶有白色念珠菌,通過性生活,也可傳給對方。
=機體抵抗力下降
遇到適宜的環境就大量繁殖,引發黴菌性陰道炎、外陰炎。如口服腎上腺皮質激素可降低機體的免疫力或改變糖代謝。
外陰損傷
可以促使念珠菌外陰、陰道炎發生。 [2]
臨床表現
1.灼痛感。
3.尿痛(並發尿道炎),還可有尿頻、尿急。尿痛的特點是排尿時尿液刺激水腫的外陰及前庭導致疼痛。
4.性交疼痛。
5.外陰周圍常發紅、水腫,常有抓痕,嚴重者可見皮膚皸裂、表皮脫落。
6.表皮炎,可發生很淺的水皰丘疹,成群出現;亦可形成濕疹狀糜爛,局限於外陰或向周圍擴展至會陰、肛門周圍及股生殖皺襞,直至大腿內側,外表完全類似急性或亞急性濕疹,陰唇之間及陰蒂附近黏膜增厚,互相接觸的皮膚表面潮紅糜爛;個別可引起微小的白色膿皰,嚴重時發生潰瘍,患處疼痛,局部淋巴結髮炎。
7.分泌物由脫落上皮細胞和菌絲體、酵母菌和假菌絲組成,特點為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樣。 [3]
檢查
通過局部分泌物直接塗片檢查與培養明確診斷,鏡下容易看到黴菌的菌絲分枝和芽胞。白色念珠菌為卵圓形,革蘭染色陰性,但染色常不均勻,約3~5μm(較葡萄球菌大數倍),常產生長芽而不脫落(芽胞),以致假菌絲。 [4]
診斷
典型的黴菌性外陰炎診斷並不困難,作分泌物檢查可證實診斷。還可結合臨床表現、病史和相關檢查得出診斷。 [5]
治療
消除誘因
若有糖尿病應給予積極治療,及時停用廣譜抗生素、雌激素及皮質類固醇類激素。勤換內褲,用過的內褲、盆及毛巾均應開水燙洗。
藥物治療
使用用2%~3%的蘇打液沖洗,輕輕拭乾後,置制黴菌素栓劑於陰道深部,或用制黴菌素霜劑塗於陰道壁上,每晚一次或早晚各一次,共10~14天,50%~80%的患者經上述治療可治癒。不能耐受局部用藥者,可選用口服藥物。
復發病例
多數患者復發機制不明確,抗真菌治療分為初始治療及鞏固治療,根據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選擇藥物。
性伴侶治療
無需對性伴侶進行常規治療。約15%男性與女性患者性接觸後患有龜頭炎,對有症狀男性應進行相應檢查及治療,預防女性重複感染。 [6]
參考來源
- 李自新. 黴菌性陰道炎. 《 CNKI 》 , 1995 黃權,王紅梅. 100例黴菌性陰道炎中藥治療的觀察及護理. 《 CNKI;WanFang 》 , 2008 *王虹. 黴菌性陰道炎. 《 vip 》 , 2008
- 王亞軍,張頤,孟春風. 陰道炎3725例分析及黴菌性陰道炎的治療. 《 CNKI 》 , 2003
- 劉菲,王志敏,張旭,喬淑萍等. 臭氧機消毒劑治療黴菌性陰道炎療效的臨床觀察. 《 CNKI;WanFang 》 , 2008
文獻來源
- ↑ 黴菌性外陰炎39健康網
- ↑ 黴菌性外陰炎是怎麼回事?39健康網
- ↑ 黴菌性外陰炎的症狀快速問醫生
- ↑ 黴菌性外陰炎應該做哪些檢查?39健康網
- ↑ 黴菌性外陰炎確診尋醫問藥
- ↑ 黴菌性外陰炎怎樣治療?39健康網